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景是为自然变迁与人类活动和空间互动产生的结果,其在空间上包括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在时间上则是从古至今的动态延续;因此,不同的文化地景呈现的不仅仅是空间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如物理、地质、气象、水文)组合,更说明不同社群对空间利用创造的精神价值与文化内涵(如建筑物、公共设施、文化资产)。在理解地景的过程中,能“阅读”并阐释地景原色与组成所代表的各种意义,将转化为规划建筑设计时的重要基础资料,以延续不同文化地景的生态或是文化价值,有助于环境的永续经营与发展[1]。
外伶仃岛位于位于珠海市东区万山群岛中,是港、深、珠、澳四大都市共享的海岛。面积4.23平方公里,地处珠江入海口,是珠三角地区进出南太平洋国际航线的必经之地。外伶仃岛是在伶仃洋上一座四面环海的孤岛(如图1所示),所属的万山群岛。在地质历史中,更新世晚期时万山群岛还是陆地上的一座座山峰,到了全新世中期,由于海面上升,淹没了山间谷地和低洼地区,才与大陆分开,形成了重重叠的座座岛屿。仔细看万山群岛各岛的位置关系,能发现诸岛之间存在某种线性发展的形态。这与形成万山群岛的地质断裂构造有关。主要断裂构造有北东、北西和近东西向三组(如图2所示)。
外伶仃岛上海面风非常强劲,年平均风速6~7m/s或以上,月平均风功率密度在210~497W/m2左右。顺风顺水的先天优势为群岛带来巨大的自然资源,万山群岛曾经是广东省六大渔场之一,当时群岛上居民大多以捕鱼为生。即使在后来捕鱼业发展衰落,群岛依靠顺风的洋流与良好的海湾环境,发展起运输港口,包括外伶仃岛在内的群岛一直倍受自然风水的滋养[2]。
万山群岛诸岛面积都不大,人单力薄的村落不足以发展一座保佑出海的妈祖庙。于是漂泊的岛居人合资合力,在各个岛上分散建设不同的护水神庙,玄武大帝像建于外伶仃岛,妈祖庙建于桂山岛等等,每到节庆,各岛的人们便聚集到其中一座岛上进行游行式的祭拜活动,祈求水神的保佑。共同的信仰供奉使得群岛之间人们的往来非常频繁,互婚通嫁更是常事[3]。
我们所见的外伶仃岛地景可以比喻为“积累了一段时间的大地涂鸦”。地景的原理也相同,眼前之人、事、地、物是来自时间积累的结果,事实上很少有地景面貌是千百年不变,或仅由单一原因形成。
明清时期伶仃洋区域人口进入到稳步增长期,但在人口数量增加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不是人口的自然增长,而是大批外来人口的加入,由北向南部的海洋和由四周向中心城市推进。外伶仃岛地处海边防,历史上都是军事要塞。时至今日,外伶仃岛上海保留了多处备战时期建设的军用建筑,防空洞、宿舍(如图3所示)、养殖棚、加工厂。这些建筑为自然的海岛增添了革命的色彩。而在最南端的塔湾片区,景观面貌突变:山体呈阶梯状的裸露着,山坑的积水泛起不自然的绿蓝色(如图4所示),岸边的沙地上列满一系列破败的机器,仿如一座工地。外伶仃岛西面受到山体的庇护,更适合船只的停靠,所以早期登陆者选择在安全的西面安身立命,营建村落。当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处于原始状态地位时,人们看中利用台地的功用而非景观,依山而居形成身体与心理的安全感。而南面的塔湾区域长久处于原始自然的状态,直到工业开采深刻地改变了它的面貌。1960年代,香港利用发达的航运能力与区位优势,向西南诸个岛进行开发,采集珠江三角洲砂源用于填海造陆运动。外伶仃岛作为供港国际机场砂源的岛屿之一,塔湾片区被港商承包,建设采砂场进行大面积的砂石开采。目前采砂场上还遗留着当年工作的采砂机器,虽已破败,却在海岛这幅涂鸦刻浓重的一笔。
景观是一门整合的学科,我们在规划地景之前需深入解析环境、综合讯息,了解资源面与限制面,不至于让建筑的置入破坏了地景的风貌,甚至增加灾害风险。地景阅读也是跨领域学习的过程,不同领域的专家因为关注的地景特征不同,从而能综合汇整出地景文本的多元面向。不同的学科对于自然地景有不同的阅读方式,而建筑学作为一门综合的学科,对自然地景更是有更全面的观察,从中梳理出场地的脉络。
[1]郭城孟.阅读生活地景[Z].台北:行政院农委会林务局,2005:1-28.
[2]陈厚荣,李衍森,谭庚大,等.万山群岛海面风形成原因与局地特征[J].科技创新导报,2010(18):153-154.
[3]高志超.明清时期伶仃洋区域海洋社会经济变迁[D].暨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