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应用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

2018-03-22 11:44阳明霞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高职

摘 要 不分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大部制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技能的应用需求。本文以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根据本专业的职位目标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明确了课程的定位、选取了行业相关的课程内容并采取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方式,建设出适合专业应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关键词】专业应用 高职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改革

1 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普遍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熟练操作计算机已成为高职学生的必备技能。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各高职院校为大一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基础课,此课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软硬件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及其应用,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处理软件,了解计算机网络应用与信息安全知识等,对所有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课时和考核方式都是一样的。然而,不同专业的就业岗位对计算机的应用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比如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对于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的需求较大,文秘专业的学生对于文字處理软件应用的需求较大。传统教学模式忽略了课程内容与学生就业岗位的联系,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就业岗位对计算机技能需求的差异,虽然学生掌握了部分计算机应用技能,但与岗位职责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必须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获取专业需求信息再组织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教学案例。本文以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为例,对基于专业应用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了改革和实践。

2 分析岗位目标明确课程定位

我校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面向物业管理公司、建筑智能化工程公司,培养具有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调试、维护、管理与技术改造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学生毕业后能胜任智能建筑管理员、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员、工程施工员、工程项目经理等岗位。通过对社会上建筑智能化工程企业的调研和工程人员的问卷调查,了解到本专业对计算机技能需求如表1所示。

3 根据专业能力需求制定课程内容

本校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设68课时,课程内容的选取遵循与专业能力需求相结合的原则,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Microsoft Word 2010应用、Microsoft Excel2010应用和Microsoft PowerPoint 2010应用四大模块。课程内容组织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项目化组织方式,每一个模块设计若干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再分解出若干个任务,课程内容组织进度表如表2所示。

4 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

项目教学以项目为目的,以实践教学为过程,以最终实现设计项目为要求,通过将项目任务化,将知识点分解到不同的任务中,使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知识应用的效果,很快理解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Microsoft Excel 2010应用时,经过对建筑智能化工程行业常用的报表调研后,确定以其中最为普遍的工程量统计表和工程造价报表作为项目实例展开教学,将Microsoft Excel 2010的操作知识点分解成一个个连贯的任务,教师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重点难点的讲解,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在对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程量统计表的课程安排上,以完成一个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程的工程量统计表为目的,通过设定三个任务,从建立、保存工作表开始,经过单元格格式设置,到数据的输入与格式化,教师先分析项目的目标、提出任务并讲解任务中的知识和操作要点,然后由学生开始动手实践,若遇到问题再由老师来讲解。在这种“学中做、做中学”、完成专业实际应用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都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5 结论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各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既具有公共基础课的属性又是一门具有很强专业应用特性的课程。因此,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既要满足公共课的共性需求,又要满足不同专业的应用需求。通过分专业教学,把专业应用实例作为项目教学案例,明确了不同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目标,理清了学生学习的思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郭小雁,雷保锋.基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7,15(24):163-164.

[2]云正富,任友理,赵国庆.高职情境、项目、任务式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03):144-145.

[3]李春秋.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J].河南科技,2013(07):243-244.

[4]崔维响,宫小飞,王磊.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研究[J].科技信息,2012(21):143-144+183.

[5]罗祖玲.基于就业能力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30):115-116.

作者简介

阳明霞(1984-),女,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人。硕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技术应用。

作者单位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545006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