胡丹丹
摘 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围绕“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建立与社会救助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社会救助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本文主要从理论和技术角度分析探讨了省级社会救助一门受理综合平台建设的建设目标、内容和功能,以及技术难点和解决思路等,对各地的实际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社会救助 一门受理 综合平台 信息系统
省级社会救助一门受理综合平台,是按照“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建设全省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分级授权,涵盖民政救助、协同单位救助等信息的中心数据库,整合民政各类业务应用系统资源和功能,建立以全省救助数据库为支撑、操作界面统一、覆盖全省各类救助业务的救助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从而健全社会救助工作机制,提高社会救助规范管理水平。
1 建设目标
总体建立一个中心,整合两类资源,建立一个信息平台,简称“121”工程。
1.1 建立一个中心
建立一個数据中心,建立八大救助资源信息库统一标准规范。
1.2 整合两类资源
民政救助资源整合、多边救助资源整合。
1.3 建设一个平台
建设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结合监督、考核、政务公开等内容的综合信息平台。
2 建设内容和主要功能
平台采取全省集中部署,按照省、市、区、镇(街)、社区五级用户设计,与各个协同办理单位以接口模式进行数据交换,满足全省救助信息采集的需要,具备救助信息申请、审查、审核、审批等的录入、管理、校验、修改、统计、上报的功能,同时,各级用户可以按照不同行政区域操作不同的业务流程、查阅辖区内的基础信息和统计情况。
平台可主要包含救助项目管理、工作流程配置、救助申请、业务受理、反馈转办、数据查询、业务监管、绩效管理、门户网站、公众监督、慈善主动救助、救急难主动发现、社会力量管理、统计分析、GIS地图统计决策分析、数据大屏展示、移动救助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功能模块。
2.1 建设一部“一门受理信息平台标准规范”
实现信息的资源共享,保障社会救助工作的协同。整套标准规范包括日常管理细则、平台管理细则、业务承办管理细则、受理项目规范、绩效评估办法、信息共享管理办法等内容。
2.2 建设一套“一门受理信息系统”
实现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审批结果统一送达申请人。通过该平台,实现救助资源的统一管理,信息共享,对救助信息统计分析,提供决策支持。
2.3 建设一个“社会救助公众平台”
实现社会救助信息的政务公开,接受公众的监督。并且通过该平台能够在网站上困难群众能够在网上预申请和预约,为申请人和管理机构提供便利。同时创建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的一个桥梁。
3 建设原则
3.1 先进性和实用性原则
尽可能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先进性和较长的生命周期,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为系统技术更新、功能升级留有余地。
3.2 标准化和开放性原则
(1)遵循国际、国家和省级相关标准规范,统一安全标准、统一目录体系、统一交换标准,保障系统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2)实现内部各业务应用系统之间、各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3)加强与下属民政机构的业务协同,实现与各主要业务应用系统的业务互动和资源共享。
3.3 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
3.3.1 服务器容错和可靠性
服务器特别是数据库服务器是系统存储和处理数据的中心,服务器的容错可靠性等性能对系统的应用具有极大的影响,在考虑服务器的容错和可靠性时,要在数据可靠性和响应时间这两个重要指标之间进行综合平衡。
3.3.2 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
数据库服务器定期做全数据整体备份,每天定时做增量备份;同时,设定数据的异地备份,通过网络将数据库备份到不在同一地点的备份服务器上,当系统出现不可修复的故障或者不可抗力的意外情况,如火灾等,启用异地备份数据。
3.4 安全性原则
(1)系统网络、主机、存储备份设备、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部分都应该具有极高的可靠性;
(2)为保守企业和用户秘密、隐私,维护企业和用户的合法权益,数据中心应具备良好的安全策略、安全手段、安全环境及安全管理措施;
(3)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按照相关法规标准划定信息安全域和信任域,实施等级保护,加强系统信息安全管理。
3.5 可扩展性和可伸缩性原则
为适应日新月异发展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系统在设计时应采用基于SOA的架构,使系统具备易扩充性与易维护性,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
3.6 易操作性和可维护性原则
系统应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易维护性和易操作性,确保运行稳定、安全可靠。
3.7 紧密结合实际的原则
在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采用配置驱动的原则,根据用户实际需求对系统进行定制。
4 技术难点及解决思路
社会救助一门受理综合平台是由政府主导、民政部门牵头、其他救助业务办理单位协同配合的信息化项目,由于涉及到的数据共享单位众多,各协办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项目建设的技术难点主要在于民政部门与协同办理单位的数据对接和数据共享的建设。解决思路如下:
4.1 先出标准
开展本地化调研,先制定与各个救助单位的数据对接和共享标准,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换数据项,以便各个数据共享单位的信息化承建商进行快速开发和联调。
4.2 分步建设
为快速推进项目的启用,可根据各个共享单位的信息化程度进行分步建设,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优先建设,信息化程度较低的单位稍缓建设。
4.3 多种方式
为满足各个信息共享单位不同的对接和共享模式,提供多种接口和共享方式:
4.3.1 Web Service接口方式
提供在线接口,进行实时对接。
4.3.2 前置机交换方式
与信息共享单位进行前置机中间库的对接方式,进行实时数据交换。
4.3.3 系统配置用户权限方式
对于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的单位,可在系统中为该单位分配相应的用户、功能和权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直接登录系统的方式进行相关的业务操作。
参考文献
[1]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第649号).
[2]安徽省民政厅关于印发《“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皖民社救字〔2015〕65号).
[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6〕70号).
作者单位
安徽省南陵县统计局 安徽省南陵县 24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