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飞,戴俊生
(1.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2.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游牧民族指的是以自己转场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民族。他们为了适应高原、寒冷及干旱的气候条件,终年进行集体流动放牧的畜牧业经营方式,在长年累月的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族文化。游牧民定居工程是由国家实施,旨在通过建立固定居所、人工草场等基础设施以改变流动养畜游牧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工程,也是一项打破传统思想观念束缚的挑战性工程。
千百年来,牧民一直过着四季转场、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的迁徙生活,沿途搬家数十次,导致牲畜“夏壮、秋肥、冬瘦、春死”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游牧民成为自我发展能力极弱的群体;同时,未定居游牧民四季游牧的流动性和远离城镇的分散性,也决定了其用水、用电、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状况,难以享用社会公共服务。另外,游牧民的大部分牲畜无固定棚圈,造成牲畜抗病、抵御天灾能力低下,幼崽死亡率高,导致游牧民收入极不稳定。这些现象都说明游牧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不符合现代畜牧集约化的发展理念。为了改变游牧民极其落后的生活和生产状态,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逐步实现半定居、定居与舍饲相结合发展思路。这是改变游牧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一次历史性的重大变革,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富民工程和生态工程。通过比较游牧民定居前后的状态,借鉴先进和成功的定居经验,积极思考,避免以后的牧民定居陷入不必要的误区。
世界发达的西方国家18世纪60年代底就开始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过程中,一方面为了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了解决牧民从游牧生活到定居生活的问题,逐渐将流动的游牧民移居城市定居下来,很早就实现了牧民定居。20世纪60年代以来,北欧、西亚、北非、东非及蒙古国的一些主要从事草地畜牧业地区,由于人口激增,草地负载过重,进而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之这些地区的游牧民出于自身意愿或介于政府规划引导行为,开始了规模不等的从游牧到定居的社会变革。世界上最大的游牧民族吉普赛人分布于亚欧许多国家,在上个世纪也都实现了定居。到目前为止除了蒙古国西部地区外,北非和东非基本完成了由游牧到定居的初步进程。在中亚地区前苏联的游牧民定居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完成的。
BADZHIAN GH.R等从收益和成本的角度对牧民定居的生活方式与游牧生活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牧民定居和游牧生活都有自己的优劣势,定居状态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好,而游牧状态下生态效益较好,综合效益各有千秋[1]。Tsui AO的研究加入货币经济、草地过度放牧等共同特点,综合分析这类定居模式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认为定居模式的出现减少了饥荒人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所好转,生态环境却呈恶化趋势[2]。国外学者结合的可行的定居方案主要从效益与成本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和研究牧民从游牧到定居,充分证明了集约化的畜牧业生产方式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国的新疆、西藏、甘肃、青海、四川、内蒙等省(自治区)分布有大量的游牧民族,为了改变游牧民落后的生活和生产状态,我国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推进游牧民定居。西藏于2006年开始推行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青海于2009年开始推行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改变了青海全省近30万世世代代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群体的基本生活状态;四川于2008年开始推行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方力量的援助下,定居牧民告别了以往落后的生活和生产状况,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子,并配套了水、电路基础设施,老人就医方便,小孩上学方便,统一实行人畜分离饲养,真正实现了游牧民安居乐业的愿望。我国的游牧民定居过程中虽然存在各种问题,但是整体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新疆位于祖国西北边陲,地域辽阔,陆地边境线长,未定居游牧民众多,游牧民生活处境比较复杂,直接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所以在新疆推行游牧民定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成功经验的启示下,并总结其他地方游牧民定居过程中的不足,新疆于2009年开始推行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据统计,2010年新疆已定居的牧民有1.26万户,占到牧民总户数的41.3%,这意味着有50多万户各族牧民已经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增强了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截止到2012年底,牧民累计定居有18.69万户,定居率达到78%,到目前为止,新疆的游牧民定居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骄人成绩。
