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产业工人队伍结构,培育电力行业中国工匠

2018-03-21 11:30黄吉祥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产业工人电力队伍建设

黄吉祥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12-000-02

摘 要 产业工人队伍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主力军,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产业工人队伍的思想素质和技能水平都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是,随着国家科技创新的不断加快,“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中国制造2025宏伟蓝图,需要一支优秀的高技能产业工人队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为加快产业工人结构调整和素质的进一步提升,指明了行动的方向。本人试图通过对《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的解读,提出电力行业产业工人队伍结构调整、技能素质提升等方面的观点。

关键词 电力 产业工人 队伍建设 工匠

在两年前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电视片《大国工匠》在央视热播,引发全国“工匠热”持续升温。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为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提供了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宏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始终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根本力量。”“素质是立身之基,技术是立业之本,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人鼓舞人心,振奋精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出台,也给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带来了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当前,各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要远远高于普通高校,特别是一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成了企业争抢的对象,而且收入超过普通高校毕业生,有的甚至还高出好几倍。这种“新脑体倒挂”现象是值得深思的,证明高技能产业工人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也说明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势在必行。

一、重视产业工人素质提升

产业工人是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也是生产力要素之一。产业工人素质的高低是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企业要生产符合标准的优质产品,就必须有一支技术精湛的产业工人队伍。过去常说“管理出效益”,提升产业工人素质也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工作内容。和其他行业一样,电力企业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从目前电力行业产业工人队伍来看,高技能人才,特别是掌握绝技绝活的“工匠”型技术工人相对短缺,但普通技术工人队伍还是比较庞大的。队伍结构不合理,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若不进行调整改革,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更多的困难。

进一步提升产业工人素质,是电力企业的当务之急。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加快职工技术素质提升步伐。送出去,把有提升潜力的技术工人送到相关的职业技术院校,系统规范的学习所从事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请进来,邀请外面有一定影响力的技能专家对本单位的产业工人进行培训,技术上进行指导,分享专家学技术的励志经历,激发职工学技术的热情。开展岗位技能培训、“师徒结对”、“名师带高徒”等活动,建立考核机制,签订师徒协议,通过一定时间的“传帮带”,在徒弟通过职业技术鉴定被授予相应的技术等级或在较高层次的技能大赛获得名次后,师徒都应给予一定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二、调整企业内部产业工人队伍结构

目前,全国高技能人才的数量还不到就业总人数的6%,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在世界制造业大国,高技能人才的数量普遍占到技术工人总数的40以上。我国制造业中,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数的30%左右,这样的比例结构,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电力行业看,体制内职工数量在产业工人队伍中所占的比例逐年萎缩,大部分企业每年只招收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充实技术管理岗位,为了减轻企业的经营生存压力,已经不再招收技术工人。技术工人的更新主要通过劳务派遣等渠道来实现。随着企业职工队伍的老化,大批体制内的技术工人退休,企业技术工人队伍结构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勞务派遣队全相对不稳定性,如果把劳务派遣队伍作为产业工人队伍的主体,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只要有更优厚的待遇,劳务派遣员工随时可以跳槽。若出现群体性离职现象,就会打乱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计划,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企业一方面要有计划的招收高职、职高的毕业生充实产业工人队伍;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达考核积分的形式,吸收劳务派遣队伍中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自己的职工队伍中,让他们感受到企业对他的认同感,体会到更多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技术工人的年龄结构不合理。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体制内的产业技术工人年龄偏大,经验丰富的技能骨干大都接近退休年龄,仍在一线岗位的技术工人已经不多。新一代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大部分还相对较低,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造成了目前技能人才青黄不接的现状。对此,企业应该抓紧采取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等措施培养新一代的高技能技术工人。

工种结构也有待调整。在大多数电力企业,普通工种、技术性不强的工种往往过剩,而稀缺工种、冷门专业人才却比较缺乏。主要是因为稀缺工种平时工作量不多,培养成本又高,花大量物力财力培养出后又担心跳槽,但必要时又不能少。针对这种特殊情况,可以鼓励职工一专多能,一岗多职,一人掌握多门技术,来满足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三、给产业工人提供公平的竞争平台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国电力行业的各个企业都十分重视职工技能素质的提升,经常组织举办各种形式的技能竞赛,选送优秀的技能人才参加省级、全国甚至国际性的技能大赛,在广阔的竞技大舞台上涌现出许多优秀的高技能人才,为企业及电力行业争得了荣誉,在赛场上实现自我价值。

