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珂源
孔子是忧患和责任意识的奠基人,他赋予了忧患和责任更为丰富的内涵。从此,中国文人身上打下了牢牢的家国意识的烙印。下面,我以我之粗浅文笔,将读《论语》的一些心得记录出来,作为对自己的鞭策。
一、“天下为公”的人生目标明确而坚定。
孔子的人生目标非常明确:“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那就是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使它向着有道的境界前进。在这一目标选定后,孔子周游列国长达十四年之久。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尽管当时的孔子被一些人不理解,但他也在他所生活的年代拥有不少“粉丝”,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子为圣人而号令天下,可见他对孔子佩服至极了。《论语》借仪封之口,用“木铎”喻孔子,高度赞美孔子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孔子自己也认为自己有责任挺身而出,努力改变社会现实。 “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也许就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概括了。
二、“天下为公”的实现与“入世”思想的选择。
为实现“天下为公”的人生目标,孔子塑造出了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思想理念和与命运抗争的强者形象。天下无道,回避是不能改变社会现状的,只有真正付诸行动,才能得道乃至大同。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人不能与鸟兽同群,自己只能和芸芸众生生活在一起;如果天下太平、政治清明,自己就不会参与变革社会了。这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他认为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弟子们四处奔走,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改革而坚持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历史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体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命运抗争的积极入世的强者和家国情怀的实践者的高大形象。
三、坚持“天下为公”的理想与贯穿生命的“仁”的原则。
毋庸置疑的是,孔子有着为实现目的而坚持不懈的勇气,而“仁”的原则是贯穿其生命始终的精神信仰。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孔子入木三分的概括。孔子何尝不知道“任重而道远”,但依然不改其志,晚年退居讲学,仍然以礼乐文化为核心内容,为推行“仁道”而孜孜不倦。
孔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在孔子的思想中,“仁”是超越了人的自然属性,发扬和升华了人性的内在潜能。正是这种努力奋斗、积极进取、不惜牺牲的精神和理性的历史责任感,熏陶了无数中华儿女,哺育了无数的志士仁人,让我们能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毁家纾难,前仆后继。
四 、“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与“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念 。
子曰:“有教无类。”
在孔子生活的时代,接受教育的对象原本只局限于统治阶层,可是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提出和践行,为平民士人通过教育而进入上层阶级开辟了道路,而更深远的意义则是孔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接受礼乐教化,修养道德和读书学习。孔子将其政治理想与教育行动结合起来,是惠及后代的长远之举。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中华文明浩浩千年,大浪淘沙后,太多人和事被湮没得无影无踪。但是有些人、有些精神却永远熠熠闪光,孔子及其代表的家國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更是穿越千年,至今振聋发聩。千年的铁屋子,他在铁屋子的墙壁上开了一扇窗户,窗外阳光灿烂,我们透过那扇窗户眺望远方,一直看到今天,甚至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