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尊文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7;长江大学 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湖北 荆州 434023)
从政府层面讲,长江经济带是自下而上逐步推动形成的。20世纪80年代湖北“长江经济带”的提出,90年代“安徽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初“江苏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都是省级政府的决策,这为流域的“长江经济带”形成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同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沿岸20多个中心城市的市长定期举行经济协调会,对国家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也功不可没。
“长江经济带”最早由湖北省官方正式提出。1988年4月4日至10日,湖北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时任省委书记关广富发表题为《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适应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力争在中部崛起》的讲话。他讲道:“建立改革开放试验区,逐步形成沿江对外开放经济带。”1988年4月20日湖北省政府发出《关于设立沙市、鄂州、黄冈三个经济改革开放开发区若干政策的通知》。同年7月7日至13日,改革开放试验区和湖北省沿长江部分地市县负责同志座谈会在沙市市召开。关广富在会上指出:“我们必须集中力量,择优发展,把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作为湖北省在中部崛起的战略突破口,带动全省的发展。”很显然,这时候的“长江经济带”仅限湖北省境内(后来为了与其他省相区别才改称“湖北长江经济带”)。1989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着力拓展沿江经济布局,初步形成以武汉为龙头,以长江和汉江为依托的开放开发基本框架”,决定将“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作为“湖北在中部崛起”战略的突破口。
20世纪90年代,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由点到面逐步推进。鄂州市借全省第一个开发区的设立扩大开放,宜昌市借三峡工程上马迅速崛起,黄冈布点小池等沿江小城镇发展,使得湖北长江经济带打破了过去“点”状开发束缚,初步形成“带”状开发的格局。但是,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的“破题”城市——沙市市于1994年消失了,与荆州地区合并之后经历了较长的“磨合期”,其经济实力在全省位置逐步后移。同时,湖北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武汉在全国的位次也在下滑,加上经历1998年、1999年长江“姊妹”大洪水,湖北长江沿岸地市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抗洪救灾、灾后重建等方面,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湖北长江经济带”一词逐渐淡出。
2008年12月,湖北省委提出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加上2007年12月获批的全国两型社会试验区的武汉城市圈、2008年7月省政府推出的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正式形成“两圈一带”战略。2008年12月28日《湖北日报》在《湖北笑迎“长江经济新时代”》一文中介绍了笔者的观点:“长江经济带必将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从浦东新区、武汉城市圈试验区,到长株潭试验区、成渝试验区,新一轮改革的领跑区域都在长江沿线,这对于湖北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居于中游的武汉,可以作为出海口——上海的腹地城市,形成如美国纽约与芝加哥的‘双核’经济地理横轴,拉动沿江经济的发展。”[1]从2009年3月起,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湖北省社科院为主要智力依托编制《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笔者为编制专家组组长。历时一年多,几易其稿,《总体规划》于2010年7月报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同年8月由湖北省人民政府发文公布。除《总体规划》外,还编制了综合交通、产业发展、国土资源、水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城镇体系建设、对外开放等6个专项规划,湖北省社科院负责编制其中的水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规划,并负责所有专项规划文本与《总体规划》的衔接工作。这些专项规划经省政府批准以后陆续发布。
湖北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充分发挥黄金水道优势,坚持交通先行,整合全省主要港口资源。首先是整合武汉、鄂州、黄冈、咸宁4市港口资源,组建武汉新港,将其既作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抓手,也作为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大手笔。因为长江水运每吨公里货物运价0.03元,只有铁路的1/6、公路的1/28、航空的1/78,既廉价又节能减排,充分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建设武汉新港,发挥“黄金水道”优势,本身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中央对武汉新港十分支持,中央编办特批设立武汉新港管理委员会,明确为湖北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由武汉市代管。这种打破行政区划束缚由中心城市进行跨区域港口管理的模式,被中央有着部门称为“武汉新港模式”,认为在全国属新的探索。
武汉城市圈战略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彰显了武汉的龙头地位。武汉在湖北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凝聚力和辐射力逐步增长,在全国城市的地位也逐步回升,其经济总量前几年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3位,仅次于广州、深圳。2010年被国务院明确为“中部地区中心城市”,这为后来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打下了良好基础。
长江干流流经荆州市域483公里,荆州拥有岸线650.8公里,分别占全省的45.5%和35%,荆州也是全国内陆水域最广、水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所辖8个县市区全部依江而立,在长江经济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9年8月,笔者荣幸地受托牵头编制《荆州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规划》。《规划》给荆州长江经济带的定位是“中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引领江汉平原崛起的先进制造业密集带、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综合生产基地、彰显荆楚文明的文化中心、全国人水和谐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荆州市人民政府2010年5月批准印发该《规划》,为荆州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
