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学生文化自觉自信培育途径研究

2018-03-20 00:19陈小寒黄泽娟杨晓明
关键词:中医药价值观传统

陈小寒 蓝 海 黄泽娟 杨晓明

(1.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2.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与心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3.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一、文化自觉自信概念泛考和内涵指向

文化是一个国家社会意识形态的折射,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大学作为传播文化的主要阵地,其文化必须具有先进性和引领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本身也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高大学生人才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先进文化紧密结合。文化的自觉自信,是人类对自身命运发展的理性认识和准确把握,是人主体意识和自觉心态的反映,也是人在社会文化的建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积极先进的价值取向。在文化自觉自信的背景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向,探讨两者在理论上的结合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文化本身概念外延宽泛,一般来说,文化包含人类社会的历史习俗、地理风土、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它从物质社会中来,却又高于物质社会,是一种可被传承的社会意识形态。

文化自觉,最开始由费孝通先生1997年在《反思·对话·文化自觉》中提出。一开始文化自觉是指“一定文化圈中的人们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识。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据此,从宏观角度来说,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就个体而言,作为文化的主体,必须培养自身的文化自觉意识,对文化有辩证认识的能力,才能彰显文化自我意识的觉醒。

文化自觉是一种意识显现,而文化自信则是在此种意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坚定信念,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对于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认同和自豪感。它还表现为对外来文化的去其糟粕、包容并济,表现为对自己文化价值的准确定位以及投之于实践。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正确的把握和认识,才能树立正确的观点、态度以及价值观;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正确的观点、态度以及价值观,才能更加准确的为未来奋斗、使文化更具底蕴与力量。所以,文化自觉,才能树立文化之自信;文化自信,才能激发文化之自觉,最终实现文化之自强。

二、文化自觉自信视域下的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社会日益发展,西方文化思潮涌入,网络媒体等多种文化传播途径兴起,社会主流价值观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多元化的文化格局已逐渐形成。部分大学生社会阅历有限,对于多元文化的“辨别力”不够强,在面对多样的价值观时极易产生错误和偏差。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自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利用好传统文化中的优势资源,继续建设好高校思想政治高地,其意义之重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则为高校进一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新方向。中医药院校因其专业特殊性,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上有着比其他高校更重要的任务和要求,这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中医药文化根植于我国五千年传统文化,是我国医药之源泉,也是实现中医药传承创新之关键。中医药文化凝聚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传承了中国传统哲学智慧之精髓。这其中的“阴阳五行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理观,与中国哲学理论相辅相成;“调和致中”等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密不可分;而“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等伦理观,则是中国仁和、仁德、仁爱伦理道德观的具体体现。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科学的重要领域,对推动现代医学科技有着积极意义。中医药是中国独特传统的医学,它从哲学之道入手,对人体机能和生命系统有着独树一帜的认知和理论,有效指导着几千年来中国人的健康养生。这些传承至今的传统理论,被现当代的医学家们利用现代科技加以研究和发展,为临床治疗作出了进一步的贡献。青蒿素的发现,开创了疟疾治疗的新途径;黄连素、银杏叶提取物、紫杉醇等,都在现今医学技术下被证明具有非常重要的药理优势;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病毒性、代谢性等疾病中的作用与丰富的药物疗法,亦是中医药理论原创优势的彰显。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科技创新、走向世界的不竭动力。中医药文化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它既有科学性又有哲理性,既有文化性又有实用性,它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极其特殊的优势地位,并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先行者。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已有千年历史,早在2世纪末,《内经》、《伤寒论》等典籍就已传入朝鲜和韩国,并与当地医学融合,成为了韩医学的主要源泉;11世纪,中东的阿维森纳出版重要著作《医典》,其中很多诊治方法均出自中医;17世纪,针灸技术传入欧洲,受到国外患者的广泛欢迎,在这一时期,《本草纲目》也多次被翻译为多种文字进行发行……这些都是中华文化软实力的象征。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优化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宣扬势在必行。

