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都明
(漳州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福建 漳州 363000)
2016年高考,福建省(以下称“我省”w)恢复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试卷并使用全国I卷的试题。就语文学科来说,实测的结果,全省文理科的平均分大抵相当,且2016、2017两年呈现一高一低的态势。以理科为例,2016年全省均分达到94.34分,[1]而2017年全省平均分仅为89.3分。[2]分数虽然有高低,但两年高考所暴露的我省考生的问题却是相似的。从试卷的六大板块来看,2016年我省考生论述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得分率不高,理科的均分分别为3.53、20.55和12.63,[1]而实用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的得分比较理想,均分分别为15.11、14.49和41.01。[1]2017年高考,我省考生除了实用类和写作,其他几大块文理科的得分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比如理科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含名句默写)和语言文字运用的均分分别为2.79、5.58、19.29和10.75。[2]由于这两年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与古代诗文阅读的赋分不尽相同,把两年理科的均分转换为得分率,可以看得更加清楚:
2016年、2017年理科语文各版块得分率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语言文字运用两年相差近20个百分点,论述类文本相差8个分数点,文学类文本相差约4个百分点。文科的情况也大抵如此。这说明2017年高考,我省语文学科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古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语言文字运用考得不好,而2016年高考虽然考得不错,但前三个板块实际上也没考好。也就是说,这几个板块在往年的高考语文中可能都是短板,只不过2017年暴露得较为明显。具体分析几年来各题得分情况还可以发现,“古代诗文阅读”所包含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三小块中,名篇名句默写得分情况比较稳定,而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全省文理科的得分都不是很理想。以2017年理科得分为例,文言文阅读均分为11.24,古诗阅读均分为4.95,名句补写均分为3.1;[2]得分率分别为59.2%,45%,62%。值得注意的是,语言文字运用2016年虽然得分率相当高,但2017年却是一落千丈。
2017年我省高考语文一下子出现这么三四个短板,业内普遍认为最直接的原因是试题难。那么,与2016年比,2017年语文试题难在哪里呢?
首先,作为答题依据的文本陌生化程度高。现代阅读学认为,支撑读者把文本符号转化为意义符号的是读者的背景知识。如果读者的知识背景不能支撑符号的转化,文本也就变得陌生,也就难以理解文本所阐释的意义和所描述的一切。2016年,我省所使用的全国Ⅰ卷的论述类阅读材料选用的是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试题节选其中论述“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一部分文字,因为所涉内容与考生的学习相关性较强,可以说考生具备了一定的背景知识,而且文本“说”的成分多,而“论”的成分少,阅读难度不高。2017年的论述类文本选用的是《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的语段,虽然命题者有“阅读试题也力求生动可读,运用新思维、寻找新途径,让考生看得懂、感受深、易接受”[3]的考虑,但没有多少考生具备解读文章所论述的“气候正义”这一知识背景。不要说场内的考生,即便是场外的老师,如果没有反复阅读也是难以把握的。文言文《宋书•谢弘微传》虽然和2016年的《宋史•曾公亮传》同属古代传记,所反映的生活情境考生都不具备直接的经验,但是在高考所取材的“二十四史”类似《宋史•曾公亮传》这类循吏传的作品非常多,这些年来的模拟考、适应性练习等文言文阅读基本上是这一类的文本,考生在考前已经积攒了一定的领会这一类生活情景的间接经验,而《宋书•谢弘微传》所叙写的谢弘微过继为嗣子、管理产业等多数内容却是考生极少接触过的,加上原文陌生词句多,有的句子又比较复杂,考生难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对选项做出正确的判断。请看“概括和分析”一题的B项:
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
本项是试题要求选出的“不正确的一项”。文本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相关的原文是这样的:
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