在湖北长江经济带,鄂东地区较为发达,被称为“龙头”;荆州西边有新崛起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被称为“龙尾”。“龙头”强大,“龙尾”活跃,而处于“龙腰”部位的荆州,却步伐沉重,发展滞后,不仅远落后于武汉,也落后于宜昌,如人均GDP只有宜昌的1/3。为此,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壮腰工程”——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着力振兴大荆州。同时,以荆州为核心区争取到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设立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荆州打造为“全国重要的优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区、长江中游地区先进制造业密集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现代服务业重点区、湖北长江经济带劳动密集型产业聚集区”。
荆州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突出抓了“四大”。一是突出抓“大交通”,加强长江荆江航道治理和荆州港建设,加快推进沿江铁路、蒙华铁路、江汉平原货运铁路以及高等级公路和物流配套设施建设,构建适应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求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二是突出抓“大产业”,针对荆州工业“短腿”的问题,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着力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海洋工程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现代制造业;充分利用荆州农业基础好的优势,建设好农业高新区;突破性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拉长产业链;加快服务业发展,促进物流业、旅游业、金融业、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崛起。三是突出抓“大城市”,以壮大荆州主城区为重点,完善其聚集和辐射功能,使其尽快达到100万人口的大城市规模;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半径50公里为范围,建设“荆州大都市区”,重点建设纪南文化旅游区、荆州农高区,积极谋划建设江南新区,使荆州由江北“滨江城市”演化为城区一江两岸的“跨江大城市”。四是突出抓“大开放”,在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着力推进对内开放。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向长江上游对接成渝地区,向下游接轨长三角和皖江城市带,向北对接汉江经济带和中原城市群,向南融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对接珠三角地区。
继湖北之后,第二个由官方提“长江经济带”的是安徽。其提出背景与浦东开发有很密切的关系。
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1990年7月,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抓住机遇、开发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的重大决策。过去并无“皖江”一词。按照安徽人的说法,因为四川有川江,湖北有荆江,湖南有湘江,江西有赣江,所以他们自行将安徽境内的长江段命名为“皖江”。
1995年4月,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皖江开发开放若干问题的意见》。1995年8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安徽省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外向带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支柱”的总体战略,以芜湖为突破口、沿江城市全面跟进的开发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安徽长江经济带(后又称“皖江经济带”“皖江城市带”)范围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等8个地市。规划区面积5.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0.3%;1994年年末人口1995.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3.5%。皖江地区是长江经济走廊的重要地带,也是安徽省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最发达地区之一。
请注意两点:一是与湖北长江经济带一样,安徽也是只将沿江地区纳入“长江经济带”,当时不靠长江的合肥并不在其中,并且《安徽省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规划纲要》专门作了说明——“合肥市作为全省开发、开放又一重点将另作规划,未包括在本规划内”(当然,后来经过“三家分巢”,合肥将巢湖市部分区域并入后成了“沿江”城市——这是后话);二是讲了“皖江地区是长江经济走廊的重要地带”,说明“长江经济带”只是在湖北、安徽官方使用,国家层面没有正式的“长江经济带”的提法,现在不少文章说国家层面的“长江经济带”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来了,是很不准确的。大家可以看到,安徽省政府在《规划》中用的是“长江经济走廊”。
安徽长江经济带在建设中坚持四个转变:一是开发开放动力由主要依靠政府推动向政府推动与企业推动相结合并以企业推动为主转变,通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搞活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真正发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作用,把皖江开发开放变为企业和广大干群的自觉行动;二是开发开放途径由主要依靠国家和省里政策倾斜向适度的政策倾斜与面向市场相结合并以面向市场为主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地市之间、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与长江三角洲经济的接轨,充分发挥本地区资产和人才的优势;三是发展重点上由重点城市突破向重点城市突破与重点产业突破相结合转变,在坚持以芜湖为突破口的同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从重点产业突破上,在着力培育皖江开发的支柱产业和一批“顶天立地”的骨干企业、优势产品群体的同时,放手发展“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四是开发开放布局由分兵突击为主向分兵突击与整体、分层次推进相结合并以整体、分层次推进为主转变,各地市在整体规划指导下,从自身条件出发,充分发挥优势,加快开发开放步伐,并通过整体、分层次推进,逐步实现皖江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联动发展。
“安徽长江经济带”虽然提出来了并颁布了《规划》,但实际上后来很少使用这一名词,而是大量使用“皖江经济带”这一概念。而皖江经济带很长一段时期都不包括合肥,并且安徽在皖江经济带之外推出了“合肥城市圈”。2006年7月,一家报纸曾发表《合肥与芜湖:合肥城市圈还是皖江经济带》一文,反映合肥与芜湖两市的主要经济支柱布局十分雷同,两者都在争当安徽省的“制造业中心”。其实,合肥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原本可以像武汉、杭州那样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专家当时就提出质疑,“在汽车产业上,为什么奇瑞不能与江淮重组起来?奇瑞轿车已经做得不错了,江淮为什么还要上马轿车项目?”