国外的游牧民定居工程要早于国内,而且基本已经处于完成的状态,所以国外学者关于游牧民定居的研究比较多一些,THOMAS J和BARFIELD提出世界五大游牧地带[3];孔斯莫·尼阐述了欧洲和亚洲草原牧民的产生过程及形成的游牧技术[4];DANIELMIILER认为对于牧民的传统经验,草原科研及管理人员应有更深刻的了解,游牧民生产经验应该与现代管理技术相结合[5]。国外学者关于游牧民定居工程主要是从历史进程、文明发展以及工程带来的效益为出发点,比较侧重于人类学、考古学和民族史学,对研究游牧民定居以后的适应性也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国外学者通过独特的视角区去研究游牧民定居工程,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游牧民定居工程的根源,发现其中的规律,更好的应用到国内的研究当中去。
国内的关于游牧民定居工程的课题,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系统,相关的学术文献也比较多。阿德力汗·叶斯汗[6]总结出游牧民从游牧生活到半定居、定居势在必行的客观条件,阐述了游牧民定居对牧民自身、民族团结以及对我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刘国勇[7]提出了人畜分离集中定居模式和生态观光旅游定居模式两种新的定居模式,为牧民定居工程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新的研究方向。费诚[8]对不同学者对于新疆牧民定居各种不同的定居模式做出了详细的总结。马玲玲[9]强调牧民定居应该与游牧结合、适地适时定居与定居点规模相结合,而不是单纯强调完全定居。游小燕[10]认为要改变牧民定居后生产生活状态、提高生产生活水平,进行游牧民产业转型是必经之路。李晓丽[11]认为草原生态的失衡促使游牧民向新的生产生活转变。
新疆的游牧民族主要集中在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和维吾尔族。新疆游牧民定居工程自2009年实施以来,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疆独特的地域情况,摸索出适合新疆特有的定居工程建设方式,结合不同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性以及不同地域的情况,共分插花安置、就地重建和集中安置三种模式进行工程建设[8]。
随着游牧民定居工程体系的不断完整和工程进度不断的推进,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受地理自然条件、牧民自身素质及根深蒂固观念等因素制约,大多数牧民定居点仅仅解决了住房、棚圈等基本生活生产问题,其他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小觑的问题。
牧民定居所需资金来源政府补贴一大部分,牧民自筹一小部分,即使一小部分自筹资金对牧民来说也是很大的负担。有些牧民为了凑齐自筹资金变卖了牲畜,等定居以后没有资金去购买新的牲畜,导致连基本的生活来源都无法保障,陷入了恶性循环。在定居的牧民当中为了定居而负债的现象比较普遍。
由于资金有限且主要用于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的建设,一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发挥的能力严重不足。有些定居点虽然建立了医疗站,因为各种因素限制牧民在看病治病方面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教育投入少,学校教学开支只能依靠政府项目来支撑。有的定居点甚至没有邮局和信贷机构,由于这些社会服务机构的不完善,大大的降低了牧民的幸福指数。
游牧民定居以后,开始实施人畜分离的饲养方式,牲畜由常年散养的方式变为舍饲,饲料来源由天然牧草变为人工饲草料种植。有些定居点因为规划不合理导致选址地方耕地面积过少,再之耕地灌溉配套设施跟不上,饲草料产量比较低,使得饲草料供给问题变成了大多数定居牧民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牧民定居前,牧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牧民定居后,牧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面临复杂的人际交往,对于习惯了独居的牧民处理人际关系是让他们觉得棘手的一个问题。定居点都是实行人畜分离饲养,这种饲养方式对牧民来说照顾牲畜极为不便,而且牧民也觉得不安全,牧民普遍难以接受这种饲养方式。
牧民定居后,对牧民的生产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部分牧民在定居以后继续放牧,对牲畜的放牧方式、繁种育种、疾病防疫等方面依然是按照未定居前的经验来操作,这种做法大大的降低了应有的经济效益。有一部分牧民开始从事种植,种植对一直从事放牧的牧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行业,毫无经验,如果没有专门的技术培训,牧民只能自己一边种植一边摸索,极大的降低了土地利用率。
牧民定居后,由于牲畜量和草场耕地面积的变化使得许多牧民变成了闲散劳动力,其中不少牧民开始从事畜牧以外别的行业,比如做一些小生意、打工之类的,但这些都不是稳定的工作,大部分定居点都没有发展第二三产业,导致转行的牧民不能有稳定的生活来源。
牧民定居工程资金投入比较大,为了减轻牧民负担,解决牧民自筹资金来源要从多渠道解决。一是尽量多争取政府支持和对口援建资金。二是建议政府针对定居牧民设立牧民定居专项贷款业务,在政策上增加游牧民定居牧区的贷款额度、扩大贷款授权、放宽贷款规模和延长贷款期限,最大限度减轻牧民肩上的负担。
在解决牧民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政府部门应该整合各类可用资金用于教育和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给一线人员定期培训,提高医疗水平和教育水平。在牧民定居点设立信用社,使得牧民有困难时方便办理贷款。完善定居点的物流配套设施,使牧民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物流服务。
