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同古城传统民居的建筑特征

2018-03-22 16:11
山西建筑 2018年31期
关键词:正房山墙铺层

张 建 华

(大同市规划设计院,山西 大同 037006)

1 大同古城传统民居的主要建筑

1.1 正房

正房是四合院中最主要的建筑,由长辈居住。大同民居院落正房一般为五间,也有院形较窄正房三间的,或是扁形的大宅院正房达七间。

正房当心的明间,是家庭的礼仪活动中心,多不住人,大同俗称堂屋。堂屋三间一般做法是砌墙间隔,而不设梁架,称硬山搁檩。大同民居正房明间的面宽一般在3.3 m~4.0 m之间,次间面宽一般较明间少10多厘米;正房进深在5.0 m~5.8 m之间,屋顶为双坡尖山顶或是双坡卷棚顶,采用五檩构架;檐柱高度在2.4 m~3.3 m之间,只有二进、三进的大型院落,正房檐柱才可达到3 m多的高度。

大同民居正房多不设檐廊,而作为二进、三进院落的正厅一般前檐带廊,也有前后檐均做檐廊的。带廊前檐的做法一般为檩、檩替、荷叶敦、悬替四铺层;无檐廊正房前檐做法有三铺层、四铺层及五铺层。三铺层分别是檩、垫板、圆替,四铺层做法是檩、檩替、垫板、圆替,至于五铺层做法则是在四铺层做法的垫板下加了一道平板枋,这种做法与广亮大门前檐做法相似。

正房明间通装六扇隔扇门,平时开启中部两扇,外面再设一道风门,次间槛墙上装五扇支摘窗,耳房则安装耳房门及支摘窗。大同民居槛墙与窗的高度比为4∶ 6,且因檐柱不高,因此一般不设横陂窗。

1.2 厢房

东西厢房作为配房,其尺度、工料、装修等都低于正房。大同民居厢房一般为居住空间,多设三间,明三暗二的厢房设一架柁梁。

东西厢房间口的主次略有区分,面宽一般在2.8 m~3.4 m之间;进深在4.1 m~5.0 m之间,厢房屋顶多为单坡顶,采用五檩构架;檐柱高度在2.2 m~2.8 m之间,通常东厢房檐柱高度略高于西厢房。

东西厢房前檐做法一般有两铺层及三铺层,两铺层为檩、檩替,三铺层则是檩、垫板、圆替。

1.3 南房

倒座南房因其门窗向北,采光不利,一般为佣人居住,或是作为书房等功能。大同民居倒座一般设三间,多带檐廊,屋顶多为卷棚顶。

南房一般不单独建造,而是与东西厢房前檐搭接连建,以节约用地。这样布局一般多增设檐廊,以利通行,从院内看,东南西三面房子前檐连接围合一体,庭院景象连贯,虚实相间,空间封闭感极强。

南房檐廊前檐做法一般为四铺层,即檩、檩替、荷叶墩及圆替;老檐墙檐头做法一般同东西厢房。

2 大同古城传统民居建筑的墙体形式

大同民居建筑除去抱厦大门及垂花门是悬山式建筑外,其他都是硬山式建筑。硬山式建筑的墙体有山墙、檐墙、槛墙、廊心墙等。

传统民居砖砌墙体的类别有干摆墙、丝缝墙、淌白墙、糙砖墙、碎砖墙等。大同民居多用淌白墙、糙砖墙。淌白墙工艺相对简单,砖料不做精细的砍磨,只做简单的加工,灰浆砌缝一般控制在4 mm~6 mm之间;糙砖墙的砖料不做任何加工,灰缝一般在5 mm~10 mm之间。一般只墙心部分糙砖砌墙,再在表面抹灰,即软心做法。另外大同民居墙体做法并非全部砌砖,而是被称作外熟里生的:即外面砌砖里面土坯墙的做法。

2.1 山墙

硬山式建筑侧面的墙体称为山墙,山墙将建筑物侧面的木构架包砌起来,有保护木结构的作用。

山墙两端靠近台明边缘的部分称为墀头,大同俗称“码头”。墀头在建筑的正立或背立面,是山墙最显眼的部分,因此格外注重装饰。墀头分为上、中、下三段,下段为下碱,约占墙身高的1/3;中段为上身,约占墙身高的2/3;上段为戗檐盘头。

