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艳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科研促进部,福建 厦门 361021)
自2005年教育部首次提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化”的概念,辅导员工作作为一种职业的理念逐渐成为共识。该共识也逐渐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不仅为辅导员成长指明了方向,而且对辅导员的职业心理素质提出了新要求。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作用。因此,改善和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心理素质,对建设和谐校园心态,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辅导员职业心理是指辅导员在职业活动过程中的个体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随着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推进,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一般来说,个体在选择辅导员职业时,主要是出于对学生工作的热爱,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当前,高校辅导员的整体职业心理素质水平较高,能够达到胜任其职业工作的要求。但由于招生规模扩大,辅导员工作内容不断泛化,在高校内部常被视为非专业化队伍而得不到足够重视,再加上情感沟通、人文关怀等方式比较缺乏,使得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产生了一系列的职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辅导员职业认同感较低,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辅导员职业的专业性不强。当前,学校在招聘时,比较重视辅导员的学历层次,但对其入职前的教育经历、专业背景等没有特别的要求。部分辅导员选择辅导员工作,是迫于就业压力或作为继续深造的跳板。其二,辅导员要对所负责学生的事务负全部责任,工作模式属于全能式和包干式,职业角色定位模糊,学校、社会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可度不高。
职业倦怠的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提出的,认为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从业者由于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高和工作压力大,容易产生疲惫不堪的状态。[1]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是一种普遍现象。由于辅导员的工作具有特殊性,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和范围,工作压力大,加上组建家庭后家庭与工作的矛盾、期望与现实工作之间的反差,导致很多辅导员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焦虑、身心疲惫、工作热情下降等现象。
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来的,它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当个体认为自己在某些活动方面是有能力的,才会产生对这些活动的内在动机。辅导员疲于应付事务性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及时总结、反思工作,自身的知识结构没有更新,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提升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拓展、成效不明显,导致辅导员的职业效能感降低。
辅导员职业发展期望的实现依赖于个人和高校目标的和谐发展。高校制定了总体发展目标,辅导员也应有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但现实的情况是,有些辅导员没有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或者制定的规划不知如何改进,还有些高校辅导员培养制度滞后,没有为辅导员设计职业发展通道,辅导员队伍建设停滞不前,辅导员感到职业前景不明确。
当前,随着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辅导员队伍来源不断优化,学历层次不断提高,知识结构不断完善。但辅导员职业对辅导员所学专业的限制性较低。这导致很多辅导员欠缺职业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心理素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辅导员职业的专业性。其次,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管理上也要接受院系、学工部(处)等多部门的领导,多种职业角色导致辅导员容易出现角色定位模糊,职业认同感较低。再次, 辅导员虽然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高校往往更重视学科建设,忽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一些高校甚至把辅导员工作看成是“什么事情都要干、什么人都可以干”[2],忽视辅导员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辅导员往往也不在高校教师培养的范畴;在学术界和社会舆论中,普遍认为辅导员工作远未达到专业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辅导员对其职业的认同感。
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处理,理论上,辅导员职业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3]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辅导员承担的工作任务不断加重。而且,由于学生的个体性和广泛性,学生工作的内容不断泛化、工作的时间和空间延续性强,辅导员没有固定的工作休息时间,很多辅导员认为自己就是学生的全职保姆。凡是学生的事情都与辅导员有关,特别是在学生发生突发事件,辅导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处理,精神压力大。再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对辅导员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突发事件、学生心理疏导、学生就业等工作,也让辅导员承受着社会期望的压力。特别是辅导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冲突徒增,导致辅导员产生职业倦怠。
目前,高校的学生工作已经进入了“结构化”工作阶段,辅导员工作的事务化倾向越来越明显。[4]比如新生入学教育、心理普查、困难生资助、奖学金评定、档案转接、班级与社团管理等工作,都是程序化非常强的事务工作,工作量大而且政策性强。辅导员需要不断加强工作的规范性和程序性,以适应学生越来越重视个人权益维护的需求。辅导员疲于应付事务性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反思学生工作,学生中潜在的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和疏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深入学习和研究,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辅导员的教育效果,降低了辅导员的效能感。此外,辅导员选择学生工作为职业,基本都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引导人的社会活动,工作的成效具有非显性和滞后性,也难以用量化指标对其工作效果进行考核,导致辅导员工作很难获得高校管理部门和学生及时、积极评价,降低了辅导员的职业效能感。特别是由于社会负面现象造成部分大学生出现价值观偏离、学习动力不足、社会责任感缺失、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让辅导员感到付出与收获不平衡,自我成就感降低。
