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监护仪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

2018-03-20 02:29洪银军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质量控制

洪银军

【摘要】除颤监护仪是临床心脏疾病患者的重要急救设备,其主要是将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在瞬间除极,使患者恢复心脏搏动。因此,及时除颤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点。但要保证除颤仪的急救效果,对其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是关键。本研究分析了除颤监护仪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除颤监护仪质量控制的方法,以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关键词】除颤监护仪;临床应用;质量控制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医疗器械在治疗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除颤监护仪是用于抢救和治疗心律失常的急救设备,是各个医院中ICU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使患者心肺复苏,心率恢复正常,使患者生命得以延续[1]。但医疗设备的质量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除颤监护仪该类急救设备的质量监控至关重要。

1 除颤监护仪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1)除颤监护仪效用:使用除颤监护仪,能够快速有效的消除患者心律失常现象,使患者恢复正常心率,为患者后期的抢救和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但由于除颤监护仪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电子元器件老化,加上环境温度、空气湿度、保存不当、年久失修等多种因素,会导致设备出现各种问题,从而致使在使用时无法发挥其效果,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无法为患者进行及时抢救而死亡,此外,也可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对患者及医院都非常不利。由此可见除颤监护仪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2)除颤监护仪作用机制:除颤监护仪在救治患者过程中,主要是通过释放高强度的电脉冲,并使其通过人体传入患者心脏,使患者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时除极,进而使心脏短暂的电活动停止,然后由最高自律性的起搏点重新指导心脏节律,从而使患者心率恢复正常[2-5]。但在操作过程中,由于除颤监护仪会释放高强度电流,周围的人、物等均存在潜在的危险,如果操作不当,或仪器存在问题,极易激发潜在的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综上两点,我们体会到除颤监护仪作为常用的急救设备,必须对其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仪器随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随时能够使用,同时也是保证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2 除颤监护仪质量控制的方法

2.1 加强除颤监护仪的维护和保养

除颤监护仪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故障大都是由于医护人员没有按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如使用时仪器放电不足,可能是由于在上次使用后没有及时给蓄电池充电;或是设备连接的导线断裂或接触不良等;还有如使用仪器是出现漏电现象,可能是由于电极线腐蚀损坏等。而漏电对于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安全存在巨大的威胁,同时也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此外,还有监视器或记录器显示异常、黑屏、开机后主要功能无响应、无法除颤、除颤仪各功能紊乱等。因此,如不按时为除颤监护仪进行维护和保养,不仅会导致仪器故障频出,更会影响设备急救效果。故此,医院应安排专业人员按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首先,在设备使用完之后,维护和保养人员应将除颤监护仪放回原位,同时检查蓄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如不充足应及时充满电,同时蓄电池应每年进行更换,确保其蓄电正常;其次,对除颤仪的每个连接线路进行检查,是否有破损、断裂现象,除颤监护仪的电源线一定要单相三线制,即地线一定要接且一定要接地正常,维修人员应注意检查这一点,以防漏电;对仪器的监视器、记录器等定期进行检查,如有异常应及时进行维修;最后医院应要求每位医护人员在使用除颤仪后记录使用情况及设备情况,维护人员根据记录对仪器进行维修和保养,以确保仪器可以正常使用。

2.2 严格要求医护人员遵守除颤监护仪的使用规则

除颤监护仪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易存在许多问题,如使用时造成患者皮肤损傷,可能是由于使用者在除颤时在安放电极处的皮肤涂抹了酒精,导致皮肤灼伤;或在使用时出现短路,这有可能是仪器线路问题,应有维护人员进行维修,但也有可能是由于使用者未确定电极板干燥,导致导电膏与盐水相连而引发短路。此外还有温度湿度异常、参数设置错误、操作流程不当等,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会延误抢救患者的最佳时机。因此,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正确开关机,严格按照操作流程使用设备;

(2)使用设备是应保持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处于允许范围,正确设置设备环境的温湿度参数,以防出现温湿度异常,影响设备的正常运作;

(3)使用设备时,如发现异响、异味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关机检查。

(4)使用时,应时刻关注除颤监护仪的系统时间是否正常,如系统时间有误应立即调整,以避免因此带来医疗纠纷;

(5)使用后,医护人员应彻底清除电极板上的导电膏,确保电极板足够干净,并做好防尘工作,同时做好使用记录,如有故障应写明是什么故障,并告知维护人员进行及时维修。

2.3 不断提高医护人员对除颤监护仪的操作能力

除颤仪是每为医护人员必须学会使用的急救工具,为避免因人为因素而导致除颤失败,医院必须不断提高医护人员对除颤监护仪的操作熟练度,尤其是ICU的医护人员。首先医院应定时开展除颤监护仪操作培训,安排专业人员指导,并示范操作,然后由医护人员进行实际操作,同时要求所有医护人员掌握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和各项参数的设置等,以不断提高医护人员对除颤仪的操作熟练度。此外,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医护人员操作除颤仪的监督,指出不当之处,并严格要求改正。这样才能够有效减少除颤仪的故障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2.4 其它

除上述几点以外,医院在采购新的除颤仪或除颤仪零部件时,应选择有备案和检验报告的生产商或供应商,以确保采购的除颤仪或除颤仪零部件是合格的,从而保证除颤设备的可靠性,减少故障发生。另外,医院应根据除颤仪使用记录,对于使用时间较久,出现故障较多的设备应停止使用,并及时更换,以防使用时再出故障而延误急救时机。

3 小结

除颤监护仪作为一种重要的急救设备,在心脏患者突发事件的抢救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相关数据统计[6],发生在医院外的心跳骤停病例存活率只有大约5%,而如果在病发5min内能使用除颤器对患者进行及时抢救,则患者存活率可以上升至75%。由此可见除颤仪对于挽救急重病人的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提示我们必须重视除颤监护仪的质量控制,做好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以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率,本研究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临床参考,同时也呼吁所有医护人员不断完善和加强对除颤监护仪的质量管理,使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临床,为挽救患者生命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徐忠,徐林,王守镜,除颤监护仪质量控制实践[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 (08):25-28.

[2]王子博,康建,黄澎,除颤监 护仪的预防性维修[J].医疗装备,2016,29 (05):79-80.

[3]易大志,严昂,胡楚征,除颤能量的测量及其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在除颤仪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7,38 (07):93-96.

[4]左长山,陈绵康,崔锐,除颤仪临床应用安全管理与实践[J].医疗卫生装备,2017, 38 (02):153-155.

[5]梁金玉,杨巍,郭胭脂,新型心电监护仪设备管理带的研制与临床应用[J].重庆医学,2016,45 (22):3127-3128.

[6]王继晶,心电监护仪在临床应用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 (77): 276-277.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质量控制
浅析涌泉穴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