如果硬山后檐是砖封檐,则只前檐做墀头。大同民居的正房就是这种情况,而且也只有正房才做墀头。配房采用的是一种被称为悬挑码头的做法。所谓悬挑,就是用一根挑木承托封檐的架空码头。传统做法是配房的山墙前檐砌至柱中心部位收头,从配房正面看去,柱外山墙面仅露半砖多,上面用一根两砖厚的挑梁以承托层层出挑的砖砌盘头。挑梁宽与正身墙面宽相同,挑出长度约50 cm,加上2层~3层的拔檐、戗檐砖、博缝头,上檐檐出深度可达80 cm左右。

就正房墀头做法来说,又有砖跺为素面与缠腰之分。所谓“缠腰”,是指墀头墙腰身变细,加了10多层砖雕花饰,使一砖厚的墀头腰身具有精巧华丽的艺术形象。缠腰墀头一般多用在带纱帽翅的正房山墙,或者用在过厅的前后檐山墙,素面墙身的墀头,多用在耳房的山墙,且与围墙相连。

大同民居山墙下碱多为淌白墙面,不设腰线石,山墙上身也有抹灰的软心做法,但砖腿不做五进五出,也不装挑檐石。拔檐砖多出挑3层。其上是方砖或陡砖博缝,在博缝砖上还多砌1层披水砖檐,防止滴水尿墙。大同民居山墙垂脊多为铃铛排山脊。

2.2 檐墙

大同民居的檐墙指的是后檐墙,因前檐习惯于满做木装修。檐墙也可用于民居的各类建筑中。

檐墙的做法常见的有两种:

1)当后檐的椽、飞向外挑出的情况下,椽子下面的檐檩、垫板、檐枋也都要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檐墙和屋面檐口之间互无关系,两者不能交在一起,檐墙只能砌至檐枋的下皮。

2)檐墙做法是房屋的后檐椽只搭置在后檐檩上,不向外挑出。这时后檐墙应一直向上砌筑,并与后坡屋面的檐口相交。这种做法叫做封护檐。封护檐与屋顶相交时,形成的檐口有多种做法,大同民居常见的封护檐做法有抽屉檐、菱角檐等等。

2.3 槛墙

槛墙是民居前檐窗下的矮墙,高度一般在1 m左右。北京四合院的槛墙顶面做有一块木板,称为榻板,大同民居则不做此榻板。

槛墙处在建筑物正立面非常显眼的位置,虽然构造相对简单,但也是一处可供人们着意装饰的墙面。大同民居最简单、运用最广的做法是砌磨砖对缝的淌白墙面。讲究一些的槛墙,在表面做海棠池子。这种做法是在槛墙的外圈砌大枋子、线枋子,墙心内砌斜方砖;也有池心做砖雕人物故事的做法等等。另外,大同民居槛墙通砌,不留八字“柱门”,至门口处露出门框或抱框。

小结:墙体颜色以灰色为主,砖砌墙体的类别多为淌白墙,做法以十字缝居多,也有墙体上身采用空斗做法,或是软心做法。墙体一般都是外层一皮好砖,内里土坯衬里,外熟里生。

3 大同古城传统民居建筑的屋顶形式及脊饰

四合院建筑的屋面,有合瓦屋面和筒瓦屋面两种。在北京四合院中,小型民居用合瓦屋面,而大型豪宅则多用筒瓦屋面。大同民居采用的全是筒瓦屋面。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面擅长用脊饰进行装点,屋面与脊饰相配,又可形成多种不同的形式。大同民居常见的屋顶形式有尖山式、卷棚式以及单坡屋顶。

尖山式屋顶设“五脊六兽”:即正脊,前后四条垂脊;正脊两大吻兽,四垂脊各有一小垂兽。正脊有花瓦脊,有砖雕花饰的陡板或筒脊,讲究点的做六棱透空花脊。正脊做法属于三砖五瓦制,正脊和垂脊的底座皆用筒瓦包砌,俗称抱脊台;卷棚式屋顶不设正脊,两脊四兽,将屋脊做成圆弧形状,前后两坡瓦面从脊部漫卷而过;单坡屋顶则设三脊四兽。

吻兽造型也与其他地方不同,当地讲究兽要抿嘴,有功名的人家或寺庙才用张嘴兽;其次吻兽与垂兽,二者除高低大小不同外,都是一形似狎鱼的高身兽头,且一兽双头,身后尾附带一睁圆眼张大嘴的吞口兽。

此外,瓦顶四角的脊饰也极具地方特色。瓦顶四角列角勾头上的做法,明显不同于官式或京式的撺头,大同当地称蚰蜒头。即自列角勾头上栽一罗汉腿,其上为千层铺、万卷束、平口条,最后再扣勾头瓦收垄,与垂兽前的小垂脊相连。