在高校内部,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在辅导员职位中获得更大个人空间和影响力,另一个方向是获得职位的变换和晋升,在更大组织内部拓展职业空间。从第一个方向来看,辅导员要想在辅导员职位中获得更大个人空间和影响力,就必须不断丰富职业内涵和提升职业能力。由于处理学生事务的能力是辅导员必须具备的能力,而且学生事务工作越来越程序化,通过服务和管理,辅导员基本上能达到工作目标。因此,丰富职业内涵和提升职业能力,就体现在辅导员的调查研究能力上,即分析和研究学生成长问题的能力。在高等教育领域,学术能力是辅导员自身发展的第一能力。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空间主要依赖于其个人学术视野和学术水平。[5]但是,由于辅导员的入职专业性要求低,很多辅导员入职前没有接受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术训练。另一方面,高校在辅导员的培养上重视不够,缺乏系统、全面的辅导员培养机制,因此,辅导员的学术研究能力提升比较困难,导致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受阻。从职业发展的第二个方向来看,辅导员是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辅导员疲于应付各种事务性的工作,自身的专业知识基本荒废,教学能力和学术能力比不上专任教师,管理能力比不上管理人员,再加上各高校编制、职数的限制,辅导员通过转岗获得职位的变换和晋升很难实现,导致辅导员职业发展期望偏低。
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即员工援助计划,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是指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以及员工进行诊断和建议,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帮助员工及其家庭成员解决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绩效及改善组织气氛和管理。[6]当前,高校辅导员出现的职业心理问题,没有引起高校和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一般认为,辅导员职业心理问题是由于个人特征方面的因素引起的,认为凭借辅导员个人的努力就能解决,鲜少有从组织环境等视角去思考和解决问题。EAP的精髓就是提供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以EAP视域提升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是非常必要的,其优势主要体现在:
辅导员处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多而杂,容易出现情绪急躁、过于敏感、精神负担重等现象。将EAP服务应用于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的提升,不仅可以给辅导员学习工作生活中产生的压力给予疏导与人文关怀,帮助辅导员解决具体的心理问题,还能提供多层次职业、生活指导,培养辅导员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提高辅导员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
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家化建设,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将EAP服务应用于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的提升,为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平台,提升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可以丰富辅导员专业素养的内涵,提升辅导员的专家化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都要求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层面,人文关怀的缺失是制约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执行力与效果的重要原因。将EAP服务与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提升结合起来,在高校内部建立辅导员成长的支持系统,充分体现了高校的人性化管理和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不仅有利于改善组织环境、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而且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易于落到压力疏导与人文关怀的实处。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树立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意识,是提高辅导员职业认同、职业自信和职业归属感的重要保障。首先,国家和有关教育主管部门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经费投入、职称评聘、业务培训、教师待遇等方面进行总体设计,通过积极的舆论宣传和正向的职业评价,营造尊重辅导员的社会氛围,逐步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认可度。其次,从政策层面制定完善辅导员队伍准入、考核、培养、发展和退出等机制,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导向。不断增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性,丰富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内涵,提高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认同感。再次,要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的引领和辐射作用,通过组织辅导员各类培训和高级研修,营造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学术氛围,深入研究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规律,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高校不断完善辅导员准入与培养制度、明确辅导员工作的职责、建立科学的辅导员工作考评体系、畅通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渠道,是提升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的有效保障。
首先,制定合理的辅导员准入与培养机制,增强辅导员职业认同感。人职匹配理论认为,个体的教育经历、专业背景、职业兴趣、人格类型等因素会影响其职业选择,其中人格类型与职业决策密切相关。[7]因此,高校要从人职匹配理论出发,研究和探索辅导员胜任力特征模型,严格辅导员职前关口,从根源上解决什么人适合做职业化辅导员的问题。在选拔辅导员过程中,要严格辅导员的学历层次,专业背景、职业资质等方面的考查,增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性和职业认可度。在培养制度方面,在借鉴高校教师、行政人员培养制度基础上,优化培养内容和方式。通过团体辅导、培训讲座、心理行为训练等多形式的专业化培养,帮助辅导员提高心理素质、完善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从内职业生涯的角度不断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知,达到个体的职业成熟。[8]
其次,明确规范的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缓解辅导员工作倦怠。高校要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引导辅导员根据工作职责范围明确工作的目标、任务与责任,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有清晰的认识,走出“辅导员对所负责学生的事务负全部责任”的误区。同时要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重视辅导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培育辅导员的自我职业发展能力,将辅导员从日常繁重的学生事务中解脱出来,从而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缓解职业倦怠。
