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场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

2018-03-20 01:38蔡金平董金权
关键词:教育者话语社交

蔡金平,董金权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5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从网民年龄结构看,20~29岁的青年网民占比最高,达29.7%;从网民职业结构看,学生群体占比最高,为24.8%[1]。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的应用逐渐普泛化。社交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在线媒体,常见的主要有博客、微博、微信和论坛、内容社区及社交网站等形式,具有互动、公开和社区化等特征,能够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借助于社交媒体,大学生群体的资讯获取习惯、社会交往特点和自我表达方式都在发生变化。

一、社交媒体场域下大学生的交流“范式”

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无“网”不在、无“微”不至的更加开放、平等和包容的话语空间。碎片化信息拾取、社群化虚拟社交和情绪化自我表达,开创了大学生话语交流的新“范式”。

(一)获取资讯的特征:碎片化拾取

社交媒体让人们在获取资讯时摆脱了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信息获取渠道与交流途径日益多样化。而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信息发布和接收方式所呈现出的零散化、动态化、即时化特点,使得碎片化拾取成了当前大学生获取资讯的重要特征。

在社交媒体上,用户可通过简短的文字和图片发布信息、描述事件,并能随着事态发展、信息变动而不断“刷新”。社交媒体中的信息发布者身份不同、喜好各异,对同一事件的聚焦点也因此不同,发布的信息内容呈现多元化、碎片化特点。在接受方式上,大学生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可以随时随地将想陈述的事实、表达的意见即时发布到社交媒体上。信息发布和接收方式呈现出零散化、动态化、即时化的趋势。碎片化拾取成为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一种“习性”,这必然会对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一定影响。

(二)共同互动的方式:社群化聚集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具有好动、好奇的身心特点和追求新事物、接受新思想、渴望平等自由的价值诉求,他们一旦找到了合适的途径,就会快速地达成“共识”。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大学生会根据个人身份、兴趣爱好和不同的需求,组成数量众多的各种小众化的“圈子”,比如微信的朋友圈、微信群、QQ群、QQ讨论组、微博圈等。“圈子”中的成员是因兴趣相投而聚集,思想观念具有较大的同质性,这使得其内部整合度极高。

小众化“圈子”中的个体同时连接着多个其他“圈子”,于是形成复杂交错的网状结构。数量众多的小众化“圈子”的网状连接,形成庞大的“微社区”[2]。在这种网状结构中,个体通过不同“微社群”的网状连接而畅通无阻地形成裂变式、几何级扩散,从而形成庞大的行动结构。在这种网状结构的大社群中,每个人都可能是“意见领袖”或“追随者”。

(三)自我表达的特点:情绪化发声

虚拟性是社交媒体的典型特征,它赋予了媒体使用者很强的隐匿性。在社交媒体中,大学生可以屏蔽自己的真实信息,可以随时介入事件当中,也可以通过终止传播、删除信息或注销用户等方式随时退出。现实生活中心存忌惮的话,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可以无所顾忌地倾吐。现实生活中难以付诸实践的事情,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获得实现。社交媒体中的这种“来去自如”,让大学生感受到在虚拟与现实中精神体验的强烈反差。

虚拟性的社交媒体中,“把关者”的缺失导致各类良莠不齐信息的汇聚,极易给猎奇心理极强的青年大学生带来“群体盲思”,导致个体情绪借助社交媒体推动演变成为群体的情绪宣泄,形成“群体极化”。大学生群体生活中遭遇的成长困境、就业歧视或情感挫折,借助社交媒体网状结构所产生的信息放大功能,可以迅速演变成为网络舆情。“我爸是李刚”和“被就业”等事件就是在社交媒体助推下而演变成为舆论焦点的。这种个体冲突的结构化将个体事件上升为结构性的冲突、风暴式的情绪宣泄,也增加了相关方面对事件做出积极回应与有效处理的难度。

二、社交媒体场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在各自的生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话语为媒介,经过彼此间的诠释与理解而形成一致的理性交往,是主体间经由相互沟通、认同,最终实现受教育主体的意愿培养的过程。在社交媒体中,不同的价值观相互碰撞,多元化的社会思潮激荡其中,给大学生对“生活意义”的认知和分辨造成了混乱,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沟通、认同过程中形成杂音,阻碍其效果达成。

(一)教育内容遭遇“盲视”

社交媒体的准入门槛较低,信息获取及时便捷,人们的思维模式与思想活动都有更加“宽松”的感觉。在社交媒体场域下,大学生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更愿意通过社交媒体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依照自己的选择在相对固定的微社区中生存,实际上也形成了对其他信息的拒绝,出现选择性“盲视”。

在内容供给上,依据主流意识形态形成统一的、计划性的供给内容,选择有利于展现主流意识形态的典型事件,形成权威话语集中传播引导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统优势[3]。在此过程中,被教育者的可选择性很小,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想也很难及时进入教育者的视野,教育者因此也不能及时跟进大学生日常生活世界,不能进入其细微的个人情思。这导致大学生无法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进而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教育内容采取选择性“盲视”。

(二)教育方式遭遇“慢待”