选项按照先概括后分析的顺序进行陈述,问题就出在对内容的分析上。从原文看,“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是刘混,并非弘微;“极有文才口才”的是谢瞻等人,也非弘微。而且,“极有文才口才”也不是受谢混赏识的原因,受谢混赏识的是他每每能用简约的言语使人信服的能力。按说一个选项有这么多的错误,考生是不应该判断不出来的,但事实是全省60%的考生没有发现本项的错误。原因何在?最主要的是选文难,考生没有真正读懂选文的意思。除了文中所反映的生活不为考生所知之外,语句表达的意思也不易把握。如原文中的“混”指刘混,前面虽有出现,但混杂在需要断句的句子中,信息不是很明显;“风格高峻,少所交纳”“才辞辩富”等词句是绝大多数的考生没有接触过的;“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包含一个特殊句式(“唯与……”)、特殊称谓(“族子”),人物众多(“灵运、瞻、曜、弘微”)、又有一个陌生的词组(“文义赏会”)。文学类文本也是如此,2016年选取作家李锐的小说《锄》,小说所取材的当下农村生活未必为多数考生所熟知,但2017年赵长天的小说《天嚣》所反映戈壁滩部队生活,却是考生完全陌生的。
其次是试题的难度较大。与2016年比,2017年论述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选择题选项的内容复杂、信息加工程度高,涉及面广,个别试题的题干指令不够明晰;文学类阅读简答题提问角度新,答题的难度增大。
先说论述类文本阅读。2016年沿袭多年以来的命题思路,选项重心放在内容的理解与整合上,且对应的段落单一、对文本中相关信息的加工程度低,考生运用区域阅读、信息对比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但是这种情况在2017年的试题中就不复存在了。请看2017年的第2题: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试题不仅要求考生整体理解把握全文内容,还突出了对论证的分析,同时,选项对应的段落多,A项涉及二、三、四段,B项涉及全文,C项涉及第三段全段,D项涉及全文。信息来源多而选项的字数又有所减少,命题必然需要对文本中相关信息进行深度加工,这给考生的分析判断带来更大的困难。
选项设置的难度不仅体现在信息的丰富,也表现在题干指令的不明晰。如全卷得分率较低的第19题,题目标示的是“表达得体”,但实际上是考查对古代交际词语在现代交际中使用正误的判断。请看试题: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确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
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
本题答案是A。本题涉及“舍弟”“献丑”“垂询”和“内人”古代的四个交际词语,这四个交际语,对有一定文化层次的成人可能属于常见常用的词语,但对考生来说,除了“舍弟”学过外,其他三个都不在他们常规的学习和生活的视野中。而且在试题中,既没有在题干中标注是对四个交际语使用是否得体的判断,四个交际语又隐藏在特定的语境中,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不仅考生难以判断,对于场外的专业人士也不见得就能做到稳操胜券,笔者在浏览一些试题分析的文章中就看到一些错误的判断和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全卷选择题的题量由2016年的10题增加到13题,分值也由32分增加到43分。“选择题主要考查信息筛选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概括理解能力、文本鉴赏能力、语言积累运用等,考查目标更为明确,考查重点更为清晰,干扰设置更为灵活,尤其是多项选择题的增加,可以进一步拉开试题的区分度,更好地实现试题的选拔功能”。[3]所以,虽然选项的字数减少,如论述类由50个字减少到33个字,文学类由63个字减少到54个字,新题型诗歌赏析只有30个字左右,新增的语言得体题也只有40个字左右,但是由于所选文本比较陌生,选项内容丰富,考生的得分很不理想。全省文理科均分分别为20.84和21.13,[2]得分率分别为48%和49%。这与非选择题107分文理科的均分69.36和68.17,[2]得分率65%和64%相比,彻底暴露了短板。
简答题难在试题提问的选点不在高考复习的常见内容上。如2016年小说着重考查对标题的寓意、叙述效果、探究人物形象的塑造的鉴赏,这几个点是前些年高考一直考查的内容,也是2016届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的重点,考生的应对就比较容易;2017年主观表述题考查考生作品叙事艺术效果、结构艺术效果的分析鉴赏,却是历年高考较少涉及的,所以击中了多数考生软肋,得分率达不到50%。
2017年我省考生考不好,我们可以把论述类文本阅读考不好归咎于试题难,把语言文字运用考不好归咎于高考出现新题,还可以把文学类文本阅读考不好归因于受长期的高考语文选考模式的影响,但是,古诗阅读所选用的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难度并不大,全省的平均分也不高,理科得分率只有45%,文科得分率只有49%。根据笔者多年在教研活动中的了解,不管是平时的教学还是毕业班复习,很多学校对古诗阅读是投入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的。这说明,试题难是一方面,教学与复习也可能存在问题。
归根溯源,笔者认为有两个主要问题需要正视:
