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动态一体化”思维创新工程监督队伍建设

2018-03-21 06:14高振果毕国强杨德凤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8年6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勘探油田

高振果,毕国强,杨 姝,杨德凤,吴 虹

目前,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已进入“高难度、低品位、高成本”的阶段,勘探开发工程项目的作业难度越来越大,风险越来越高,相对应的质量安全环保问题越来越多,属地管理责任压力越来越大。勘探与生产工程监督作为油田企业生产一线的施工质量、安全、工期和成本的监控守护者,所担负的责任越来越大,发挥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是油气勘探开发工程项目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随着中石油集团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逐步展开实施,各油田企业勘探开发项目工作量激增,对工程监督需求显著加大,对工程监督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受限于企业用工总量和人力成本严格控制,油田企业普遍存在现场工程监督短缺的局面。如何有效建立并保持一支数量充足的高质量工程监督队伍,满足勘探开发工程现场对工程监督的需求,是目前工程监督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目前客观现实约束条件下,妥善处理好上述人力资源总量受限与监督力量不足的问题,必须靠思维创新、管理创新,研究新思路新方法来解决。既然不能突破人力资源用工总量限制,无法用增量来解决,那么我们应当打破过去“静态条块化”惯性管理思维,探索采用“动态一体化”创新管理思维,把着力点放在盘活激活人力资源存量,深入挖掘工程监督的潜在来源,在提高工程监督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上下功夫,探索研究“动态一体化”的工程监督队伍建设与管理思路方法来解决问题。

1 用“动态一体化”创新思维挖掘工程监督的潜在来源

目前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项目从事工程监督工作的力量主要是少量内部专职监督、部分兼职监督及外聘监督。内部监督数量有限,外聘监督数量受控,远远无法满足工程项目对监督的需求。采用“动态一体化”创新管理思维,从挖掘并激活工程监督潜在资源存量出发,可调配解决工程监督短缺问题。

1.1 油田公司工程技术力量与工程监督动态一体化管理,实现人力资源共享

油田公司从事勘探开发的工程技术力量分散在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工艺技术研究院、钻采工艺研究院、勘探事业部、开发事业部和油气产建单位等,主要从事科研、设计与生产管理。对勘探与生产工程监督工作来说,这是一只潜在的可动用力量。如果能在油田公司内部有效建立起动态轮岗机制和流动调配机制,那么可以使这些现有的技术力量在项目施工现场需要时,及时充实到工程监督队伍中去,同时也可以使科研项目、工程设计、生产管理与现场监督工作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即通过对油田公司工程技术力量与工程监督人员的动态一体化管理,实现人力资源共享。类似军队的建设兵团制,亦工亦兵,人人成为能文能武多面手,从而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吉林油田监督管理在这一方面开创了探索性的创新工作[1]。油田钻井工艺研究院采取协作式监督模式,把科研、设计和监督融为一体,把科研设计人员推向现场一线,把监督前展到工程设计,促进科研、设计与现场施工的紧密结合,以现场反馈聚焦科研新题,优化设计,以新工艺技术和优质方案推进现场作业。科研人员、设计人员和专职监督协同工作,发挥专长,共同参与到现场监督工作,提高钻井作业有效性和高效性。

1.2 油田公司转岗技术人员与工程监督一体化结合,实现分流转岗

随着集团公司重组改革的持续推进,许多油田对一些二级或三级单位都进行了转并处理,产生了部分富余专业人员。其中一些技术人员从事与监督工作相近的专业,如采油或油藏管理;也有一些人员从事的是与工程监督工作相距较远的工作,如地面建设。这些专业技术出身的人员,基本素质都比较高,完全可以把这些因单位调整分流出的富余专业技术力量与监督工作一体化对接结合,通过系统培训和现场跟井顶岗实习,实现从原技术工作转岗到工程监督工作。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开拓。原油田公司筑路公司重组后,一部分从事道路建设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转配到油田钻采工艺研究院工程监督中心。钻采工艺研究院从零开始对他们进行钻井专业技术和监督业务系统培训,并以师带徒的形式带领这些同志到钻井现场跟井实习。几年下来后,经过努力,这些同志顺利通过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工程监督中心组织的初级钻井监督资质考核,顺利取得初级钻井监督资格证书。把原本看来隔行跨专业转岗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不但补充了钻井监督力量,同时也解决了油田分流转岗就业的难题。

