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23 674名妇女乳腺癌普查结果分析

2018-03-20 11:40杜小平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普查乳房肿块

杜小平

(甘肃省人民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乳腺癌普查起源于美国,可以早期发现部分无症状乳腺癌患者,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治疗效果和预后。通过普查可以对高危人群及高危因素进行提早干预,从而减少乳腺癌的发生,还可以为乳腺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15—2016年甘肃省人民医院对居住在兰州市3年及以上的30~72岁妇女进行乳腺癌普查,共23 674例,中位年龄48.7岁。

1.2 方法

问卷调查、临床检查、乳腺彩超、乳腺钼靶X线检查及手术病理检查。

1.2.1 问卷调查 利用乳腺临床检查表和流行病学问卷收集资料,详细记录妇女年龄、身高、体重、月经、婚育哺乳情况、乳腺疾病史、活检史、癌症家族史及饮食情况等,并发放宣教手册普及乳腺自检知识。

1.2.2 临床检查 由乳腺外科主治以上职称的医师询问自觉症状,并对乳房进行望诊,观察乳房外形轮廓及皮肤有无异常。之后进行触诊,检查乳房各个区域(乳腺、乳晕、腋窝淋巴结)。

1.2.3 乳腺彩超 采用GE公司生产的L7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探头,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乳房(可改为侧卧位),采用纵断扫查、横断扫查和以乳头为中心的放射状扫查。

1.2.4 乳腺钼靶X线检查 采用西门子MAMMOMAT 3000全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机,对双侧乳腺行轴位及斜位摄片。

1.2.5 手术病理检查 对临床检查阳性,且有明确手术指征者或强烈要求手术者,行手术切除,并将标本送病理科检查。

1.3 普查标准

初筛方法为临床检查,由乳腺外科主治以上职称的医师询问被检查者自觉症状,对乳房进行望诊、触诊。检查室光线明亮,被检查者端坐,充分暴露乳房,检查者观察两侧乳房的形状、大小是否对称,有无局限性隆起或凹陷,皮肤有无发红、水肿及“橘皮样”改变,乳房浅表静脉是否扩张;之后按顺序触诊乳房各个区域(乳房外上、外下、内上、内下象限,乳晕区,乳尾部及腋窝淋巴结),发现肿块后,检查其大小、硬度、表面是否光滑、边界是否清楚以及活动度,然后挤压乳头看是否有溢液。被检查者均行双侧乳腺彩超检查,对触诊到及彩超提示有可疑肿块或结节者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由两位影像科副主任医师共同阅片。诊断依据包括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有肿块、恶性钙化灶,肿块包括毛刺肿块、分叶肿块、透亮环肿块,恶性钙化包括泥沙样、小叉状、小断针样及线状钙化影,均呈簇集分布;间接征象有大导管、漏斗征、皮肤厚、皮下脂肪不清晰,乳腺局限性结构紊乱等。普查结果分为未见异常、良性疾病、良性肿瘤、可疑恶性、恶性5个级别。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包,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普查方法的准确性采用ROC曲线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临床检查、彩超、乳腺钼靶X线联合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

临床检查、彩超、乳腺钼靶X线检查后行手术活检316例,确诊为乳腺癌31例,其他良性疾病285例。绘制联合诊断乳腺癌的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为0.922,标准误为0.05,敏感度为86.6%,特异度为98.7%。

2.2 各年龄段乳腺癌发病率比较

23 674 例中,乳腺癌31例,检出率为130.95/10万,35~45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

2.3 乳腺癌发病因素

本次普查发现,乳腺癌的发生与年龄(35~45岁)、乳腺增生、肥胖、负性情绪等因素有关(P<0.05),具体见表1。

表1 乳腺癌发病因素分析[n(%)]

3 讨论

(1)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2012年全球新发乳腺癌病例达170万,其中超过52万妇女死于该病[1,2]。

