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纯
二姨一家开车回北京,顺路带着我一起。五个小时的车程之后终于进了环路。在高架桥上,看到灯火璀璨的高楼,二姨突然感叹:“原来都不想来北京,觉得北京没什么了不起,自己一辈子也不会来。没想到啊,现在已经把家安在这里了。”
开车的姨夫点了点头,又加了一句:“当时觉得北京没什么了不起,不是看不上北京,是看不上自己,觉得自己没这个能力在这里生活。”
是啊,很多时候,我们为了拒绝、排斥一种生活,找到的借口就是自己不喜欢。但不肯承认,有时候不喜欢的背后其实就是看不起自己。
毕业之前从来没有想过毕业之后去一线城市工作,可能是新闻和电视剧看得太多,对出来奋斗都有一种刻板印象:挤不完的地铁、住不完的出租房,想一想都觉得恐怖。
我大概一辈子都买不起这里的房子,我可能永远触不到这座城市的灵魂,我将没有归属感,我将摇摇欲坠。
当时临近毕业,所有人来问我未来的打算,正是因为自卑和恐惧,所以才不屑地说,我一点也不想去大城市,一点也不想去。
可是当自己真正到了这里才发现,虽然没有自己家里住得舒服,但是也没有要住地下室那么惨;虽然饭没有家里的可口,但是外卖也没有那么难以下咽;虽然活得没有那么好,但是也不会特别差,庆幸了好久。
本以为自己撑不起的生活,永远过不起的经历,现在真的在体验时才发现,容易悲惨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我们给自己定下的人设—我大概一辈子也没办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吧。
看似不想要,但真相是:这是一种让人沮丧的自卑。
一个英语超级棒的朋友,尤其是口语非常流利,他现在做同声传译,工作一次就能拿到很多人几个月的薪水,很多人都好羡慕他。
可他说,原来他的英语都是哑巴英语。因为自己是从山城来的,那里的老师教的英语都是山城味儿。所以上大学时,他第一个学期都不好意思张嘴。有一次上课,老师让他们做职业规划,他想着就做一些文字翻译或者其他不用张嘴的工作吧。同传之类的工作那么累,不做也罢。反正自己应该没有机会站在哪里用英语侃侃而谈。
后来他去练口语的原因还挺简单的,因为某个老师的工资实在太高了,充满了诱惑力。他说,现在想想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样子,想想自己的声音从耳机里传出来,有那么一瞬间觉得很不可思议。
虽然如今再看,也就是平常人非常普通的生活而已,但是当时可是耗费了他整个青春的勇气。
觉得自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公司的老板;觉得自己永远做不了一个作家;觉得自己永远无法在城市开拓新生活……总是这样觉得,可能真的就永远也做不到。
撕开尘封自信的口子,然后倾倒在我们的生活里吧,不是盲目自信,而是给自己一个敢做梦的勇气。
我们还是要敢做梦啊,只要一梦,说不定就能一砖一瓦地落地,筑成一座自己从不敢踏足规划的城,那里的生活都是崭新的、无与伦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