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的必要性及其途径分析*

2018-03-20 02:03董金昌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高校学生体育

董金昌

(辽东学院 体育部,辽宁 丹东 118001)

在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核心目标的前提下,加强对普通高校学生实用型体育运动素养的培养,就成为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是与社会体育关联最为密切的环节。高校学生在毕业后将直接参与社会体育活动,因此,在高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积极组织与引导广大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用以加深其对社会体育的了解、认知,增强其对社会体育的接触与体验,促进其实用型体育运动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1]。本研究以辽东学院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调研,通过对实践效果的评价,来充分而全面地阐述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的必要性,并对彰显适应性与实效性的发展途径进行探讨,旨在实现对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切实有效的培养,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在辽东学院学生体育社团中随机抽取了200名成员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的过程中分别运用了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数理统计以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其中,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为了确定调研的评价权重指标,设计并编制了专家问卷,对30名从事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30份,回收率、有效率皆为100%;另外,还设计编制了《普通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必要性的调查问卷》,对20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175份,有效率为87.5%。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与整合,确定了评价权重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普通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必要性的权评重价指标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基于个体发展需求的普通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必要性分析

高校体育不仅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最为显现的对接点。随着全民健身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学校体育教学在教学理念上应该进行全新的调整,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已经确立,实现与社会体育的兼容发展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2]。在此背景下,鼓励、引导与支持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接触、了解与体验社会体育的内涵与实质,这对于高校学生未来的体育健身参与,具有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3]。经过一年的跟踪、调查与检验,高校学生在终身体育思想的养成、体育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对于社会体育的认知与了解以及为未来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基础构建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具体的调查情况,见表2。

表2 基于个体发展需求层面普通高校学生 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的效果检验 (N=175)

从表2的结果显示可以看出,普通高校学生经过一年的社会体育实践,使其个体发展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1)在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上,有50.3%的学生认为经过一年的社会体育实践,对于终身体育思想的理解更为深刻,确立终身体育思想的目标愈加明确;有42.9%的学生认为自身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效果较好;仅有6.8%的学生认为培养效果不明显。由此说明了参与社会体育实践,会对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2)在学生个体体育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上,有36.6%的学生认为在参与社会体育实践的过程中,自身的体育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显著的发展;有50.9%的学生认为发展效果较好;而认为没有培养效果的学生比例为12.5%。由此可见,普通高校学生在参与一定时间的社会体育实践后,有87.5%的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能力等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对于学生未来的社会体育参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在普通高校学生未来体育健身参与的基础构建上,有41.1%的学生认为自身未来参与体育健身的基础素质得到显著的提升;有38.3%的学生认为提升的效果较好;有20.6%的学生认为效果不明显。在此指标的评价中,有接近80%的学生认为通过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实现了学校学得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在社会体育实践中的展示与检验,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适应性与实效性的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素质基础,这对于学生未来有效地融入到社会体育活动当中,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4)参与社会体育实践的首要任务在于通过对社会体育的接触、参与和体验,来增强对社会体育的认知与了解,进而为其择取正确的发展取向,提供必要的引导与规范[4]。通过对表2调查结果的统计发现,有32.6%的学生认为经过一年的社会体育实践,对于社会体育的认知与了解水平具有了显著的提升;有58.3%的学生认为提升效果较好;有9.1%的学生认为没有提升效果。由此可见,有超过90%的学生认为社会体育实践有助于增强对社会体育的了解,使其对社会体育内涵、作用与功效认知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2.2 社会发展诉求下的普通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必要性分析

我国体育发展的新目标是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并重,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以群众体育健身活动为主题的社会体育更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然而,由于长期受到“金牌战略”思想的束缚,致使我国社会体育基础差、底子薄的现象极其严重[5]。因此,在当前我国社会体育呈现出热兴发展态势的背景下,资源匮乏的现实问题愈加凸显。基于此,加强对社会体育各种相关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利用,是当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必然诉求。高校体育具有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双重属性,由于教学活动的需要,高校体育有着社会体育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因此,通过组织与引导普通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来激活,从而调动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与关联,充分发挥高校体育资源优势,改善社会体育资源匮乏的现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6]。通过一年的跟踪调研,掌握了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的总体效果,从而为有效阐述社会发展诉求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的必要性提供了详实而可靠依据。

首先,普通高校学生在参与社会体育实践的过程中,有效地扮演了组织者、设计者、辅导者与参与者的角色,为改善社会体育人才匮乏的现状,提供了必要的保障。通过调查发现,在175名研究对象中,有37名被丹东市各社区聘请为社会体育辅导员,占被调查总数的21.1%;有97名学生跟踪调研结束后,依然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开展工作,所占比例为55.4%。

其次,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的过程中,促进了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有机对接,为高校体育社会化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保障[7]。在对高校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社会体育实践参与的跟踪调研发现,以学生社会体育实践参与为媒介的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互动与对接正呈现出逐步建立与完善的态势。在此期间,丹东市的永昌社区、纤维社区、东泰社区、九道社区等十余个社区与辽东学院建立了体育交流的关系,以高校学生为主要参与者的社会体育辅导活动已实现了常态化开展;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等资源的共享机制已基本建立;学校与社区之间的体育交流活动日趋频繁。

第三,高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接受了较为系统的体育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的学习,形成了具有一定水平的体育运动素养。因此,高校学生参与到社会体育实践活动当中,势必会对社会体育人口的数量与质量起到积极而有效的提升作用。另外,通过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实现了对自身体育学习效果的检验,形成了对社会体育元素的有机引入与充分内化,进而提高了适应性与实效性的体育能力。由此可见,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具有“双赢”的功效,不仅必须,而且必要。

