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树豪
小小的剪刀,竟成了脱贫致富的“法宝”,这听起来难以置信,但在河北省海兴县的付庄子村,却是活生生的事实。付庄子村的老少爷们儿在远程教育的帮助下,用手中小小的剪刀剪出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剪纸作品,也“剪”断了盘踞多年的穷根,这在周围十里八村都是件新鲜事儿。
剪纸达人郭长亮
说起这个剪纸脱贫的故事,就不得不提起付庄子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郭长亮。想当年,付庄子村人多地少,而且盐碱地居多,种地收成不好,想干别的也没啥门路,全村日子都过得紧巴巴,村里竟有120多户人家是贫困户。当时村里人都说:“这村儿,神仙来了也治不了。”可这并没有吓坏初来乍到的郭长亮,反而激发了他骨子里的倔劲儿。他暗自下了决心:我来了,就一定要断了村里的穷根!
这穷根要怎么断?郭长亮思来想去,相中了村里的远教终端站点:“听说远教平台上面有很多致富经验和做法。神仙没招,说不定远教就有招。”他满怀希望,打开远教平台,开始浏览平台上的课件和信息。最终,一条关于文化扶贫的消息让他动了文化产业扶贫的心思。这也和郭长亮自身的阅历有关,因为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特长是剪纸,还获得过“河北省民间工艺关术大师”的称号。何不把剪纸艺术教给大家伙儿,看看这文化产品到底能不能帮人脱贫?就这样,郭长亮找到了扶贫的切入点。
说干就干,郭长亮像发现新大陆一般迅速投入到剪纸事业中。其实,要说起剪紙,付庄子村还真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以前村民过年和办喜事的时候都会剪几幅窗花、增添下喜庆。郭长亮趁热打铁,以村里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妇女为“主力”,把有闲暇时间的村民组织起来,成立了剪纸技艺培训班,让大家带着剪刀进站点,分批分期地学课件,边看还边交流。大家伙儿一边学习最新的剪纸技术,一边和以往掌握的剪纸传统手艺相互印证,很快剪纸水平就有了质的飞跃,创作出了很多具备时代特征的新颖作品。望着这些时尚感十足同时也散发着民俗文化气息的剪纸作品,郭长亮是喜出望外:“这事儿算是成了!”
剪纸堆得越来越高,销路就成了问题。怎么样才能让剪纸变成票子呢?正当郭长亮苦苦琢磨之际,又是远程教育伸出了援手——县远教办工作人员得知了付庄子村的烦恼,主动上门增援,除了在远教平台帮助进行网络销售外,还为村里对接了一名省会客商来包销。县远教办的助力让剪纸销售不再是难题,更让郭长亮和村民们吃了定心丸。大家创作剪纸的热情又上了一个台阶,脱贫的梦想距离现实真的不远了。
如今走进付庄子村,再也看不见有人闲聊、打牌、喝酒了。为啥?有了空闲,得赶紧挥舞起手中的小剪刀,“剪”出票子来啊!喜庆的娃娃、吉祥的龙凤、雄壮的公鸡、富贵的牡丹……各式各样的剪纸翻腾跳跃,构成了付庄子村独具个性又无比精彩的脱贫画卷。乡亲们都感谢郭长亮,而他却直摆手:“要谢还得谢远程教育,是它‘剪断了咱村的穷根,‘剪出了咱农民的财路!”
(作者单位:河北省海兴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