1.3 油田公司新进大学毕业生实习锻炼与工程监督一体化结合,引入新生力量,输出高质量人才

每年各油田公司都要招入一批新大学毕业生,一般安排一段时期的基层实习锻炼。这批人员中的石油地质勘探和石油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是可培养利用的监督新生力量。借鉴军队募兵制度,如果经过实习培养,在监督岗位留用一段时期,既为监督队伍引入活力新人,同时也在一线项目监督工作中着实锻炼出一批综合能力强的技术人才。几年后,根据意愿与需求,部分转入专职监督队伍,部分推荐转入油田其他部门或油气产能建设单位。几年前,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和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建立了较好的毕业生实习培养与锻炼流动制度,每年所有新进毕业生全部统一进入油田工程项目监督管理中心,工作几年后,根据其工作表现和绩效考核评定结果,或由监督管理部门留用,或转入其他需求单位。这种制度安排,促进了人才快速成长,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全面推广。

1.4 钻探企业到龄退岗及转岗外派技术人员与工程监督一体化结合,引入实用监督力量

每年各钻探公司都有一批到龄退岗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量不足的特殊时期也会有部分外派转岗技术人员。这些同志已在钻探施工企业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了几十年,经验丰富,完全可以经过短期有针对性地监督业务培训后引入工程监督队伍。前几年,在钻探企业人事部门的协调支持下,渤海钻探、川庆钻探和长城钻探均建立了专业监督服务公司,把上述人员对口选派到长庆油田和塔里木油田,提供监督服务,既填补了油田公司监督力量缺口,同时也为钻探企业产出了经营效益,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1.5 外聘社会监督人员与工程监督管理一体化结合,调节补充紧缺监督力量

外聘社会化监督是对油田企业基本工程监督队伍的调节补充,需要根据油田工作量的变化灵活择优聘用。但外聘社会监督水平参差不齐,工作责任心总体不及内部监督人员,必须按制度程序规范管理,实行动态跟踪,不断筛选,择优汰劣。长庆油田公司建立总监制管理制度,对外聘监督实行动态跟踪考核管理,不断优化监督队伍[2-3]。

2 用“动态一体化”创新思维挖潜工程监督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在发掘了工程监督队伍的有效来源后,下一步的重点是如何挖潜提高工程监督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建立组织和协调机制,保障监督资源调配管理与畅通流动。设计优化监督用工安排,增强对项目匹配的针对性。

2.1 完善建立一体式工程监督管理组织机构,统一动态调配监督资源

目前各油田公司监督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差异较大,少数油田公司专门设立监督中心,相对集中管理[4]。大部分油田公司监督管理按条块业务分散在各个勘探开发业务职能部门、产能建设单位或项目单位[5]。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监督业务分散管理的弊端之一是普遍存在监督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项目大小不同,难易程度也不同,施工周期长短不同,开工时间不同,监督条块分散管理的结果是工作繁忙时,监督不够用;工作量少时,监督闲置。因归属不同,不同项目忙闲不均时,无法合理随用调配。监督业务分散管理的另一个弊端是无法实现专业融合与衔接,造成前不管后,后不接前,各自为政的节片式管理。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类似城市马路拉链式开挖的现象。油田企业设立业务一体式的监督业务管理机构,利于整合监督资源,克服监督分散、项目不均、无法外调的弊端,能够实现及时根据项目对监督的需求情况,动态统一灵活调配监督用工,减少监督用工总量,节省人力成本。同时全链式管理有利于实现专业融合衔接与协调配合,建立后台专家支持团队,会诊处理现场技术与管理难题,发挥一体优势,达到勘探开发业务全链式过程监控,实现对质量、安全和效益的整体把控,提高监管效率,油田高效生命周期,实现可持续稳定效益。

