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洵洵
(沈阳市信息工程学校,沈阳 110031)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备熟练应用现代计算机软硬件知识与技能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中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课程在设置的过程中,必须按照以下几个步骤实施:(1)在深入调查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对专业课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提炼,然后根据相关企业与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进行岗位的需求的深度分析,并在全面掌握和了解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教学。(2)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框架的设计和确定。课程体系框架的内容必须以学生和企业的要求为基础,整个课程体系的框架内容必须涵盖到学生的培养、职业技能水平、专业学习等各方面的内容。(3)课程建设方案的制定。中职院校在制定专业课程方案时,必须以课程框架体系、人才培养目标等为基础,进行学生考核方案、课程评价方案的设计,才能确保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1)基本素质模块课程。该课程的设计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其在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的常识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行全面的培养,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其后期的生活与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2)专业能力与素质模块课程。由于数字媒体技术具有综合性、交叉性较强的特点,其不仅涉及到了多个方向的基础专业内容,同时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对学生的基本专业素养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在实际设置的过程中,包含了艺术设计类课程、图形图像处理、数字媒体技术基础、三维建模、虚拟现实基础、网页设计、影视制作等各方面的内容,而这些基础课程的内容,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3)专业实践模块课程。随着数字媒体技术行业的迅速发展,中职院校数字媒体技术在课程设置时,也必须紧跟行业发展的需求,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的现状,将平面设计、动画设计、交互设计、影视制作等与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设计紧密的融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中职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发展的要求。
具有中职院校特色的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文、理、艺和谐统一重视程度的提高。由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涉及到众多学科的内容,其对于文科、理科、艺术学科之间的同步系统发展非常的重视,因此在进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时,必须将文、理、艺等几方面学科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同时加强课程结构优化的力度,才能确保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中职院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必须充分发挥这几方面学科的优势,才能在体现该专业特色的基础上,促进专业实践操作水平的全面提升。(2)课程体系中实践环节重视程度的提供。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演示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各方面教学内容的改革,是除了专业教师课堂教学之外,必须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随着中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持续进行,必须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学生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等各方面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才能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3)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自主独立思考、发散思维,才能实现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不断提升的目的。由于创新意识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所以,中职院校在课程体系设计时,必须在增加学生自由度的基础上,加大学生自主学习推动的力度,帮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和实践的内容,才能实现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的目的。(4)中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课程实践机会的不断增加。中职院校必须加强与企业核准的力度,将数字媒体企业引入课程教学中,与企业一起共同开展课程实验与实训操作,并以此为基础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机制,此案培养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型应用人才。另外,中职院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实训基地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场地,不仅有助于学生工作经验的积累,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就业率的有效提升,通过校企合作真正地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发展的无缝对接。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已经成为了中职院校重要的专业课程,中职院校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市场需求和变化,为中职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宋俊苏,成敦杰.数字媒体技术专业“3+4”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7,08:61.
[2] 菅光宾,詹青龙.基于中职师资培养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7,2102: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