芜湖拥有全省最大的港口,合肥是全省最大的铁路和高速公路交汇点,专家们提议合肥与芜湖应错位发展、开展互补合作。“安徽应该采取‘双中心’战略,即重点发展以芜湖为龙头的皖江经济带,又大力发展合肥城市经济圈,通过双中心达到带动江淮,辐射皖南皖北的目的。”[2]
但是,“双中心”格局后来随着合肥被纳入皖江城市带而被改变。2010年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时,将不靠长江的合肥纳入到皖江城市带范围。2011年7月,国务院又批准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和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由合肥市代管;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无为县划归芜湖市管辖,和县的沈巷镇划归芜湖市鸠江区管辖;原巢湖市管辖的含山县、和县划归马鞍山市管辖。这就是著名的“三家分巢”。之后,合肥的行政区域拥湖临江,也成了长江沿岸城市,因此成为皖江经济带(或“皖江城市带”)的城市名正言顺。
江苏省没有直接提“长江经济带”,却是较早扎实推进长江开发的省份。2003年6月25日、26日,江苏省委、省政府领导及其沿江的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南通8市的党政负责人云集泰州,召开了一次“具有全局意义”的会议,宣告了江苏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的正式启动。
2003年8月22日,江苏省政府批准印发《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江苏在沿江开发战略中对沿江地区作了4大战略定位。第一个定位是国际制造业基地。沿江地区要发挥区位、机制、科技和人才优势,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加快“三大体系”建设,即建立能够参与国际产业水平分工的生产体系、面向国际的市场营销体系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生产服务体系。第二个定位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先行区。沿江地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在全国率先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路子。第三个定位是长江流域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快捷的交通通讯网络,建设面向国际市场的区域性进出口商品集散枢纽。以国际化为龙头,构建面向长江流域及更广区域的经济腹地,向东接轨上海,向南汲取沪宁杭甬产业密集带的能量,向北带动苏北和影响中原地区,向西辐射长江中上游地区。第四个定位是缩小江苏南北差距的传导纽带。通过大规模的开放开发,增强沿江地区的综合实力和集聚辐射功能,使沿江经济带成为承接上海、辐射苏北、进而缩小苏南苏北差距的重要纽带。
江苏在实施沿江开发战略中,以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充分发挥临江适宜布局大运输量、大吞吐量、大进大出产业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4大产业集群。一是发展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汽车成套设备等为重点,发展机电一体化装备,形成从机械基础件、关键零部件到先进重大技术装备的装备制造产业链。在汽车产业方面,在积极发展整车生产、提高产品档次的同时,加快形成与配套的零部件生产基地,进一步壮大汽车产业规模;在船舶工业方面,努力提高设计研发水平,打造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船舶修造业基地;在机械装备产业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打造大型机械和整机装备生产基地。二是发展化工产业集群。以石油化工为龙头,注重提高技术含量,加快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形成从基础石化原料到精细化工、合成材料的化工产业链。三是发展冶金产业集群。通过合资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冶金产业链。四是发展物流产业集群。加快建设一批专业物流中心,打造若干个物流枢纽城市。
各市迅速行动起来,拉开了沿江大开放、大开发帷幕。南京,是江苏唯一跨江的城市,通过“五桥一隧”过江交通建设等大手笔,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南京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整合资源,带动经济社会新一轮大发展。镇江市拥有长江岸线259公里,其中深水岸线85公里,占全省的1/3,所属7个辖市(区)均有深水岸线,早就占有沿江开发的先机。在新一轮沿江开发中镇江市立志在思想观念、规划起点、产业层次、开放水平、组织领导等方面全面提升,使沿江开发真正成为镇江勇当苏南后起之秀的新平台、新动力、新起点。在沪宁高速公路两侧已布满工业、产业园区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沿江开发正符合其扩张空间之急需,积极性尤为高涨,积极投身跨江大桥、高等级公路建设,大力推进港口整合,并相继规划、启动一批特色产业园。无锡市所属的江阴市还把开发做到了对岸的靖江市,尝试“飞地经济”的发展模式,推动实现两岸联动开发和互利双赢。