另外大同民居屋顶举架不高,弧线优美,前坡长后坡短,且卷棚顶居多,因为地处高寒环境,除降低柱高外,屋顶也相应降低,以利保暖。与晋中南和北京等较暖和地区的高体型民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小结:大同传统民居屋顶主要为尖山式、卷棚式、单坡屋顶三种形式,正房多为前坡长、后坡短的尖山式或卷棚式屋顶,也有部分前后坡等长的;东西厢房屋顶多为单坡顶,也有部分卷棚式屋顶;南房多为卷棚式屋顶。

4 大同古城传统民居的台基与地面

4.1 台基

中国传统建筑是建在台基之上的,台基是各种建筑物的承台基座,在地面以上的部分称为“台明”,地面以下部分称为“埋头”。

大同民居除三进院的正房为两步台阶外,其余台明都仅一阶之高,台明的边沿有用阶条石砌筑的,也有用邹砖砌筑的。房屋的地坪标高,依照院子的纵向坡度确定,纵向坡度为0.8%~1.0%。有纵坡亦有横坡,还有斜面坡,所以各房台明显露的高度不一,一阶高有7 cm~15 cm间的变化。

4.2 地面

大同民居的地面,有室内地面和室外的廊内地面、台明地面、月台、甬路和庭院的海墁地面。这些地面的传统做法多用砖料铺设,俗称砖墁地。墁地用砖有方砖和条砖两种,因做法不同,又有细墁、普通和糙墁区分。而室外最经济又简易的地面则是灰渣地面,即利用废弃白灰渣、砂砾、碎砖瓦或焦渣,以一灰三渣的配比,拍打成约10 cm厚的地面。不过即便庭院天井用了灰渣地面,可庭院通行主路还是要用条砖铺设成鱼脊梁式的甬路,以便下雨通行。

一般宅院多为条砖海墁地面与条砖甬路,讲究“竖墁甬路横墁地”。

5 大同古城传统民居建筑的隔扇门、风门及支摘窗

5.1 隔扇门、风门

大同民居隔扇门一般是安装在正房明间的,隔扇一樘六扇,由于大同民居檐口高度较低,隔扇门设在檐柱之间,隔扇上不做横陂窗。

明间隔扇门平时两侧的扇固定不开启,仅开启中间两扇,尽管如此,作为居住用房,两扇隔扇形成的门洞也显得大而不合用,不仅开启不便,对冬日保暖、夏日防热也很不利。因此在两扇开启隔扇门外还设有一道风门。风门为单扇门,向外开启,风门两侧留有余塞,上部设有楣子和横披窗亮子。余塞和楣子,有的嵌装木雕,有的则装一条玻璃镜面。

5.2 支摘窗

大同民居窗户的形式是以支摘窗为主, 支摘窗上下仅有两道槛框,两根间框,偏分,中三扇,两边各一扇,窗户单层,上窗中三扇局部带纱,里层窗可向内支起,外层纱扇可摘下。

明间隔扇门,一樘六扇,外设风门,风门为单扇门,向外开启;次间支摘窗上下仅有两道槛框,两根间框,偏分,中三扇,两边各一扇,窗户单层,上窗中三扇局部带纱,里层窗可向内支起,外层纱扇可摘下。窗棂样式常用的有“拔吊灯笼框”“海棠灯笼框”“套房灯笼框”等等。

6 总结

大同传统四合院民居朴素而不失精致,建筑整体色彩以灰色为主,院落内部以褐色、赭色、暗红、暗绿等色彩为主,建筑装饰重点集中在院落内的檐枋、屋脊、门窗等部位,其他建筑结构性构件和建筑内部很少雕梁画栋。这些建筑装饰和艺术,不仅反映了建筑主人的文化品位和艺术追求,也反映了大同明清及民国时期普遍的审美观和文化倾向,对于研究民居艺术、民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正房山墙铺层
陈沛捷 庄绿妮
京西地区青砖类传统民居热工性能现状评价与外墙优化设计研究
吉林省满汉融合区域乡村住宅院落空间布局探析
沥青路面塑性基础铺层的应力影响有限元分析
绿山墙的安妮(节选1)
绿山墙的安妮(节选4)
复合材料风扇叶片铺层设计方法研究
卫星天线复合材料框架的铺层优化设计
绿山墙的安妮(二)
王家烈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