社交媒体场域下,大学生的生存空间从现实单维度逐渐转向线上线下并存的多维度。利用社交媒体,他们能更加便捷地掌握各种难点问题的解决途径。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疑难困惑,在情感生活中遇到挫折困境,一些学生最直接的处理方式往往是到社交媒体上问一句“元芳,你怎么看”。社交媒体所构建的多维性虚拟世界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甚至有超过现实生活影响力的趋势。

教育者要求受教育者绝对服从的主客分立的两极化模式,使得单向灌输和强制学习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常见的对话模式。过度强调“漫灌”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会给求新求异的大学生群体以逼迫式的压抑感,特别是标准化、记忆式的考试方式,让大学生群体难以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真实“温度”,无法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关怀。“欲说不能”的大学生群体,内心世界无法坦诚显露,丰富的情感体验无处言说。面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制单向灌输话语,他们或者选择针锋相对的挑衅,以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选择沉默以对的方式消极处理。这些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三)教育效度不尽人意

从“理论世界”出发来观照大学生,对他们的学习、就业、情感与人际关系等问题无法做出有效的回应,这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营养”[4]。大学生对这种教育内容提不起兴趣,也就没有了话语参与的积极性。“无意言说”的大学生不质疑也没有兴趣去质疑教育者的任何言说,许多学生甚至根本就没有认真听过教育者的言说。社交媒体丰富的资讯内容可以满足大学生细腻而丰富的心理需要,社交媒体的虚拟性、互动性也为大学生情感宣泄提供了无限的“私人空间”,他们往往将“鸭梨山大”的生活压力、“蓝瘦香菇”的心理压抑统统宣泄在虚拟的社交媒体中。社交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曾经拥有的话语主导权被逐渐削弱,教育效果被稀释,难以达成预期的目标。

三、增强学生获得感,提升教育实效性

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社交媒体形式不断推陈出新。许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疲于应付适应传播手段的更新,陷入思维盲区。不论是纸质媒介,还是互联网媒介,作为传播思想和引导价值的载体,“内容为王”始终是不变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否通过对话,经由教育主体之间相互理解与解释而达成一致,其中关键在于其是否关注大学生、贴近大学生、适应大学生,而不在于采取什么样的形式。

(一)注重教育内容供给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研究者发现,人们一般倾向于了解大众媒介注意的那些问题,并采用大众媒介为这些问题所确定的优先次序来确定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关注程度[5]。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教育者虽不能要求学生如何去理解和阐释教育内容,但却可以通过对教育内容的选择来引导和影响学生。社交媒体场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应强调“议程设置”环节,从而确保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应有成效。

思想政治教育的“议程设置”可以从3个方面来予以推进。(1)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以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为关切点,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深耕大学生群体的现实生活,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不竭源泉和肥沃土壤。让学生能在话语内容中找寻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生活的温度。(2)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要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在话题选择上,引导学生多关注有利于培养健康心理的正能量事件,多探讨有利于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思想观念。(3)在思政教学这一主渠道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简单地做“传声筒”,还要积极思考和探索如何引导的问题。要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与社会中的思想、现象、问题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入脑入心”。

(二)创新教育沟通策略

社交媒体淡化了对话者的身份、地位差异,突出交往主体的平等性。社交媒体场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实现联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功能,必然要求教育者以一个真诚而温情的对话者身份出现。唯有如此,方能赢得大学生群体的情感认同,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达成真正的理解与共识。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多运用“分享式”“对话式”的话语表达方式,减少教育主体之间的话语对立,让大学生感受到教育者的关爱和温情,赢得大学生群体的情感认同。要以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语言来传递价值观念,用合乎青年实际的话语方式来阐释教育内容。教育者要善于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化话语来表达深刻道理,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式话语来表达主流价值观,把“理性话语”“政治话语”转化为大学生听得懂、记得牢的“感性话语”“青年话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感召力、亲和力,为大学生群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铺平道路。

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敢于回应大学生群体的困惑与质疑,以积极的态度帮助大学生解疑释惑。社交媒体时代,面对大学生群体的质疑、叛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畏惧回避和权力逼迫是无意义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式的话语,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只会引起大学生群体的更大的质疑和反感。面对大学生生活实际,构建符合大学生生活现实的、能够有效解答大学生疑惑的理性话语,及时回应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热点问题,是增强社交媒体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必然要求。

(三)优化教育发声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回归生活世界。大学生群体的话语兴趣点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当中,在其自身的成长发展过程当中。通过关注大学生的生活现实,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要,在关爱过程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植入,这是社交媒体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教育者要善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势”“事”,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炼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题,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方式,实现课堂上抽象的理论文本与学生真正的“生活世界”的有效联结;运用平易近人的话语方式传播真理,运用大学生常挂在嘴边的话和大学生熟知的身边事,讲解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注重人文关怀。客观但冷漠的理性话语,无法调动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情感,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双方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教育者要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尊重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需要,及时而真诚地帮助大学生群体化解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困难。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08-03).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8/t20170803_69444.htm.

[2]陈树文,张文卿.新媒体环境下正确引导大学生利益诉求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6).

[3]刘海霞,饶旭鹏.新媒体时代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4]叶燊.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念创新研究[J].伦理学研究,2014(1).

[5]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M].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

猜你喜欢
教育者话语社交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