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霞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运城分公司,运城 044000)
世界很大,但是通信网络让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小,不再受地域、时间的束缚,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够享受服务,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我国是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国家,农村的面积较大,农民的人口数量较多,乡村的教育基础与发展速度较差,经济水平落后,科技发展较差,这也导致了农村的经济文化建设受到限制,农民的文化素养降低,与飞速发展的时代相比相差较大。自从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全世界都进入信息化的时代,由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的开始,人们已经逐渐的改变了生活方式,二十世纪更是互联网通信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媒体与沟通方式,拓宽了人们生活交流的信息渠道,扩宽人们的思想视野,互联网沟通交流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一种新生活方式,已经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中。所以,乡镇地区的政府相关部门级人员要积极的推动农村地区的通信网络建设、普及,将通信网络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媒介,持续推动新农村文化的发展,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如今,尽管城市的宽带网络、WiFi早已普及,但在农村,还有很多偏僻地区缺少信号基站,宽带的安装存在问题,宽带网络普及的范围较小,还存在村民的网络应用意识薄弱、政府对于通信建设的投入资金小等方面的问题,下面对这些主要问题较小简单的分析说明。
互联网通信在城市使用范围广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居住的相对集中,人们的消费需求较一致,商户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需求也相似,但在农村,现在一般居住在农村老家的都是年龄较大或者年龄较小的小孩子,年轻人和有经济支配能力的人都外出打工,不在家里,所以留在农村的老年人和小孩子对于通信网络的需求较小,只是利用网络进行游戏、看视频或者使用社交软件等,而真正推动通信网络快速发展的是线上的消费交易及生活中的各种服务。
上文中也提到,如今务农已经不是居住在乡镇人们的唯一生活方式,大多数的年轻人和劳动力都会选择外出打工或在城市发展,留在村子里的一般是老人或者年幼的孩子,对于老年人来说,对于新型的通信网络的概念较薄弱,对于智能机的使用还不适应,对于流量的使用更是陌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通信网络宽带的建设是比较困难的。
如今,国家政府也在大力的支持建设农村的通信网络,但实际上信息化的人才专业能力参差不齐,许多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信息业务的推广和专业方面的指导还不够熟练,并且留在村里的一老年人为主,信息接受的群体基础较差,这也影响信息服务的质量合效果。
互联网的发展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也就是说区域的经济发展越发达,通信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越快,互联网的使用普及率提高。并且农村的经济发展较差,村民的收入较低,所以相关的政府部门应加强乡镇村民的的通信信息化建设,加大相关资金的投入。
乡镇信息化、宽带化的建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在农业现代化、市场化、乡村防灾扶贫、合作医疗、教育、宣传、培训及科技推广等方面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基础通信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保证网络全方面覆盖。更新相关技术,完善通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这也是发展通信网络新农村的重要条件。《宽带中国战略》中曾明确指出,截止到2020年,宽带网络将百分百的全面覆盖城市乡镇,农村家庭宽带的接入能力也要达到12Mb/s以上。
乡镇委员会成立村级及以上乡镇的文化活动室,对农民集中进行使用网络教育。鼓励农民学习运用信息网络知识,通过网络为开展农业服务,提高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民致富。
带动农村通信网络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乡村网络信息化的队伍,要建设能够大范围开展农业信息化技术培训,推动农业信息化服务及技术有效推广的队伍。为农村网络信息化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农业的生产,提高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尽早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如今,我国互联网的使用用户已突破四亿,其中移动通信的用户已突破六亿,通信网络规模是位居世界第一的。但世界经济论坛公布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显示,中国在宽带互联网用户方面竞争力排名仅第49位。这也说明了我国通信互联网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足。伴随着农村宽带通信网络的建设,也会提高我国互联网用户的竞争力,加快我国经济科技的整体发展,促进我国持续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