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澜
也许是天性使然,大多数女人都爱包包。有的人甚至对它近乎痴迷,见到心仪的包包便魂不守舍。在她们眼中,包包可不只是一件盛放小物件的日常用品,它的用途多着呢,比如它是收藏女人私密的锦囊,它是搭配女人衣物的饰品,它是彰显女人品味和个性的招贴,它也是引领女性时尚的风向标。包包里边收藏的可不仅仅是口红、眉笔、香水、钥匙、钱包和照片等等,也承载着女人们的风雅、柔润、浪漫、思考和追求,映射着她们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真可谓包包虽小,深不可测。
世界上诞生的第一家专门收藏手袋和箱包的博物馆就缘于一个荷兰女子对包包的痴迷。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一家手袋和箱包博物馆。其创办者是一位酷爱包包的女子,她的名字叫亨德里克耶·伊芙。她的丈夫是一位荷兰的古董商,殷实的家境助长了她自幼就喜欢包包的嗜好。30多年前,她还很年轻,一次她在英格兰旅行,在一家古董商店里发现了一款19世纪20年代德国人制作的皮质手袋,手袋上面镶嵌着精美的玳瑁螺钿。她越看越喜欢,尽管价格昂贵,但她还是不管不顾地买下了。其实,她并不缺包包,但每见到自己喜欢的包包就像被勾了魂一样,不买下来就很失落。而这款从古董商店里购得的稀有手袋使她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创办一个以收藏包包为主题的博物馆来展示她的宝贝包包。从那时起她便更加热心地购买、收藏这类小东西。
1996年,伊芙夫妇收藏的各类包包已达2000多件,他们便在阿姆斯特尔芬的住宅里辟出两个房间作展室,将这些收藏品展示出来供大众观赏。从此,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观众拥进她家的宅院来看这些包包,尤其是一些中老年贵妇更是把她家的包包当作往昔生活的谈资,常常聚在这里交流见闻,消遣解闷。通过这些贵妇们热心的推荐和牵线,伊芙的收藏活动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有的人甚至无偿捐赠出自己珍藏的箱包以供展示。随着藏品的激增,展览馆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而伊芙的私家住宅已经难以容纳日益增长的参观客了。
2007年,伊芙得到一位荷兰富商的赞助,便将她的收藏品从家里搬到了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绅士运河旁边的一幢豪宅内,她的展室也正式更名为手袋与箱包博物馆。
伊芙收藏的这些包包,都是一些富有特色和情趣的小东西,而且每个包包的背后都有一连串的传奇故事。而新入驻的这座博物馆大楼位于阿姆斯特丹运河带上,正处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划定的运河屋保护区内。这里风光秀美,交通便捷,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在参观博物馆的同时也领略了迷人的运河风情。作为馆舍的这座老宅初建于1668年,其自身也是一件老文物。它的第一任房主曾经是阿姆斯特丹市的议员和市长,随后相继入驻的有贵族后裔、巨商、银行家等非富即贵的人士,所以室内的装饰经典、奢华,铺设的地砖与屋顶的彩绘富丽堂皇、高雅舒适。经过了300多年的风云变幻,这座老宅里面也装满了各种古老的故事。有了这幢豪宅作为馆舍,不仅为这个小包包博物馆增加了豪气,也平添了更多的文化元素和传奇色彩。
走进这座老宅,我们所感受到的是一个装载着各类精美小物件的大世界。最古老的展品是中世纪后期的产物,摆放在展馆的最上层,年代较近的展品放在中间,楼下则出售近年仿造的旅游纪念品箱包。由上到下看过来,我们会对500多年来西方女性文化生活的发展变化有个大致的了解,也领略到西方的工匠们对于手工技艺的精致追求,从而感受到西方历史文化独有的韵味。
如今,手袋与箱包博物馆的收藏品已增加到5000多件,藏品当然主要是包包,有钱包、手拿包、手袋、挎包、手提箱以及配套的饰品如化妆盒、鞋帽等,被称为欧洲唯一以箱包为主题的博物馆。由于馆中的展品基本上是私家的收藏,所以博物馆长对她家所收藏的每个手袋和箱包的来历及其背后的故事都了如指掌,同时也对手袋、箱包发展的历史、制作材料与制作工艺的变化有系统的认识。在选择藏品的时候她既能把握住它们优越的品质,也能照顾到品种与款式的多样化,并且在布置藏品的时候非常注重对箱包文化史的展现,也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地的广泛赞誉,享有盛名,还被评为全球同类型博物馆中规模最大的博物馆。
每个展柜都可以用琳琅满目来形容。柜中的手袋与箱包的形状有长的、方的、圆的、扁的、尖的、桶形的、菱形的、蛋形的、船形的、扇形的、三角形的、月牙形的、花朵形的等等,千奇百怪。它们所使用的材料有金的、银的、皮的、布的、丝的、竹的、木的、藤的、象牙的、珍珠的、玳瑁的等等,品性多样。它们的制作工艺有织的、编的、钩的、绣的、磨的、贴的、镶嵌的、铸造的、安装的等等,五花八门。更重要的是这些藏品每一件都是馆中的唯一,每一件都有它非凡的来历,每一件都有它曲折婉转的故事。这里随意挑几件藏品来说说它们的历史文化价值——
