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小机油系统加装蓄能器可行性分析

2018-03-20 22:21蒋保光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2期
关键词:可行性

蒋保光

摘要:发电厂汽轮机组的运行过程中,小机的运行状况直接影响主机能否安全稳定运行,而油系统又是小机运行的核心部分,本文分析了小机油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的解决方案并进行现场实施验证,实际解决了此类问题。对类似的问题起到了借鉴作用。

关键词:油系统;蓄能器;可行性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2.120

1存在的问题

该厂300MW机组为上汽厂首批国产300MW机组,给水泵汽轮机油系统由上汽厂设计供货。每台给水泵汽轮机油系统设计两台主油泵,一台交流油泵和一台直流油泵,为给水泵汽轮机润滑油系统和调速油系统供油。该厂后续对给水泵汽轮机调速油系统进行了改造,保留原危急保安器的基础上,将汽门油动机全部改造为抗燃油系统油动机,新增如下部套:复位遮断喷油阀组件、隔膜阀、调节阀油动机、主汽阀油动机、高低压蓄能器。改造后的给水泵汽轮机调速系统从汽轮机EH调速系统压力母管引入压力油进行控制。改造后给水泵汽轮机调节保安油路系统图见附图1。

近期该厂2台汽动给水泵组并列运行时,一台给水泵汽轮机润滑油主油泵因故障跳泵,虽然该给水泵润滑油备用主油泵启动正常,但泵出口压力母管压力下降迅速(图中红线位置),在备用主油泵启动过程中,低压安全油(LPT)压力迅速降低,隔膜阀动作,造成高压安全油(HPT)失压,给水泵汽轮机跳机。

2分析原因

给水泵汽轮机因油压跳闸原因有两个:一是润滑油压低于跳闸值,一是低压安全油压低于保护动作值。经现场了解情况:(1)从主泵停止运行到备用泵投运、且压力恢复需要5~6s。(2)连锁过程中,低压安全油压(LPT)在5s内降到隔膜阀动作值以下,甚至触发压力开关动作,而此时给水泵汽轮机已因高压安全油(HPT)失压跳闸。

通过上述情况可见,当运行主泵故障停运、备用泵投入,系统压力会产生波动,且系统压力恢复时间较长。主要原因为:泵动态响应慢,从给出启动信号,到泵出力正常的启动时间过长,泵出口压力母管内油液无法及时补充,从而造成给水泵汽轮机低压安全油压(LPT)低跳闸。

3采取的措施

上述情况的根源在于:主泵动态响应太慢,从开启到运行正常,耗时太长。从而造成泵出口压力油母管压力波动。

解决该问题的方案有很多,核心为:保证泵切换期间系统内的油液补充,从而消除压降。可以更换主泵、功率更大的电机以加快响应速度;也可增设容积泵,在LPT压力降低至警戒值时便启动,压力恢复正常停止,以保证泵切换过程中压力平稳的过渡;还可通过增加辅助动力源(蓄能器)作为泵切换过程中油液补充来源。

针对大流量的泵及更大负载的电机,响应速度提升能力有限;增设容积泵施工操作过于繁琐,另增加系统的复杂程度,维护量、可靠性上值得商榷。

综合对比几种方案的成本、施工、风险等因素,最经济、合理的方案应当为增加作为辅助动力源使用的蓄能器。该方案无需新设动力源,不对控制系统产生任何影响,工作稳定,使用周期长,维护量小,现场维护人员极为熟悉,且现场施工工作量较小,费用较低。

当泵因故障联动、进行联动试验时,蓄能器补充油液至泵出口压力母管,弥补泵的流量不足,升压缓慢等泵自身特性问题,从而解决因主泵响应时间长等原因造成的压降,避免因润滑油压力低保护,或安全油压力低保护动作跳闸。

4可行性

甲、乙小机油系统各加1组蓄能器,每个蓄能器罐均有单独的板式球阀控制进油、排油,并配有压力表组件,以便日常判断蓄能器工作状况,以及隔离维护工作。

由于润滑油系统压力低,蓄能器排出液体时的压差很小,所以不能采用标准蓄能器。要特殊设计蓄能器的菇状阀,及蓄能器模块上的元件、管路均应采用大口径,并尽量减少弯道,以降低管路损失,使得蓄能器罐可以适应低压高流工作状况,从而保证蓄能器在短时间、大流量、低压差的工况下正常工作。

当主油泵因故障联动或主油泵进行定期切换时,蓄能器补充油液至主油泵出口壓力母管,弥补泵的流量不足,升压缓慢等泵自身特性问题,从而解决因主油泵响应时间长等原因造成的压降,避免因润滑油压力低保护或安全油压力低保护动作导致小机跳闸。

该系统改造完成后,进行了多次主油泵跳闸联启的试验,完全满足了改造预期。

猜你喜欢
可行性
高中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螺旋CT对食管癌手术的可行性评价
浅谈出行及服务MaaS方案在XX市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选煤厂手选矸石系统技术改造及智能选矸可行性分析
分层次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
可行性指南长袍正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