一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没有形成有效的关联性,文学作品教学的表现尤为明显。就这些年笔者在教研中以及与教研相关的活动看,除了教学目标不具体、教学内容不准确外,课堂上普遍存在着教师忙于赶进度的情况,把准备的内容一个一个“走”完,至于学生是否学了,学得怎么样,学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很多教师往往视而不见。不仅平时的教学如此,总复习亦然,即便是省级教研活动的公开课也不少见。从学生的学出发,课堂教学重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实际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这不仅是新课程实施反复强调的,从教学规律和教学实际来看也应该如此。比如文本教学,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一回事,学生的解读又是一回事,重要的应是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帮助。为什么高考中文学类文本阅读和诗歌阅读会成为短板,很重要的原因是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常常以自己的分析鉴赏代替学生的分析鉴赏。课堂也有提问与讨论,但学生一出现错误教师总是急于把准备好的答案告诉学生。殊不知,针对学生发生在课堂上的错误的评析与指导,正是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提高的一条有效途径。教学活动中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注意落实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如何提高呢?长期在教师“正确答案”教导下的学生,又怎能应对得了高考试题呢?
二是教师的复习教学没有让学生的学与高考的考形成有效的关联性。进入高三后,虽然每一节课都是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复习,但是着力点是去年这个考点是怎么考的、答案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个答案,而不是近年来这个考点的命题有什么特点、常见的外显方式是什么、这类试题答题的思路是什么、怎样判断和组织答案。复习教学当然无法避开往年的高考试题的分析讲解,但其终极目的是要应对下一年的高考,讲解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高考试题的构成,即为什么要这样命题,怎样明确试题的要求,如何做出准确而完整地回答,而不是回答“这一道”题目。同时,讲与练不对应,学与考不一致等诸多不利于学生形成有效应对高考的教学也非存现于一校一县,而是普遍性存在,而这也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与高考的考不能形成有效的关联,学生应对高考也就显得力不从心。复习教学中教师只要关注学生的考,能够让学生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学有所得,哪怕是回归教材这一环节,也能够对学生的考有所帮助。如2017年文言文阅读选用的文本是《宋书•谢弘微传》,前面分析过这是一篇阅读难度比较高的文章,但只要教师在回归教材时能够指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梳理归纳,考场上,学生就可以从高中语文教材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兰亭集序》等古诗文获得理解的帮助。
教学行为的失当,必然造成学与考的不一致,所学不能应对所考,这是我省高考出现短板的内因;而2017年恰逢《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进行较大的修订,试卷中的很多试题在命题思路与外显方式都做了相当大的调整,不仅取消了选考,把文学类文本作为必考的内容出现,增加了选择题的数量与分值,而且一些板块一些试题也改变了原来的考查思路,这是我省高考出现短板的外因。内外因一起在2017年高考中产生交互作用,成绩不理想也就不足为奇了。但为什么2016年还能有不俗的表现呢?这是因为2016年延续了自2007年新课标卷的试卷结构和命题思路。因为有选考,考生可以回避文学类文本阅读;因为简答题多,考生只要答题不太离谱,多少都可以得一些分数;题型稳定,容易应对。但这并不意味着2016年的高考不存在短板,如2016年古诗阅读是两道简答题,但全省得分率仅为55%就是明证。
[1]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2016年福建省普通高考文科评价报告[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6,11,11.
[2]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2017年福建省普通高考学科评价报告语文、数学、英语[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 :7,10-11,57,9,57,9.
[3]张开.强化育人突显改革——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述评[J]. 中学语文教学,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