第一件藏品是伊芙35年前购买的玳瑁纹镶螺钿手袋。它产于德国19世纪20年代,被视为该馆的镇馆之宝和该馆藏品的奠基物。
第二件藏品是1806年产于法国的皮革与丝绸刺绣信件夹。夹子的一边镶嵌有一张漂亮女子的画像,另一边绣着恋人的情诗,里面装满了甜蜜的爱情。
第三件藏品是1827年推出的珠绣长颈鹿图案钱包。它是为了纪念法国的第一只长颈鹿而设计制作出来的。钱包上的这只长颈鹿原是埃及的产物,1826年被埃及總督献给了法国国王查理十世。当它由埃及来到巴黎时曾轰动一时,市民们无不争睹为快。
第四件藏品是一款铁质框架山羊皮钱袋。它是法国16世纪的产物,外部有3个大兜,里边有18层内置包,曾是法国贵族与绅士身份的象征。它说明了包包不只是女性的爱物,也常常受到男性的青睐。
第五件藏品是一款20世纪20年代产自德国的手袋。它用蛇皮制作,正面镶嵌了一幅由象牙板雕饰出来的精美图画“夏娃与苹果”。据说它是这家博物馆创始人伊芙的最爱。
第六件藏品是一款产于1725年的铜胎珐琅画像丝质新娘包。它是法国利摩日公司设计制作的新娘包系列中最精美的一款。这个包包的原主人是嫁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波兰公主玛丽·蕾岑斯卡。包上镶嵌着路易十五和皇后的新婚画像,画像是以铜板做胎后经彩绘烧制而成的。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其中最老的包包是中世纪欧洲贵族妇女使用的裙下包,已有500多岁了。它们像一个个高寿的老祖母,从设计制作到使用流传,都有十分曲折的经历,装着说不完的老故事。而那些外观新颖亮丽的时尚包包,其主人大多都是世界级的明星或名媛。还有一些国家领导人使用过的大牌箱包也被收藏于此。比如,由意大利佛罗伦萨古琦公司制作于1921年的古琦帆布手袋,其材质并不是很珍贵,但由于它曾被美国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使用过,因而成了时髦、高贵的品牌包。由爱马仕设计的真皮包于1935年已经制作出售,但当时并没有多大名气。1956年,身为奥斯卡影后的格蕾丝·凯莉與摩纳哥王子订婚,在订婚仪式上做了王妃的凯莉挎着爱马仕公司制作的包包,由此使这款包包很快风靡全球。爱马仕总裁便立即将这款包包更名为“凯莉包”,因而成为世界名牌。由意大利米兰范思哲时装公司制作的晚宴包也是借助明星而成为名牌。它的首次出现是在1997年的电影《贝隆夫人》首映式上,由穿着同款晚装和鞋子的歌坛大腕、影坛天后麦当娜拎着它从后台走出来,立即就吸引住了观众的眼球,从此这款小包便成为全球的知名品牌。还有一款1937年产自德国的帆布盖皮质旅行箱,里面配有全套的雕花纯银化妆用具。它是荷兰女王朱丽安娜的丈夫博恩哈德亲王的物品,由女王遗产捐赠而来。
随着这家博物馆的名气日增,世界各地设计制作箱包的商家为了能挤进世界名包的行列,也不断地将自己设计的大牌包包捐赠给这家博物馆。2017年,有两款来自中国半坡饰族的原创艺术手袋“怡园”和“墨韵天香”也捐赠给了该馆收藏。这两款包包来到这里,意味着中国文化艺术品也在该馆落了户。
由此可知,这家博物馆中的展品不只是造型秀美、玲珑可爱,而且制作材料珍稀,制作工艺精湛。该馆不仅注重收藏像巴黎世家、迪奥、路易威登、香奈儿、爱马仕和凯莉包等风靡20世纪的限量版名牌手袋,也非常善于利用名人效应来宣传他们的展品,因此对世界各地的女性都产生了致命的诱惑力,同时也让世界许多知名的设计制造商们从中看到了商机,不用花广告费就能获得最好的宣传效果,从而自愿地把他们新创的产品捐赠出来以扩大其影响力。这样一来就促使博物馆与商家相互映照,合作共赢。
荷兰是一个非常重视利用博物馆传播历史文化的国家。在荷兰各地旅行,无论城市大小,走到哪里都有许多博物馆可以参观,并且大多数博物馆内都有配套的餐饮服务设施。阿姆斯特丹的这家手袋与箱包博物馆在博物馆领域里应该属于中小型博物馆,但它的配套服务却非常出色,博物馆设有宽大的午餐厅,还开设了两个具有古典风格的多功能时代展室。这两个时代展室大小不同,布局各异,但都是依照17—18世纪荷兰贵族居家的模样设计的。室内装饰极为考究,犹如昔日的皇家宫殿,富丽堂皇,高贵优雅。为了能让它充分发挥作用,管理者将其开发出了多样化的服务功能,比如下午茶、音乐茶座、酒会、派对、晚宴等生活化服务项目;也有小型展览会、读书会、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会以及音乐美术鉴赏会等学术化服务项目。另外,该馆还开展婚礼宴会的个性化服务。那些喜欢古典的、私密的、具有个人特点的恋人们都喜欢在这里举办婚礼,博物馆则按照他们的特殊要求设置出富于特色的婚礼场地。
都说荷兰人善于经商,从参观这个博物馆就可以验证这个说法,同时也能感受到荷兰人对商业经营的良苦用心。该馆在楼上经营手袋与箱包博物馆藏品的展览,在楼下为喜欢包包的旅客们开设了一个包包名品商店,仿照馆内收藏品的式样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包包出售。商家有言:无论你是喜欢时髦的、传统的、幽默的、古怪的还是经典的,无论你是喜欢皮质的、塑料的或者编织的,你都能在博物馆商店里挑选到一款符合个人风格的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