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腾飞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北京 100011)
应急通信是在自然灾害或者人为事故发生时,发挥应对作用的通信系统。应急通信主要发挥作用的情况有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突发事件等。这些灾害或者事故的发生,都会对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影响到正常的社会秩序。而且,这些灾害或者事故带来的破坏性是无法预估的。部分灾害在发生后对当地的通信系统带来很大的损坏,影响到灾害地区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对于救援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基于卫星通信的应急通信体系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卫星应急通信系统有以下几种:
(1)卫星地面站:卫星地面站是卫星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到短波、超短波电台,无线集群系统以及数字图像传输系统等。可以覆盖在其他通信中断地区的指挥调度,还可以为部分公众通信提供帮助。但是卫星地面站不能移动,且投资和调试难度大,一般仅用于应急指挥调度、抢险部队通信、部分公众通信等方面。
(2)应急通信车:应急通信车包括动中通及静中通,这种通信车设备齐全,而且可以在车内集成短波及超短波电台,无线集群系统及数字图片传输系统,基本能满足覆盖范围内的通信需求。与卫星地面站相比,应急通信车最大的优势就是使用方便,机动能力强,但是其缺点是容量小,覆盖范围较小。而且,如果道路损毁或者不通,其优势难以发挥。因此,一般作为车载指挥站,主要用于应急指挥调度。
(3)机动便携站:机动便携站使用方便,机动能力强,通过卫星链路,将便携站覆盖范围内的信息如语音、图像和数据上传。其特点是覆盖范围小、容量小、机动能力强,但由于其体积和重量的限制,其功能有限,主要用于道路损毁、车载站不能到达的地方,将灾害现场的信息传递出来。
(4)卫星电话:受终端及卫星资源限制,可使用用户少,但实现应急通信最快速便捷,适合信息报送、指令下达。
卫星应急通信的优势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号不受地点限制,因为卫星通信的枢纽在宇宙中,信号覆盖范围广;二是卫星全天候运行,信号不受时间限制;三是卫星通信传输速度快,距离远,成本低信号强,从而可以将音频,图片,视频等各种数据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传输,提高了通信效率。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卫星通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其建设速度、精准性等方面也在不断改善,从而可以在各种应急通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森林是世界上宝贵的自然资源,但是频繁发生的火灾,给森林资源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同时还给林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发生森林火灾1.3万次以上。从多次的森林火灾救灾过程中可以看出,影响救灾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通信手段落后,由于森林火灾现场一般位置较为偏僻,缺乏甚至完全没有通讯、通信设施,导致现场情况不能及时反馈给上级指挥部门,错失最佳扑灭时机,使损失扩大。而卫星应急通信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卫星应急通信,可以通过视频、语音、网络等将火灾现场与指挥部之间快速联系起来,将火灾的损失降至最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正是由于使用频率的提高,电力故障也越来越频繁。另外,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复杂的地形条件等,都给电力应急通信带来了较大的影响。而卫星应急通信由于部署简单,不受地面因素的影响等有点,而在电力应急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信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将会在电力应急通信以及保障人民的用电安全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火灾的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在消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一分一秒都极为珍贵,而通信是确保消防救灾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在消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卫星应急通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方式,连接救灾现场和指挥中心,确保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可以帮助消防人员对与消防点相关联的的监控点进行实时监控;最后,还可以实现报警和处警融为一体,提高效率。
铁路运输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突发情况的发生,如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导致其他通信手段无法使用的情况。此时,卫星应急通信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应对这些突发情况,将损失降至最低。当前铁路系统所使用的卫星应急通信方式主要有两种:车载型和便携型现场接入。一般为了通信的顺畅,会同时准备这两种设备。
除了上述情况外,需要使用卫星应急通信的情况还有很多,如人防、恐怖袭击等。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卫星通信技术也会持续快速进步,从而在应急通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抢险救灾,减小经济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