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国学经典诵读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

2018-03-19 06:40曹春梅
甘肃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诵读道德学生

曹春梅

【关键词】 国学经典诵读;学生;道德

品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

03—0075—01

随着教育质量与教育水平的逐步提升,新课程改革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伐,特别是语文教学进程。众所周知,语文作为我国的国学,轻则关系到我们日常的沟通交流与写作功底,重则关联至我国的核心主义价值观以及中华民族文明复兴的重大使命。语文,是一门靠日积月累、赏新品旧的学科。之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或许都有些乏困、沉重的感觉,单纯对单词抑或句子段落的听写或者积累,缺少一些自助阅读以及自己的思索过程。对语文学科进行科学的教学改革,关键是引领学生在国学经典中思索是非、独立创新。只有独立思考与创新,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国学经典的无穷魅力。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融入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首先,应当明确改革的目标:颠覆伪语文,重建真语文。改变之前课堂的单一性,增进学生的自主互动性,加强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引进国学经典进入课堂。而在对国学经典的诵读过程之中,要明确做到“五会、五法、两爱”。“五会”即:会听,会说,会读,会思,会写。会听,即会听到国学经典的精粹部分以及现代文学所不能媲美的过人之处:会说,即能复述国学精粹的中心内容以及核心思想,且能合理流畅地表达自己对国学精粹的观点;会读,即能高声朗诵所读所学的国学精粹,做到声情并茂;会思,即能自主思考所读国学精粹的优缺点,以及国学精粹对自己今后的语文学习乃至日常生活中的帮助;会写,即能巧能精地运用所读多学的国学精粹,将之应用于写作之中。“两爱”,即爱读爱写,教师应当摒弃之前注重单词、语句、文法等观点,培养学生多读多写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全方位的水平以及国学综合素养,还应当运用熏陶、感染、领悟、积累、训练这五法来提高学生整体语文素质。

二、引领学生阅读国学经典,在阅读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

在如今全方位发展的社会,需要的已不是当初的“状元”或者“进士”,多样化人才才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为祖国培育未来的顶梁柱,是语文教师应该主动承担的重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加大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力度,可以通过引领学生阅读国学经典,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

引领初中生对国学经典的阅读,是一件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容易因为看不懂国学经典而感到吃力和乏力,从而对该学科产生疲倦感,致使教师难以达到教师想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的目的。为此,教师应当在引领学生诵读国学经典之中不断探讨更多的实践方式:比如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弟子规》,在学生自由朗读完国学经典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谈谈对《弟子规》每一节、每一句话的理解,然后分组进行情景重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进来,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铭记于心,从而不断地让学生受到启发,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

三、诵读经典,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在国学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教師不应该只是“袖手旁观”,更多的应当是去引领诵读经典,并且进行感恩教育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感恩教育越来越重要,并且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核心内容之一,为此,学校更应该引起重视。作为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师,让学生从这个阶段就开始养成感恩的意识,是教师教学的重点。感恩教育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等,这些都与我国的国学经典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在教学中,诵读到有关“孝”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一次经典诵读的演讲比赛,或者是利用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的时间请学生家长到校共同参与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从而弘扬我国传统的美德,深化思想道德教育。再者,我还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利用课堂时间在节日之前让学生制作一些感恩的卡片,并且写上自己喜欢的感恩语句,从而拨动学生内心深处的琴弦,让他们学会感恩,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祖国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依托“国学经典诵读进课堂” 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探索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GS[2017]GHB0508)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诵读道德学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
小学生国学经典美文诵读策略研究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指导小学国学经典诵读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