要大力发展定居点牧业生产,就必须搞好人工饲草料地建设,就必须水利配套设施跟得上,在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的同时要搞好水利建设规划,新修人工饲草料基地灌溉所需的渠道、干渠、支渠等基本设施,并在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中大力推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既能保障了人工饲草料基地的灌溉,也能达到节水的目标。
通过对牧民宣传,改变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在牲畜饲养方式上,使牧民认识到人畜分离饲养的好处,人畜分离饲养使牧民的生活环境变得干净整洁,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畜疾病传染概率,也极大的方便了牲畜的疾病防疫。
在牧民定居过程中,始终要坚持科学养殖和科学种植方针,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养殖方面重点抓好畜禽改良、快速育肥、暖圈饲养、冬羔生产、疫病综合防治;在种植方面抓好牧草栽培、草地改良、长草短喂、短草槽喂等。相关的政府部门制定规章制度,要确保实用的科技成果能在定居点长期稳定的推广下去。各级政府领导应该针对不同的特色产业,邀请各专业内知名的专家给牧民做讲座培训,提高牧民的种植和养殖技能。不断发掘牧民自力更生的能力,把“授之于鱼”变为“授之于渔”,克服掉一些牧民“等、靠、要”的不良思想,不断提高科技成果对牧民生活和生产的贡献率。
相关部门应该把将多余的劳力投入到二、三产业中,发挥牧区的地理优势开发旅游服务产品,这样不仅能解决一部分无业人员,旅游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不仅为牧民提供稳定生活保障和增加收入,也是牧民后续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虽然新疆游牧民定居工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完善,在推行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成功的经验,使之能更好的指导以后的工程建设。发现已完成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分析相应的建议对策,避免以后出现同样的问题。争取把资源最大化利用,实现定居工程给牧民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组合的最佳状态,缩短牧民定居点和新农村建设的差距,真正实现牧民的安居乐业,这才是游牧民定居工程的终极目标。
[1]Banzhian GH.R,Esmaeil Dahlan,Mehrabi A.A,Shah Vahid M.Economic Analysis of nomads migration and settlement in the Bakkan region of Fars proovinc[J].Iranian journal of range and desert research fall 2006,(24):248-264.
[2]Tsui AO,Ragsdale TA,Shirwa AI.The settlement of Somali nomads[J].Genus,1991,47(1-2):131-50.
[3]THOMAS J.BARFIELD,The Nomadic Alternative,1993 by Prentice-Hall,Inc.A Simon&Schuster Company.
[4](美)孔斯莫·尼,张文平.中欧亚大陆游牧民族的兴起[J].蒙古学信息,2003(04):2-7+47.
[5](美)DANIEL Miller ILLER.游牧民族的本土知识及经验对中国西部草原牧场发展策略的重要性[J].草原与草坪,2001(04):41-42.
[6]阿德力汗·叶斯汗.从游牧到定居是游牧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J].西北民族研究,2004,(04):132-140+166.
[7]刘国勇,李晓萍.基于牧民满意度的新疆牧民定居点建设模式构建[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2):20-22.
[8]费诚.新疆牧民定居模式国内研究综述[J].经贸实践,2016,(16):102-103.
[9]马玲玲.新疆牧民适度定居及对策[J].新疆农业科学,2008,(06):1196-1201.
[10]游小燕.关于游牧民定居后续产业转型发展的思考与对策[J].吉林畜牧兽医,2017,(01):45+48.
[11]李晓丽.草原生态失衡与游牧民定居政策的博弈——以甘南碌曲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37-45.
[12]丁恒杰,绽永芳.游牧民定居推动甘南牧区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J].草业与畜牧,2010,(10):44-46.
[13]张冰松.牧民定居后四川藏区群众体育发展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97-98.
[14]张舒婷.四川游牧民定居点社会管理组织模式创新探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4):43-46.
[15]许承云.托里县牧民定居现状与定居模式探讨[J].新疆畜牧业,2011,(10):19-22.
[16]金国平,周静,张力文,等.加快牧民定居配套工程建设、促进牧区社会经济发展[J].新疆畜牧业,2015,(08):4-7.
[17]陈华忠,祖力菲娅.阿勒泰市牧民定居现状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25(07):58-60.
[18]熊卫国.青海省格尔木市游牧民定居工程对策及建议[J].宁夏农林科技,2011,52(08):40-42+54.
[19]张灵俐.新疆哈萨克族游牧民定居问题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
[20]陈怀川.浅析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效益——新疆和静县X村的个案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05):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