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林
(太原市国有林场,山西 太原 030003)
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大规模造林绿化、加快森林资源培育及经营管理、建设林业、发展林场,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后,随着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国有林场基本建设的经济来源被阻断,林业生产投入大、周期长、税费重,现有的林业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使既要承担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又要自给自足的国有林场陷入了发展困境,因而国有林场的改革势在必行。
多年来,国有林场大锅饭和平均主义问题一直存在,所有制结构较为单一,缺少多劳多得以及约束机制和切实可行的内部激励机制,常有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存在,因此出现脏活、累活以及危险的工作,场内职工自己不能自营,只得雇农民工完成任务;林场负责人聘任的人事制度缺乏公开竞争机制,出现职工陷入无竞争力,调动不起积极性的局面;国有林场与其他行业相比发展水平差距逐渐加大,使职工失去信心,因而造成林业生产经营水平不断下降。
国家对森林资源禁伐的政策出台后,国有林场步履维艰,许多林场职工的收入明显降低,生活贫困,调资、补贴不能及时兑现,出现了职工看病难、子弟上学难的问题;国有林场的贫困化现象(如房屋破损、交通不便、通讯和电力以及饮水困难)严重;缺少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国有林场担负着森林保护、森林消防、生态公共建设等若干繁重的社会公益性任务,无经费或缺少经济来源,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国有林场正常开展森林保护、营林工作,制约了生态及社会的协调和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
各个国有林场都想通过积极努力开发林地经济,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但由于缺少资金来源,致使发展很难启动,再加上有限的道路以及通讯和电力等设施大多是建场初期修建的,因而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和大量隐患。部分国有林场为了适应发展,依托林场资源,投入了大量资金,努力开展各种特色产业(如发展木材精加工深加工、开展特色种植养殖、搞森林生态旅游以及林下资源经营)等,但是危困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甚至落后状况进一步加剧。
国有林场基本上都是建在偏远落后、人烟稀少的深山或浅山地区,致使林场职工生产生活建设以及后勤服务存在很多困难。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林场老职工的比例快速增加,而林场本身无力交纳退休职工的社会养老金;连下岗职工的最低生活保障费也不能按时发放,致使很多职工生活极度困难,使林场工作与生产不能正常进行,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安定。
由于国有林场长期执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体制,制约了林场的科学发展,越来越陷入困境。因为按事业单位经营却无经费来源,而按企业化运作,又受到国家限额采伐量的约束而难以维持生计,所以这种管理体制已远远适应不了发展的要求,同时也阻碍、制约着国有林场的改革。
国家对国有林场的营林生产和营林机械投资额度严重不足,加上受林业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林木结构单一、林龄低龄化、林分质量不高)等,使林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国有林场无资本积累,粗放式经营,造成营林成本高;国家对天然林实行保护政策,好多林场木材采伐量下降,收入减少,出现了有些林场严重缺乏森林资源,艰难度日的局面。
国有林场普遍对木材的依赖程度高,多以生产木材为主,而其经济基础比较脆弱,市场应变能力也差,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也小。现阶段存在着林产品销售不畅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林产品结构、品种单一,科技含量低,产业基础差,加工档次仍处于初级阶段;另外,林产品供求信息不畅,销售形不成规模,不少国有林场销售产品带有盲目性,为了卖出产品以极低的价格倾销,严重影响林场的经济利益。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国家加大了对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客观上对国有林场进行经济结构转型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要求林场围绕生态旅游的发展、森林食品的开发、绿色环保能源以及开采后木材的精、深加工等等新型的产业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生态主导型经济作为林场的主攻方向,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项目,实现林区经济转变和集约型发展;多元化复合型经济和低碳环保型经济转变,杜绝依赖采伐、销售木材维持林场生存;依靠科技创新推进林区经济转型、木材深加工及高效利用、林区土特产品种、育、售和林区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
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国有林场被定性为“事业编企业管、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职工拿工资吃大锅饭,使国有林场机制不活、经营不善畸形发展。工资分配制度不合理,限制人才的创新和开拓,早已不能适应现代林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国有林场人事、工资以及各种分配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首先,实行岗位工资绩效分配制度,对职工进行定岗定薪考核,打破传统制度,根据完成任务及经济效益给予奖励,既能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又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选拔任用林场领导时应采取组织部门提名、职工选举产生的方法,签订目标责任承诺书,每年进行民主测评,使当选领导具有责任感,真正把林场事业当成自己的家,为它竭尽全力奉献。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林场的持续稳定与健康发展。
在国有林场生态建设和保护中,进行优化改造应根据规划目标及特点进行统一安排。要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招商引资吸引有经济实力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坚持互利共赢、诚实守信的原则,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林下产业。通过合同方式与投资者合作,以股份分红的形式共同经营开发,同时争取国家和政府的财政支持。要鼓励职工参与集资,形成一个共赢利益的融资共同体,既可补充国有林场发展所需的资金,又可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结合强劲的凝聚力,加快国有林场发展步伐。
至2016年底,山西已将原来的267个国有林场精简成220个,而且都纳入公益性事业单位管理;计划到2020年底,再减至200个,减少事业编制30%;再整合掉60个国有林场,非林单位减少到40个。
2020年底国有林场经营面积将超过333.34万hm2,活立木蓄积量超过1.0亿m3,有林地面积超过200万hm2,对全省森林覆盖率的贡献率将提高20个百分点,打造一批大型、特大型林场。到2020年,全省国有林场要达到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态功能显著提升,通过整合资源、科学经营,使国有林场的经营面积超过333.34万hm2,活立木蓄积量超过1.0亿m3,有林地增加面积超过200万hm2,国有林场范围内的荒山宜林地全面绿化,使森林结构更加优化,生态功能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