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丽
【关键词】 品德教育;习惯;学校资源;环境
【中图分类号】 G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3—0032—01
儿童的品德教育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正日益成为人们深入探讨的话题。幼儿的道德教育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是一个重要内容。我们要熟悉、理解幼儿德育的精神实质,在日常生活和各个环节中,善于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偶发事件,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既注重德育的显性渗透,也不忽视德育的隐性渗透,真正把德育要求落实。
一、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要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去,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是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途径。实际观察不仅使幼儿对幼儿园的工作人员产生敬意,而且使他们懂得了应该尊重和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浪费饭菜,不往地上乱扔脏东西等道理。
二、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进行德育
幼儿一日的主要时间都是在幼儿园渡过的,幼儿园的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发挥幼儿园的环境作用,利用环境布置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操、道德认识,在班级及园内环境布置上要注意这一点。“我是值日生”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认真做好值日生的日常工作;“家乡的变化”将幼儿自己搜集的拆迁以前的照片与老师新拍的照片布置上墙,让幼儿通过对比感受到家乡的实际变化,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新闻角”“评比栏”都是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德育的好方法。
另外,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利用教学和游戏进行德育。我们组织的活动要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从而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乐中,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气氛中,懂得道理,受到熏陶,达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
三、通过环境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首先,从全面提高每个幼儿的素质入手,为幼儿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良好环境。我们改变过去单纯地为美化活动室而布置环境的观点,从幼儿不同年龄的特点出发,考虑全面发展的需要和不同个人性的差异,从全面提高每个幼儿的素质入手,为幼儿创设一个清洁,优秀、舒适、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
其次,要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就是幼儿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因素,如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等,尤其是幼儿园的整体气氛,都属于社会环境的范畴,因此,我们应注重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我们幼教工作人员要时时处处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樣,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第一,有爱心,充满感情地去爱每个幼儿,尊重班上那些淘气,各种能力显露较迟、胆小懦弱幼儿的要求和心理。第二,师生共同参加活动,以教师的积极性、兴趣性诱发幼儿的愉快情绪,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的环境,当幼儿不感到紧张和恐惧,他们就会活泼、开朗、积极上进。第三,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一言一行,做幼儿的表率。
教育环境中隐性渗透德育,往往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而它对幼儿的作用及其影响都是巨大的,不仅如此,还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即能将某些难以用语言对幼儿讲清的观点渗透到教育环境之中。如了解家乡、祖国各地的特产,从而自然地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真情实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建设家乡、振兴祖国的种子,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
四、家庭、学校、社区共建幼儿德育
幼儿园和家庭,是两个背景不相同的环境,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一方面受到幼儿园的教育,一方面继续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当前,幼儿家庭教育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有的家长不仅重视教育,而且善于教育;二是部分家长虽然重视教育,却不懂得幼儿教育的方法,压抑了幼儿的发展;三是有些家长既不重视幼儿教育,也不善于教育幼儿。这就要求家庭、幼儿园、社区之间要相互联系,做到一致性,如果幼儿园中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而家庭则相反,孩子就会迷失方向,无法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道德教育要全面、正确实施,必须加强家园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同时要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如组织幼儿和社区中的爷爷、奶奶共同联欢表演节目,可进行尊老、敬老的教育。家长、教师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社区做好调节作用,使幼儿好的道德修养从小建立起来。
通过教育的实践和思考,我们感到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及各项活动是实施幼儿园德育的主要途径。渗透是幼儿园德育实施过程的主要特点,即渗透在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渗透在幼儿与同伴以及与成年人的各种交往关系之中。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世纪人才。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