长江北岸的扬州、泰州、南通3市,加快对接苏南、融入上海经济板块。滨江临海的南通市提出了“打造大港口,构建大产业,促进大开放,接轨大上海,建设大通道,江海大联动”的6大工作,力争成为率先崛起苏中,融入苏南的先行区[3]。
江苏的沿江开发,成功地探索出“以南带北、南北共建共兴”的新模式。首先是联动建设基础设施。树立“共建共享”理念,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可达性。在过江通道、沿江港口、高速公路、铁路、管道等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中,沿江地区实行统一规划,统筹建设,推进投资主体和建设主体的多元化,提高整体投资效益。其次是联动发展沿江产业。重点是围绕沿江产业集群,各市分工合作,共同做大核心产业。加快推进苏南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形成沿江产业联动发展、梯度发展的新格局。再次是联动开发产业园区。鼓励苏南到苏中、苏北设立“飞地”园区,探索建立南北开发区联合管理、联合经营、股份合作的新型开发模式。
1985年2月,重庆市、武汉市、南京市主要负责人就“如何发挥中心城市作用,联合开发利用长江黄金水道”等问题达成共识。之后,三市市委书记拜会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江泽民同志。江泽民同志在听取三市倡议后认为,上海是对内对外两个辐射扇面的结合部,继续大力加强对内横向经济联合,这既是促进上海经济振兴、也是与兄弟地区共同繁荣的一条重要途径。
1985年12月18日至20日,在重庆举行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成立大会,这也是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第一届市长联席会议。会议通过《协调会章程》,决定按长江上下游顺序,由重庆、武汉、南京、上海轮流担任主席方,商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实际上1989年以后基本上每两年举办一次)。会议依据国家对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认真研究联合开发长江的现实要求,确定首先在若干个领域开展联合与协作。依据重庆、武汉、南京、上海4个中心城市的优势和特点,分别建立长江水运、长江开发研究、长江旅游、信息交流、资金融通、科技协作、邮电通讯、商贸流通和物资协作等9个专题协作组。
1986年12月12日至14日,协调会第二届市长联席会议在武汉举行。会议依据国家对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和要求,确定协调会工作方针是“抓区域经济合作、促流域经济开发”。会议还根据联合开发长江的现实需求,决定将协调会成员扩大到沿江23城市:除确定轮流担任主席方的4个城市外,还有四川省的宜宾、攀枝花、泸州3个城市,湖北省的宜昌、荆州、石首、鄂州、黄石5个城市,湖南省的岳阳市,江西省的九江市,安徽省的安庆、铜陵、芜湖、马鞍山4个城市,江苏省的镇江、扬州、泰州、南通4个城市。
此后于1987年、1988年、1989年召开了协调会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市长联席会议,基本上沿袭第二届市长联席会议“抓区域、促流域”的工作思路。
1992年4月15日至17日,协调会第六届市长联席会议在武汉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加快长江开放开发步伐”。其背景,一是当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谈话,吹响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号角;二是刚刚闭幕的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这对拉动长江流域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会议集中研究探讨了沿江城市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推动长江开放内联协作问题,提出“呼应浦东开放、参与三峡工程建设,加快开放开发沿江城市”的思路。这次会议还有一个成果,就是在交通银行的支持下组建了法人实体——“长江经济联合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5月8日至10日,协调会第七届市长联席会议在南京举行。上海浦东开放、三峡工程建设,仍是会议的两大关注热点。此次协调会决定,进一步加强与浦东、三峡的合作,要“发挥整体优势,发展区域联合,共同推进长江流域开发开放”。此次协调会还决定,接纳合肥市为协调会成员。
