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杰
武当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境内,属大巴山东段,东接历史名城襄阳市,背倚苍茫千里的神农架原始森林,面临碧波万顷的丹江口水库,侧依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和湿地公园,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著名道教圣地。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八百里武当历史悠久,以其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博大精深的武当武术著称于世,素有“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之美誉。联合国专家考斯拉在武当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称赞“武当山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因为这里融汇了古代的智慧、历史的建筑和自然的美学”,“中国伟大的历史,依然存留在武当山”。
武当山风景名胜区有箭镞林立的72峰、绝壁深悬的36岩、激湍飞流的24澗、云腾雾蒸的11洞、玄妙奇特的10石9台等,峻逸雄奇的峰、岩、洞、谷及神奇万变的变质岩和变质构造,地质遗迹资源极为丰富。
武当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宋、元时进行规模建筑,是镇山之宝。它集中体现了皇宫的宏伟壮丽、道教的神奇玄妙、园林的幽静典雅、民间的淳朴节俭等多种特色。古建筑群以明代建筑为主线,兼有唐、宋、元、清各代的建筑风格,且都遵循不破坏原山体结构、依山就势构筑的建筑理念,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高超的建筑艺术,同时充分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教旨,是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典范。
武当山是中国道教文化产生、发展、壮大、延续的载体和舞台。不仅是武当山古建筑浓缩了道教发展史于其中,武当山道教音乐、武当武术、武当道教医药等的传承与发展,均是武当文化历史的展现。
武当山道教音乐历史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亦称武当道乐,是为斋醮法事活动服务的道教音乐,是道教活动中别具魅力的一种艺术样式。武当武术又名内家拳,以太极、形意、八卦见长,与武当道教渊源甚深。武当武术在继承古代武术攻防理论的基础上,以其松沉自然、行动走架如浮云流水连绵不绝的独特风格在武林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武术的一大名宗,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谓。武当道教医药发展较早,其与传统医学既有联系,又独具特色,如今的武当道教医药已受到卫生界的普遍重视。武当道教医药研究所与武当山道教协会联合研究武当道教医术,已挖掘、整理各种单方、验方155种,整理出版了《中国武当医药秘方》《黄帝内经十二经脉》等书籍。
武当山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在遗产保护与开发上,武当山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同时,在严格保护和管理的前提下,对武当山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适度开发利用。如今武当山景区已经建成了武当博物馆、武当国际武术交流中心、太极剧场、武当山地质博物馆等项目,着重打造武当武术、武当道茶、问道武当等文化品牌,组建了武当功夫艺术团、太极功夫团、道教经乐团等表演团队,用文化赋予旅游恒久的生命力和持续的竞争力。
武当山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始于1980年。为加强武当山景区的管理,湖北省和武当山景区近年来不断探索,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办法与措施,为科学管理武当山景区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制度规范。同时景区成立了“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景区办事处”,与景区综合执法大队合署办公,管辖核心景区的8个村,打开了“政府引导,景区带动,居民参与”的景区管理新局面。景区办事处吸收景区困难群众进入环卫保洁、护林防火、旅游服务等行业,在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加强了景区管理的影响面和覆盖面。
在旅游设施建设方面,武当山智慧旅游系统已经开发的有武当山印章项目、门票扫码、掌上武当、景区智能短信提醒、景区景点智能信息厅、武当山自助导游系统、核心景点免费WIFI覆盖、景区城区监控系统等13个项目,大大提升了武当山的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
与此同时,武当山还在不断积累先进管理经验:高起点规划,科学绘制发展蓝图,坚持景区做“减法”、城区做“加法”的规划理念和建设构想,在景区禁止新增现代建筑,保持景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坚持高投入建设,优化旅游环境,在科学编制规划的基础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环卫基础设施,为迎接景区发展新时期做好了充足准备;高效能管理,提升景区品位和档次,推进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加大规划建设管理力度;坚持人性化管理,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把“不让一位游客在武当山受委屈”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景区的服务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