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全 喜
(山西 太原 030001)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努力改善民生、发展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使得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党的“十九大”更加坚定了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品质,推动城市绿色发展的决心,这使得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显著增强。与此同时,当前的建筑发展形势也给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人员们提出了应以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为着力点,强化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确保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总量下降的总体要求。下面就施工现场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心得与大家共同探讨分享。
首先,强化安全管理的思想。
安全是什么,对于一个人,安全就是生命;对于一个家庭,安全就是团圆;对于一个企业,安全就是责任。企业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而质量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生存的前提,安全是生命的基石,安全是发展的阶梯。
我们项目一线的施工管理人员所抓的安全管理工作就是保证安全生产和项目建设的正常进行,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1)安全管理要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政策。2)安全管理是提高企业发展,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保障。3)安全管理能有效预防职业危害和伤亡事故的发生。
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意义不言而喻,大家都明白其中的重要性,我们应根据具体的操作施工环境制定针对性的安全预防管理措施,认真落实,强化管理。
其次,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现状及其影响,危险源的识别与相应的管控措施已是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耳熟能详的事了,人人都觉得安全管理是老生常谈的事了,但是安全事故在可控范围内依然是突发、频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不容忽视,所以关于施工现场中的安全管理以下四方面应着重注意。
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杜绝伤亡事故发生的重要保证。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项目部应建立职能健全的安全执法、监督管理机制,采取周密的安全技术措施及防护措施。努力创建一个安全、文明的施工环境,杜绝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是我们的安全管理目标。
安全管理组织中应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全面负责施工中的安全生产,是项目施工中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以技术负责人和专职安全员为副组长,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项目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负责解决施工中的安全技术问题;专职安全员负责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隐患排查、落实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安全生产的规程规范实施。组员可由施工员、机管员、资料员、材料员和各班组长组成,分别按各自的岗位职责主动性的去安全管理,认真落实既定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施工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与管理缺陷是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根源。
我们日常施工安全生产高发事故一般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和火灾等事故,当然还有灼烫、爆炸、跌伤扭伤等其他伤害。
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应时刻牢记这些概念,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制定安全管控目标和措施,在排查治理中遵循重点治理、动态治理、综合治理、预防与减灾并重治理的原则,及时处理,及时整改,坚持“四不放过”,消隐患于萌芽中。
安全为天,责任如山。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部门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和管理行为进行了全面的规范,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其中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中的最核心的安全管理制度,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应将责任分解,应坚持“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应将施工中有关安全生产制定的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如: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消防保卫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施工机械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等等有关安全制度认真落实。项目施工管理中往往是喊口号、推责任,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未能切实落实安全管控制度及措施,要知道最大的危险是无所行动。
施工单位应认真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学习,真正明确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的内容、职责和要求。一旦发生事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并通过应急预案的实施,有组织、有指挥地抢救伤员,排除险情,减少事故的损失,事后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根据工程中实际用各种原材料、机电设备除进场按要求做相应的验收、复检工作外,尤其注重其技术性能方面的安全指标与使用注意事项说明,如扣件除进行必要的外观检查和质量把控外,还必须注意其在使用过程中使用的部位,了解其力学性能能否满足其承载力要求。之前发生过的脚手架倒塌事故与用钢管扣件做成的电梯井固定模型整体吊装时因扣件损坏造成坠落事故的事件等,均与扣件的质量与受力有莫大的关系。还有大型设备(如施工电梯、塔吊等)、小型机电工器具(如电锯、振动器、打夯机、电焊机等)除日常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外必须按其相应的技术安全操作规范认真操作,杜绝侥幸、马虎心理。
工程建设往往各工序在空间、时间上相互交叉,为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我们应该拨云见雾,理清思路,根据工程具体特点,结合安全施工组织设计针对性地做到事前、事中技术安全交底到位、安全措施到位、安全员全程跟踪管理到位。我们不光应重点重视分项工程如土方开挖、排降水工程、基坑支护、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等危险性较大的工程,还应重视其他每个分项工程如:防水工程、外墙保温涂料工程、设备机电安装等技术安全管理,技术安全管理也应是动态化管理,而不是简单地进行了技术安全交底就万事大吉了。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应力求全面、具体、可靠,应能够反映在每个施工工序中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各个阶段施工现场的布置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在各个施工阶段具体规划,具体布置,对于那些现场办公生活区、加工区、库房、临水临电的布设、塔吊施工电梯安装位置、原材料和购配件的堆放位置等必须考虑的现场布置应根据具体施工条件,具体工程要求在平面布置图中做出详细的规划和安排。这有利于不同时期建筑施工的整体安全管控,减少因没有规划而造成的杂乱无章现场带来的安全隐患。
季节性安全技术措施应从防护上、技术上、管理上采取防护措施,针对不同的施工阶段,不同的施工条件和不同的施工气候环境做相应的技术安全安排,防范于因季节气候而带来的不安全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78号)等法律法规规定安全生产费用项目管理应当按照“项目计取、确保需要、企业统筹、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这里着重强调专款专用,为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能真正、及时起到经济保障作用。
现在企业劳动用工对象主要是进城务工人员,也即人们俗称的农民工,他们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重点关注的人群。对于他们项目管理中要注重以下两点。
根据企业劳务用工管理制度:
1)项目部应按照相关规定办理用工手续,不得使用零散用工,不得允许未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在施工现场从事施工活动。2)加强对劳务分包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监督管理,不得使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3)施工企业应按照《劳动法》的规定与具有资质的劳务公司或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应明确工作内容、双方责任与义务、合同期限、工资报酬、以及解除条件等。4)施工生产过程中所有作业人员的劳务档案应及时备案于当地派出所,按规定如实填报,人员发生变更的也应及时作出相应变更备案。
1)企业对劳务用工的工资发放应监督检查,不得将工资直接发放给包工头或者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个人。
2)企业发放给劳务分包单位的,劳务分包单位应向企业提交一份劳动者本人签字的工资支付记录表,作为工资发放的凭证。劳务分包方应如实记录和上报劳务用工工资发放情况,不得伪造、编造、隐匿各种记录和票据。项目管理中负责人应加强农民工工资的支付管理。
安全是职工的生命线,职工是安全的负责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警钟要常鸣,安全事故应防范于未然,安全管理从施工安全管理组织的建设、任务分工、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施工技术的管控、劳务用工的管理、安全费用的保证等等安全目标的确定到措施的认真具体落实,这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具体的、动态的、针对性强的安全管理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强化专业安全知识、细化安全管理措施、认真落实岗位职责,为每一个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每一个家庭的幸福生活而努力,真正成为一块块通向美好未来的安全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