2.2 建立人事、项目单位与监督业务的动态一体化联动协调机制,为监督资源动态调配提供制度保障

人才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就是要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达到油公司有限的工程技术力量在各业务单元的互通互联与资源共享。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在组织层面建立可有效运行的机制,探索建立监督管理机构、勘探开发项目单位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动态一体化联动协调机制,开渠活流,畅通油公司工程科研、设计与生产管理人员与工程监督流动通道;其次,要建立配套的激励机制,增强吸引力,使技术人员愿意乐意轮岗或流动到工程监督岗位,提高工作积极性。此外,还应建立工程监督的职业发展晋升通道,推动工程监督的职业化发展,建立长效机制,以保障工程监督队伍的稳定性。

2.3 尝试设置一体式“全科”型初级监督,动态综合处理跨专业现场监督工作

借鉴医疗分级诊疗管理模式,对简单量大项目,采用多专业全科监督;对复杂高风险项目,采用分类专业监督。即在相近专业设置并培养“全科”型初级工程监督。这样对风险小、技术难度低、工作量较大的一般常规工程项目可选派跨专业的综合性“全科”型一体式监督,既克服用工总量受限、监督力量不足的现实问题,又利于培养掌握区域整体作业情况的多能型“全科”监督。

2.4 因地施策,动态一体式匹配监督资源,优选监督模式

每一个工程项目因区域环境、风险程度、地质构造、施工难度、施工队伍、投资及工作量不同,对监督的需求不同。机械性强制统一的监督配备规定无法适用项目真实需求。因此,监督管理部门应充分做好全面深入的前期调研,与勘探开发建设单位全方位沟通,做出最优的专业监督配置与监督方式,在取得项目方认可后,确定监督模式,再行派遣监督团队,因地施策,一区一策、一井一策,以期达到最佳监督效果。因项目难易复杂程度不同,监督方式也应随之择选。对简单项目可采取巡井方式节点监督,对复杂重点项目应采取驻井方式全程监督。冀东油田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有效实践,冀东油田采取区域监督与重点监督相结合、巡井监督与驻井监督相结合、过程监督与结果监督相结合和重点工程重点监督的工作方式,更新工作制度,实现了由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管转变,由过程监督向事前预防和过程控制相结合转变,由单一监督向共同监管转变,提高了监督管理成效。

3 结语

“内部挖潜、联动协调、激活存量、精准匹配、配套激励、稳定队伍”是目前油公司工程监督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可行思路。在“人力资源总量受限”现实约束条件下,用“动态一体化”创新思维解决工程监督力量短缺,是一条值得深入探索实践的有效途径。勘探与生产工程监督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主动适应油公司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不断探索,开拓创新,建立一支高质量工程监督队伍,为油气勘探开发安全生产护航,为油田公司提质增效加力。

[1]崔月明,李洪雪,金宣宇.课题协作制监督管理模式在乾246区块的实践[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7,33(6):6-8.

[2]贺志荣,刘宝学.长庆油田工程监督与管理机制[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7,33(6):9-12.

[3]文虎成.长庆油田工程监督创新管理探究[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7,33(6):13-14.

[4]王胜启,秦礼曹,汪光太.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工程监督管理制度建设与创新[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2,28(10):5-9.

[5]李 健,杨 臻,余津文.华北油田采油三厂工程监督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0,26(12):5-8.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勘探油田
油气勘探开发三年滚动计划编制的思考
我国海上全新“绿色油田”建成投产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勘探石油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海底油田
春晓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历史
掘金油田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