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实训室信息化建设探析

2018-03-20 15:35张波卜天然
关键词:管理体系互联网+信息化

张波 卜天然

摘 要:当前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高职实训室管理工作队伍建设薄弱,加之信息化水平不高,难以适应实训室建设发展的需要。因此,应采用“互联网+”思维,加强实训室队伍与制度建设,消除各类信息体系壁垒,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业务协同,促进实训室全面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实训室管理;互联网+;信息化;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9255(2017)04-0070-03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种教育机构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开展教学互动,并通过“互联网+”来整合和调配资源。“互联网+”思维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学校办学理念更新与改革创新的力度。实训室是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和实践动手培养能力的孵化室,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场所和组成部分。随着国家不断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且增速迅猛,各高职院校新建了一批具有技术一流、设备先进、仿真性能高的实验实训室。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在日常维护、安全管理、经费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进行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通过“互联网+”思维,实现实训室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通信息孤岛,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炼有益数据,合理分析问题并形成问题导向,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提供条件保障。

二、当前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实训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滞后

各学校实验实训室建设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各级领导对管理人员队伍重视程度不够,简单地认为这项工作仅是开关门和简易维修,在人员配备上比较随意。实验实训技术队伍人手紧缺,技术骨干力量薄弱,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以笔者工作单位为例,拥有专业中级以上证书的仅占54%,研究生学历的仅占18%;拥有中级以

上职称的仅占20%;用工形式为劳务派遣的临时工作人员占45%。另外,实验实训技术人员考核机制不健全,不能很好地激励人员主动参与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简单重复的事务性工作缠绕,进修培训机会少,职务与职称晋升通道不畅,工作积极性不高。

(二)信息化应用比较落后

当前各高校都有各种各样的管理信息系统,但是,这些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共享程度不高,缺乏实训室管理智能化、整体性的信息管理系统。随着网络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利用计算机对各系统中有价值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实训室网络数据资源共享已成为实训室管理中的重要工作。[1]由于人员素质与管理体制,造成实训室信息化应用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管理人员利用信息化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尝试新技术新产品的魄力不足,过度依赖于传统管理模式。部分高校的实训室信息统计尚沿用简单的电子表格。有的学校虽然有实训室管理信息系统,但系统的顶层设计不完善,业务比较单一,没有很好地与其他业务管理系统对接,整体信息化能力不高。

(三)数据采集模式比较陈旧

一般实训室从设备论证采购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并不缺乏各种各样数据的记录。例如专业实训室建设使用记录、维修记录,等等。因管理粗

放,数据记录意识不强,记录方式比较原始等因素,日常管理中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进行巡视检查,督促手工填写。这种管理方式造成数据源的统计十分困难,查找数据不系统、不方便、不准确。因此,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数据呈现不完整、不便捷、不规范,导致在实训室与实训教学各项具体工作中无法提炼有价值的数据。更不能通过大数据分析,为专业建设提供综合数据决策依据。以上问题,一定程度上造成实训室管理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低下,限制了实训室功能的发挥。

三、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实训室

信息化建设思路

(一)管理体系建设

1.加强内部管理体制建设

实训室的第一使命是承担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在尚有使用余力的情况下,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扮演社会服务角色,也是实训室管理任务所在。作为学校层面,需要整体统筹规划实训室任务。因此,实训室管理体系应施行分管校长统一负责制,教学管理、资产管理、科研管理、安全管理等各相关部門各司其职,构成校级管理队伍;各院系负责人是专业实训室第一责任人,负责组建院系实训室建设管理队伍;实训室管理员是实训室日常管理直接责任人。各级管理部门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2]通过信息化系统,明确各级管理义务与职责。加强校级、院系、实训室三级管理。在日常管理中,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升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与信息化水平[3],打造一支分工明确、人员的技术力量精干的实训室管理队伍。

2.构建信息化考核手段

考核是管理的指挥棒,公平、公正的实训室评价体系有利于调动实训室管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实训室的内涵管理水平,有利于实训室良性建设。实训室的管理主要包括人员、经费、设备的管理。高职院校需要结合实际工作,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全面统筹专业发展需要,总结实训室管理中的人、财、物的价值取向,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量化评价指标。将各类评价指标融入实训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多途径抓取数据,结合现场考核、过程考核等数据。通过信息化考核平台,便于开展考核工作,客观反映实训室管理水平和使用情况,激励实训室管理人员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教学资源浪费。