技能大赛、技术比武是发现优秀高技能人才的一个平台,体现了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作为企业来说,应该积极鼓励职工参加类似竞赛活动,激发职工学技术的热情。2003年,浙江火电公司一名普通的农民合同制电焊工陈立虎,在连续夺得公司、全省电力行业以及浙江省的焊接技术比赛冠军后,被浙江省推荐参加全国的焊接技能大赛,获得第二名。先后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浙江省建国以来最具影响力劳模等称号,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胡骏也是该公司一名普通的电焊工,同样是通过比赛层层选拔,推荐参加2013年在乌克兰举行的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获得冠军,被授予“浙江省杰出职工”金锤奖等荣誉。近二十年来,该公司共有20多位技能人员通过各个等级的技能竞赛脱颖而出,获得了全国技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浙江省技术能手、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等称号,他们取得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同时也充实并壮大了企业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多年来,在海内外的电力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给产业工人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电力企业在技能工人的管理使用普遍实行“终身制”,也就是一名技能工人进单位后分配在哪个岗位,只要不离开生产一线,大都在这岗位上干到退休。这与体制有关,但也有企业的原因,部门之间的协调、培训取得执业资质的投入,转岗后的再培训等等,都构成企业的经营成本,对企业也有压力。

产业工人从事何种职业,最好以兴趣为前提。“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对职工来说,首先应该是“爱这行”,“爱”了再去“干”,干爱干的工作,他才会全身心投入去“钻”。一个人只有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才能事半功倍,创造出更多的奇迹。当然,职业有难易之分、劳动强度大小之分、劳动报酬高低之分,企业应尽可能以难易程度、体力轻重等因素分配劳动报酬。在公平合理的前提下,可尝试开展企业內部技能人员择业意向调查,通过摸底掌握产业工人的职业意向,按职工的兴趣进行职业结构优化,调整岗位,为技能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企业要给技术工人提供创新的良好环境,支持职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投入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撑,建立职工创新工作室,对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和瓶颈问题进行技术攻关,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不断推动企业的科技进步,为《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计划作出贡献。

五、给优秀产业工人必要的待遇保障

进入新世纪后,高技能人才紧缺已经成了制约企业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瓶颈,技术人员好招,技能人才难找,找高技能人才更是难上加难,高薪也不一定请得到。优秀的高技能人才成了香饽饽,使得他们流动更加频繁,希望有一个更适应自己的工作环境,凭自己的本领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在一定级别的技能比赛现场,总会有一些猎头公司或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师在守候,等比赛名次揭晓,他们就不惜重金设法挖走站在领奖台上的高技能人才。因此,在每次技能比赛后,部分企业就有可能会流失一些高技能人才。有的企业为了防止人才外流,采取不鼓励职工参加甚至拒绝参加技能竞赛,不给职工展示自身价值的机会,这样看似减少了人才流失的风险,但在某种意义上也打击了技能人才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对一个企业来说,招人不如留人。不停的招人,又不停的走人,就形成恶性循环,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大忌。要防止高技能人才外流,就必须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自己在企业里的价值。企业要真正关心、关爱优秀高技能人才,肯定他们的技术,尊重他们的劳动,解决他们工作上、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凡是取得重大成绩、作出突出贡献的,必须给予重奖。要打破传统的薪酬分配制度,优秀的高技能人才,薪酬完全可以超过技术管理干部。

工匠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名产业工人,经过几十年技术技能的充分积累,具备了高超的实际工作经验,当专业成为了生命中的一部分,也就具有了“匠心”。只有技术,没有“匠心”,充其量只是一名“匠人”。电力企业在培育“匠人”的同时,要更多的灌输“匠心”理念,倡导职工崇尚“工匠精神”。一名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只有把“匠人”和“匠心”合而为一,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工匠”。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2017-4-28.

[2] 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4-26.

[3] 李玉斌主编.新的使命和担当[M].中国工人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产业工人电力队伍建设
为高精尖产业工人插上腾飞“翅膀”
组织推动 凝心聚力
——湖北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五周年
产业工人新时代
农民工许纪平:做一名有本领的新时代产业工人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