1996年3月4日至7日,协调会第八届市长联席会议在上海举行。会议举办了“迈向21世纪的长江”研讨会,并提出一个新概念——“长江三角洲及沿江经济带”,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的“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概念基本相同。该《纲要》指出:“挥通江达海以及农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技术水平较高的优势,以浦东开放开发、三峡建设为契机,依托沿江大中城市,逐步形成一条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综合型经济带。”会议提出积极建设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经济带投资与协作信息网络,积极推进长江商贸走廊建设。此次会议还批准了浙江省宁波市、舟山市的申请,接纳为其协调会成员,这是协调会成员首次扩展到浙江省。
1998年5月13日至15日,协调会第九届市长联席会议在重庆举行。本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一系列文件,包括《关于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合作与联动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发育和健全产权交易市场的意见》。并决定由重庆市政府牵头编制《长江沿岸地区产业发展规划》。重庆市由各方组成的规划组多次向国家计委有关司局汇报,注重与国家相关区域战略相对接,并将《规划》稿上报国家计委。其中部分成果被全国“十五”规划吸纳。会议还决定接纳江苏省泰州市为协调会成员。
2000年12月8日至10日,协调会第十届市长联席会议在武汉举行。会议正式通过了重庆市牵头编制的《长江沿岸地区产业发展规划》。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开发长江经济带、参与西部大开发”,审议印发了《进一步发展长江流域产权交易共同市场的工作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在历次协调会中,这次协调会首次明确使用了“长江经济带”的提法。此次会议还决定,吸收湖北省咸宁市为协调会成员。
2002年10月11日至12日,协调会第十一届市长联席会议在南京举行。会议修改并通过《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章程》;在南京市信息中心的技术支持下,开通中国长江网;召开了部分区域合作组织经验交流会。第十一届市长联席会议批准了黄冈、池州、巢湖的申请,接纳其为协调会成员。接纳这些城市之后,长江沿岸地区的城市才真正连成“带”了。
2004年、2005年、2008年,协调会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市长联席会议先后在上海、重庆、武汉举行,主要议题均是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
2012年12月6日至7日,第十五届市长联席会议在上海举行。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新驱动、合作共赢——携手推进长江流域产业集聚带转型发展”。会议决定将合肥市增设为长江协调会常设主席方,这样常设主席方达到5个,并决定第十六届市长联席会议2014年在合肥市举行。参会城市市长联合发布了《长江流域城市合作发展(上海)宣言》。这是长江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前的最后一次协调会,参会城市由29个减少到27个,原因一是安徽的地级巢湖市已撤销,二是湖北县级石首市被地级荆州市所包括不再单独参加协调会。
现在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的27个成员城市是:直辖市2个,即上海市、重庆市;省会3个,即湖北省会武汉市、江苏省会南京市、安徽省会合肥市;地级市22个,即四川省攀枝花市、宜宾市、泸州市3个城市,湖北省宜昌市、荆州市、咸宁市、鄂州市、黄石市、黄冈市6个城市,湖南省岳阳市,江西省九江市,安徽省安庆市、池州市、铜陵市、芜湖市、马鞍山市5个城市,江苏省镇江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4个城市,浙江省宁波市、舟山市2个城市[4]。
在我国长江经济带的形成过程中,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起到“先行军”的作用。27个城市今天仍然是国家长江经济带的“主心骨”。可以说,长江沿岸中心城市30多年的紧密合作,为2013年底国家正式推出“长江经济带”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习少颖.湖北笑迎“长江经济新时代”,“一带两圈”展宏图[N].湖北日报,2008-12-28(2).
[2]范利祥.合肥与芜湖:合肥城市圈还是皖江经济带[N].21世纪经济导报,2006-07-18(3).
[3]陈韶旭,朱金龙,沈石声.千万雄师饮马长江,江苏实施新一轮沿江开发战略[N].文汇报,2003-11-21(3).
[4]秦尊文.长江经济带规划与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