再次,建立科学的辅导员考评体系,强化辅导员职业效能感。生涯发展理论将辅导员的职业阶段分为探索阶段、发展阶段、深化阶段,并认为要经历角色转变、工作认识、发展定位和专业深化等环节。[9]因此,高校在完善考核机制时,要充分考虑辅导员所处的职业阶段。探索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适应辅导员工作角色、提高职业技能,考核重点是工作态度和工作的熟练程度;在发展阶段,辅导员基本明确了职业内驱力和发展类型,考核重心是工作创新和实施效果;在深化阶段,辅导员基本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甚至成为某个领域的辅导员专家,这一阶段的考核应以工作积累转化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为主。而且,考评指标应该是发展性的,积极展现高校对辅导员贡献的正面评价,并设置与能力、贡献等因素相挂钩的阶梯式薪酬激励机制,使考核既能达到考核的目的,又能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最后,畅通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渠道,激发辅导员职业发展期望。高校在制定总体发展目标时应重视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规划,使辅导员的职业发展目标与学校总体目标相协调。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是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职业内驱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不同,辅导员可以分为专家型、管理型和教学型等三种职业发展模式。因此,高校在培育辅导员的自我职业发展能力时,要为辅导员队伍设计不同类型的职业发展通道,使辅导员享有与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平等的职业发展渠道,实现辅导员队伍的合理流动。
辅导员学习交流组织,就是由辅导员和与辅导员工作相关的对象组成的相互交流学习的群体,主要形式有辅导员沙龙、辅导员工作坊、辅导员工作研究基金等。支持系统、工作绩效与职业心理资本是正螺旋的路径不断相互影响、相互提升,两两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变动的关系。[10]学习交流组织作为高校内部的支持系统,将辅导员群体作为一个高校内部共同体,为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培养、职业技能的提升以及职业核心竞争力的深入探索,提供内部支持作用。在学习交流组织内部,辅导员可以得到内部共同体的认可,对辅导员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通过交流学习,辅导员能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拓宽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升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有助于帮助辅导员减轻职业倦怠感;而且,通过内部的交流学习,辅导员能获得群体内部的及时反馈,有利于保持工作热情,提高职业效能感;特别是通过共同分析和研究学生的成长问题,有利于培养辅导员的调查研究能力,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而且能为辅导员的分类发展和职业发展能力提升进行有益的探索。例如,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在构建学习交流组织方面,以学工部牵头定期召开辅导员沙龙的形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辅导员沙龙探讨辅导员队伍的模块化建设,将有共同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的辅导员按工作分成若干模块。辅导员模块化建设得到全院辅导员的共识,使辅导员能在某个模块提升素质技能,提高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而且,有利于辅导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脱身,有更充分的条件思考、研究、解决大学生的成长问题,促进辅导员在工作中获得更大的个人空间和影响力。
辅导员提升自我认知水平、培育自我教育的能力,是提升辅导员职业心理素质的内在动因。辅导员可以通过系统学习心理学知识、塑造积极人格、提高职业能力、增强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等方式,不断提升自我认知水平,发挥自我教育作用。
第一,学习心理学知识,关注自我心理健康。辅导员在入职之前,一般都学习过心理学的基本常识。但这些心理学知识储备不足以应对长期繁重琐碎的工作和心理压力。辅导员需要主动探索自身的心理现象,主动构建自身的心理学知识体系,通过系统学习以积极心态关注自我心理健康,掌握心理调适和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增进心理健康水平。而且,通过系统学习心理学知识,辅导员具备了积极教育的理念,能使自己成为具有人文情怀、具有人格魅力型的人,丰富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第二,塑造积极人格,构建积极的认知体系。积极的人格包括乐观、自尊、勇气、宽容、责任、对美的感受力等。拥有积极人格特质的个体,能够了解自身需要与渴望,正确认识自身的处境,遇到困难时会主动寻找积极因素,获得心理平静与满足。因此,辅导员在职业体验时,通过不断体验困境中的人积极品质的形成过程与途径,在个体内部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影响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活事件、社会关系、经济状况等客观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自尊感、自我价值感、归因倾向等主观认知因素。因而,辅导员需要通过不断培养积极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合理的归因倾向,构建积极的认知体系。
第三,提高职业能力,增强职业自信。辅导员在入职之前,绝大多数欠缺严格的专门训练,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不断更新的环境中持续更新知识、提高能力。一方面,辅导员需要多方面、多层次地开展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学习,完善自我知识结构,注重组织管理能力、社会协调能力、危机应对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在工作中得到的反馈主要来自于高校评价和学生评价。因此,辅导员应高度重视高校的评价和学生的反应行为,及时总结与反思,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不断提高职业能力,增强职业自信。
第四,增强职业规划意识,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辅导员要树立职业规划的意识,利用高校的培训和内部学习,多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结合自身所处的职业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深化阶段),探索和识别自身职业成长的动力机制,明确职业发展类型(专家型、管理型和教学型)。积极利用高校提供的专业化平台,不断丰富辅导员职业素养,提升辅导员的自我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Maslach,C.M.& Jackson,S.E.MBI: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anual Research Edition[M].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1986.
[2]张杰,王庚.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4).
[3]神彦飞,赵健.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思想与心理的思辨[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
[4]赵健.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和的进程[J].高校辅导员,2013(2).
[5]神彦飞,赵健.职业化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特质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8).
[6]张宏如.中国式EAP激励:一个理论框架的实施路径[J].科学管理研究,2009(1).
[7]顾雪英,胡湜.MBTI人格类型量表:新近发展及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2(10).
[8]杜映梅,Bessie.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9]尚雪梅.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
[10]李力,郑治国,廖晓明.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