2.3 基于体育教学改革发展层面的普通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必要性分析

社会体育是以普通民众为受众群体,以强身、娱乐、休闲、社交等为主要参与目的体育活动。相比于竞技体育,社会体育最为突出的特征在于“亲民性”,适合于每一名公民的参与,这与高校学生的体育素质基础以及未来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取向相应和[8]。在一定意义上讲,无论是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普通高校学生,高水平运动员,其表现最终都要回归到社会体育。因此,组织与引导普通大学生参与社会体育活动,提高体育综合素质能力,是其未来实现终身性社会体育参与的重要保障[9]。

通过一年的跟踪调研发现,由于高校学生的社会体育实践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促使辽东学院在体育教学的发展目标上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传统的以“追求达标率”为核心内容的体育教学目标已经转变成为“促进学生体育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其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必要保障”。在体育教学体系的构建方面也实施了有针对性的创新与重组,传统体育教学体系与新型体育教学体系的内容对比,如表3所示。

从表3的内容显示可以看出,伴随着高校学生社会体育实践参与行为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学体系实现了全方位的变革,实现了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在内容、形式、内涵、观念以及社会效能等诸多方面的接触、碰撞、交流与对接,形成了彼此间有机互动的良好态势,为高校体育社会化发展取向的调整提供了必要的保障。这一点从辽东学院与丹东市十余个社区所建立起的体育交流关系就可得到进一步的证明。由此可见,高校学生社会体育实践的参与,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表3 普通高校传统体育教学体系 与新型体育教学体系的内容统计

2.4 普通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的途径

2.4.1 调整高校体育教学的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教学的设置比例

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是一种培养其综合性体育运动素养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其终身体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要求学生要树立社会体育实践参与的自主观念,对其社会体育实践的参与行为起到积极的引导与督促作用。心理匹配策略指出: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习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能够满足学生对于教学活动的主观需要,进而实现对学生学习心向的调节,确保其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提高。基于此,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的调整,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满足大学生锻炼的需求,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这就要求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应打破传统的以“技术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框架,构建起“以理论课程为引导,以技术课程为基础,以实践课程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新型课程体系。现阶段,伴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普及,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愈加活跃,为普通高校学生的实践参与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因此,通过对体育教学体系的创新,提高体育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比例,能够为广大学生的社会体育实践参与提供必要的载体。

2.4.2 注重对高校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培养,引导其积极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

普通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是培养其实用型综合体育素养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其终身体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必要保障。从实质上讲,高校学生的社会体育实践参与是一个接触、了解与体验社会体育的过程,是一个为实现自身实用型综合体育素养培养与发展的准备阶段,对于学生开展终身性的体育健身活动具有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因此,加强对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自主意识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社会体育元素的植入,阐述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对参与社会体育实践的关注程度。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实践教学或节假日的闲暇时间,积极自主地深入社区、街道、广场、公园,在参与形式多样的社会体育活动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体育素质优势,参与到相关体育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宣传的工作当中,在体验社会体育效能、感悟社会体育内涵的基础上,养成参与社会体育实践的自主意识与良好习惯。

2.4.3 鼓励与支持学生体育社团的组建与发展,加强与社会体育的交流与互动

在普通高校学生有组织地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体育社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育社团是以趣缘群体为核心架构所组建起的大学生体育群体组织[10],由于学生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的喜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而,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育社团彰显多样性的特征。因而,有效地增加了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交流范围,使得具有不同兴趣指向学生的社会体育实践参与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仅以辽东学院为例,目前,学校的体育社团数量多达十余个,涵盖了轮滑、街舞、啦啦操、健美操、跆拳道、太极拳、广场舞以及各类球类等诸多内容。因此,在组织开展社会体育实践活动时,不同的社团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实践项目,从而避免了因实践内容单一而导致的实践效果低下的现象产生。基于此,为了确保广大学生社会体育实践的参与需求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要求学校应在体育社团的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从政策、资金、人力以及物资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与保障。在确保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社会体育实践的整体效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通过参与社会体育实践,高校学生在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未来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基础构建以及提高对社会体育的认知水平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3.1.2 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对于改善社会体育人才匮乏的现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实现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对接,促进社会体育人口在数量与质量上的全面提升。

3.1.3 高校学生的社会体育实践参与,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促进了高校体育教学理念的调整,增强了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交流与互动。

3.1.4 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以及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的重要价值,提出了: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教学内容。

3.2 建议

3.2.1 扩大与社会体育的交流范围,为高校学生的社会体育实践参与,提供更为广泛的领域,创造更为有力的条件。

3.2.2 支持与鼓励高校学生的体育社团组织积极参与社会体育实践,鼓励学生与社会进行交流与互动,培养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的自主意识。

[1] 朱丽红.高校学生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的意义与途径[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4):292-293

[2]胡涤花.对当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几点分析与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9):174

[3]苑学芹.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育[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51-53

[4]汪元榜.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06,8(6):73-78

[5]张连凯.21世纪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及培养模式构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2):108-111

[6]欧阳萍.论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4):121-124

[7]付哲敏.辽宁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5):104-107

[8]李世森,许晓峰.试论体育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侧重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4):201-202

[9]田天沐,刘建知.提高高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职业意识一一对组建高校社会实践协会的思考[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5(9):115-116

[10]洪玉管.基于提高综合素质视角下的独立学院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4):9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高校学生体育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一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二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