3.加强文化制度建设

实训室建设不仅包含实训室设备等硬件建设,实训室制度等实训室文化的软件建设也不可或缺。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证实训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才能促使实训室管理工作步入良性机制,各项工作有章可循。[4]通过出台切实可行的制度,分析并疏导问题,加强顶层设计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实现实训室的人、财、物全方位管理。例如,首先出台《实训室管理工作人员职责》、《实训室管理人员考核办法》、《实训设备管理办法》、《实训耗材管理办法》、《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再进一步将这些制度融合到信息化系统中,并在信息化系统中得到很好运用,这些制度就能够得到有利执行,实训室管理工作便将步入良性循环。

(二)搭建实时管控信息平台

实训室的温度、湿度、粉尘、危险气体等环境因素有可能影响实训教学[5],过度消耗能源造成资源浪费。从安全角度考虑,实训室管理人员掌握实训室的环境情况,能够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因此,实时监测实训室环境相当有必要。

1.节能监控平台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明确提到,各类企事业单位应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训室是学校教学的重要场所,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尚有不少提升空间。当前,我们通过人工检查实训室是否存在“无人灯”、“无人机”的情况,然后逐个关闭。这种管理方式一方面依赖于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当管理人员积极性不佳或临时有其他工作时,节能工作就会被搁置。另一方面,逐个检查实训室的工作繁琐,效率低下。为此,实训室可引入节能监控平台,包括照明用电监控系统、设备使用集中管控系统、空调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等平台。通过节能监控平台提高实训室精细化管理,推动节约型校园建设。

(2.安全监控平台

实训室设备的安全是实训室管理人员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是实训室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实训室的安全包括防火、防水、防毒气、防盗等。由于实训室需承担资源共享、开放并服务社会的任务,依托人力督查,无法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难以保障实训室按照安全规范使用。因此,通过融合互联网、物联网、计算机技术、视频监控技术、红外感应等技术手段,收集实训室环境监测数据,建立全时空立体智能监控平台。实现实训室安全因素的各类参数实时记录,能够及时预警并自动调整。实训室管理人员可通过远程实时查看实训室使用情况,实现实训室监控管理的“全方位、无死角”。搭建安全监控平台有效保障实训教学顺利进行,精确收集数据而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

“互联网+”体现出信息化发展在数字化基础上向网络化、智能化、互联化、融合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实训室管理信息系统应积极与教务管理、门禁管理、资产管理等信息系统关联,消除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完成实训室各元素之间关联。

1.调度管理

教学管理部门、实训室管理部门等一般为不同部门,各自信息化管理系统数据相对独立。日常管理中存在信息不流通的问题,这加大了实训室使用者和管理者工作的难度,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实训室业余时间段面向师生开放。为此,需要实现教务系统与实训室管理系统对接,门禁系统自动读取课表信息,自动完成实训室开放、实训记录,实时提供考勤信息。引入智能实训室调度功能,能有效将实训室管理人员从琐碎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投身于更重要的实训室管理工作中去。实现数据共享,加强实训室调度管理,有利于实训室开放管理,提高利用率。同时,通过系统对接,实现数据流通,轻松掌握实训室使用率、教学出勤率等关键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为教学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2.设备与耗材管理

设备与耗材的管理工作应紧密围绕教学工作展开,这项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是教学信息化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训室建设关键所在。教学设备与耗材的管理包括设备与耗材的论证、招标、采购、验收、入账、使用、维护、报废与处置的全生命周期,设备使用率关乎仪器设备的价值体现。因此,特别需要加强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设备与耗材管理信息化工作应建立完善的管理数据库,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结合严格管理制度,实现设备与耗材的信息統计、设备流向、使用频率、维修记录等精细化管理工作,尽量减少人工干预,通过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设备与耗材的管理精度。

3.建立实训室大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基于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全过程,设计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工作中尽量减少填写纸质材料,提高数据采集意识和工作效率,规范数据采集内容,保证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建立有效的实训室大数据分析系统,对全面、实时、准确的各类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为各类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特别是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相关问题的解决指出方向,为各类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和信息预警。例如,实训室的设备使用率、维护频率、服务评价;实训室开放率;资金投入情况分析;实训教学进程与教学评价;某一段时间内,各专业实训室建设资金投入与设备淘汰情况分析等。

参考文献:

[ ]彭亮.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27):115-116.

[2]雷运清.地方高校实验室体系建设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74-75.

[3]温世合.高校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6(12):278.

[4]徐燕兰,陈文开.试析高校实训基地的制度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09(12):122-125.

[5]刘栓,宋喜忠.高校实验实训场所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试,2014(6):1-3.

(责任编辑 刘 宝)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互联网+信息化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地铁资产管理体系运行评估研究
基于ERP系统构建协同化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珠江”荣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