但在当代社会,由于价值观多元化、文化碰撞激烈,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文化,导致部分当代大学生出现了文化信仰的缺失。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人生观、价值观指向不够清晰。现今高校的大学生,习惯于接纳西方外来文化,对于西方的生活方式全盘接受,热衷西方的传统节日;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有部分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不屑一顾。这种对于外来文化的全盘接受,会不可避免的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导致部分学生产生迷茫、消极、浑浑噩噩的人生态度。

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不少大学生宣扬自我、个人、个性,缺乏对社会的认知,缺乏对集体的热爱,缺乏对他人的尊重,缺乏对文化的认同,更有甚者在一些领域中出现道德、诚信问题,其根源还是在于文化信仰的缺失。

缺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心严重不足。在新一代多元文化影响下,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认同不够,其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受到外来文化、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文化冲击,部分大学生因为价值观念不坚定,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较低,其文化意识相对淡薄,对于传统文化缺乏主观能动性。部分学生在高考时选择中医药院校,考虑的是今后能从事医药行业,取得较高薪酬,并非是对于中医药文化的认同,也不具有对学习中医药文化的热情和兴趣。

三、构筑中医药院校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的途径分析

面对当前的社会形势和上面谈及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缺失的主要表现,中医药院校需要切实履行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就必须要建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坚持文化核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就必须首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确立主流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导向,加强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识,坚守文化阵地,自觉抵制外来文化、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冲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还要积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积极开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果为题材的理想信念教育。引领大学生学会用正确主流的文化、理论武装自己;自觉遵守基本的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自己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与主流文化、理论相结合,过有意义的生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2.提升文化内涵,着力提高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主流的文化需要社会个体具有文化主体意识,对于文化选择有正确的认知,对主流文化有高度的认同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要引导大学生在浩如烟海的多重文化中寻找正确的、主流的文化,积极开展文化认知和认同,对多重文化的侵蚀坚决抵制,坚守主流文化,有文化鉴别能力,有高度的文化认同感。

中华民族的古老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应加大传统文化的教学比例,重视传统文化渗透。特别是中医药院校,可适度加大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的学分,提高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传统文化的教学比例,从思想政治教育和基础教学角度夯实传统文化教育;在非中医药专业适当增加基础的中医药文化选修课程,为学生奠定中医药的基础文化常识;在专业课教学中,适度增加文化教学、实践教学,鼓励学生进行专业的调研和社会实践,切实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现今发展和实际应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结合中国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纪念活动或文化活动,引导学生体验传统文化,挖掘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价值。通过设置多级课堂、多项课外活动项目,积极弘扬中医药文化,形成固定的、有品牌效应的中医药文化特色课堂、特色活动。

3.倡导文化融合,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创新传承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的先行者,推动中医药文化与现代医学技术、外来先进文化积极融合,对于中医药文化的弘扬创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文化都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都需要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成长、壮大。所以,中医药文化要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也必须坚守自身优秀的文化积淀,以有容乃大的胸怀面对和吸纳先进的西方文化。

在中医药院校的文化建设中,要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创新发展。对中医药文化中深刻的哲学思辨精神、医德理念、人文道德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着力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要结合当代社会发展和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建立专业的研究中心或研究机构,对传统的优秀的中医药理论进行实践转化,从实际层面实现文化自信;努力发展中医药文化中“治未病”等保健健康理念,通过建立“治未病”中心等机构拓宽中医药的服务领域,实现从预防到治疗的医疗体系。

4.健全文化机制,建设高效的资源和载体

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高等院校在完成文化传播、思想政治教育时都需要及时更新资源载体,发挥教育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充分利用好学生喜爱的、具有教育优势的载体引导学生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树立文化自觉自信。

在培养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文化自觉自信中,首先要及时加强学校官方网站的宣传功能,设立相应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板块,有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知识的普及宣传,有相应的网络空间供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其次要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QQ群、易班等新兴社交工具,将其打造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做好对信息尤其是网络信息的及时有效监管,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要深入了解严格掌握,引导学生接受主流、优秀的文化教育。

大学是文化育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也是引领文化发展、推进文化创新前进的重要源泉,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学必须更加坚定地有所担当、有所作为,主动承担起推动我国文化自觉自信的历史重任。中医药院校有着天然的专业优势,更加需要以中医药文化为媒介,传承、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引领优文化走向世界,为中华文明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中医药价值观传统
我的价值观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