研究表明,社会经济水平与乳腺癌发病率呈正相关。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乳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在一线城市已跃居第一位[3]。很多学者对乳腺癌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4],最新研究表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包括:①生殖因素:未进行母乳喂养及母乳喂养时间短,初潮早,绝经晚以及未生育均为乳腺癌的高危因素;②遗传因素:最新研究表明,miR-146a、miR-196a、miR-499等微小RNA以及lncRNA HOTAIR、lncRNA SRA等长链非编码RNA可能与乳腺癌相关;③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可增加人群肥胖率,而肥胖与乳腺癌发生风险呈正相关,饮酒、吸烟也是乳腺癌的相关因素;④环境因素:长期接触环境中的外源性雌激素物质也能增加罹患乳腺癌的风险。除此之外,心理因素、乳腺疾病史、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联合作用均可使乳腺癌发病风险增加。通过本研究,我们初步了解本地区乳腺癌发病情况及其高危因素,对乳腺癌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关文献表明,乳腺癌已成为35~54岁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本研究中,35~45岁年龄组的检出率最高,提醒我们应加大对该年龄段妇女的健康宣教,普及乳腺癌防治知识。

(2)临床乳腺检查既可用作普查,也可用作诊断。检查时应充分暴露双乳及腋前,先进行视诊,观察乳头、皮肤有无局部隆起等;再进行触诊,检查有无局部腺体增厚、质地改变,有无肿块及乳头溢液等,注意不能遗漏乳头中央区及腋尾部。发现可疑肿块时,应立即进一步检查。临床乳腺检查由专科医生进行,其敏感度为58.8%,特异度为93.4%。美国癌症学会推荐将临床乳腺检查作为40岁以上无症状妇女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措施。

(3)超声检查是乳腺专科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具有无创、简便、可反复进行的优点,便于动态观察和监测,可同时完成乳房和区域淋巴结检查,能发现>2 mm的病灶,并能鉴别囊性和实性病变;对于年轻女性、致密型乳腺效果优于乳腺钼靶X线检查。

乳腺钼靶X线检查[5,6]是乳腺早期肿瘤最重要的检查手段,可以检出隐匿型乳腺癌和微小癌。与临床检查相比,钼靶X线检查能早发现乳腺癌2.5~3.5年。早期乳腺癌钼靶X线表现主要有肿块、微小钙化和局部乳腺腺体结构紊乱,肿块影多呈分叶状,边缘模糊、不光滑或呈毛刺状;恶性钙化多为直径<0.5 mm的沙粒样、泥沙样及簇状分布,或者为断针样、小杆状钙化,部分乳腺癌早期未形成肿块,以钙化灶为首发影像学表现。有文献报道,50%以上的乳腺癌存在钙化。乳腺结构紊乱是指双乳腺不对称的密度增高影。配合数字定位自动穿刺活检,很多早期乳腺癌可以被及时检出,为乳腺癌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乳腺疾病普查中,选择恰当的方法有助于提高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检出率。乳腺彩超联合乳腺钼靶X线检查是目前国际公认的黄金组合。

(4)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应根据人群年龄段选择相应普查项目[7]。本研究发现,应向适龄妇女宣传乳腺疾病普查的重要性,针对性地对重点人群进行健康宣教,普及乳腺癌相关知识,进行乳腺彩超或钼靶X线检查。我国人口众多,每年对适龄妇女进行钼靶X线或彩超检查尚不现实,可根据当地经济水平,普及妇女乳腺疾病知识和自我查体方法,增强妇女健康意识,开展社区医师培训,规范临床查体方法,提高社区居民乳腺癌早期诊断率。

[1]De Felice F,Musio D,Bulzonetti N,et al.Relationship of clinical and path ologicnodal staging in 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current controversies in daily practice?[J].J Clin Med Res,2014,6(6):409-413.

[2]Siegel R,Naishadham D,Jemal A.Cancer statistics[J].CA Cancer J Clin,2013,63(1):11-30.

[3]李朵璐,周玉冰,韩超.转录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小分子干扰RNA增强乳腺癌对多柔比星的药物敏感性[J].中国药学杂志,2016,51(11):896-903.

[4]王启俊,李玲,祝伟星,等.中国城市居民乳腺癌危险因素的研究[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2000,21(3):216.

[5]Smith B.Physician predictors of mammographic accuracy[J].J Natl Cancer Inst,2005,97(5):358.

[6]Rawal R,Lorenzo Bermejo J,Heraminki K.Risk of subsequent invasive breast carcinoma after in situ breast carcinoma in a population covered by national mammographic screening[J].Br J Cancer,2005,92(1):162.

[7]徐惠明.5102 例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2):3098.

猜你喜欢
普查乳房肿块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学习调查要“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