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永
摘 要:良好的室内医疗空间环境可以让在其内长期从事医护工作的人员释放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从学术角度来看,治愈系室内医疗空间设计属于一种特殊的人性化空间设计。在考虑为使用者提供人性化设计的同时,还考虑对“治疗”的人性化设计。在本质上就是把环境治疗的概念引入到设计中,以空间环境为媒介,使病患不安情绪得以缓解。换而言之,让病患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通过医疗空间本身的治愈的能力让其内心也得到治疗。
关键词:医疗空间;治愈系;空间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室内医疗空间的治愈性研究”(立项编号SKL—2017—1873)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分析,梳理出“治愈系”的产生原因与发展历程,并对“治愈系”的概念给出定义;同时也对室内医疗空间做出简要概述;最后针对两者的融合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对“治愈系室内医疗空间设计”做出大胆的概念界定。
一、“治愈系”的产生及概念界定
(一)“治愈系”的产生原因及发展历程
这几年,随着“治愈系”的文化风潮不断吹起,大众对其关注度也日渐增强,但人们到底应该怎样理解“治愈系”一词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多数认知来自主观意识的判断。“治愈”一词最初起源来自于宗教的祭典,使用超自然的力量进行治疗的动作,例如诵读经文或颂唱赞美诗,这是向神祈祷的一种仪式,人们之所以如此为的是获得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治愈系”是在日本90年代末(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给尚未从80年代末因货币增值引发金融体系崩溃的日本经济又一重创)出现的词汇。当时的日本,大批人口失业,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因焦躁情绪所引起自杀率的攀升就是其中众多问题之一。于是人们开始探寻自救的途径,用温暖人心,抚慰心灵,难过时能带来慰藉的媒介来治愈自己。1999年下半年在日本开始流行一种能够治愈人心的音乐门类,虽然其并没有共通的显著的音乐特性,但一般把节奏舒缓,能够放松心情、安抚人心的音乐都归到这一门类。之后在日本很多艺术、设计类的作品甚至是艺人、工业产品都被冠上治愈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领域开始贴上治愈系的标签,治愈不再仅僅是用来形容心理方面,开始在各个领域(如食物、服装、玩具等)展现其独特且惊人的魅力。“治愈”文化的现象级风潮开始涌现,所有能够给人带来“心情舒畅”体验的事物,我们都会给其加上“治愈”二字。
(二)“治愈”概念的界定
Healing就是“治愈系”在日本译为“愈し”一词的英文解释。依据基督宗教外语汉语神学词典的描述,该词起源于德国,在古德文中称之为‘hale,是指“完整”的意思。“现代德文为“heilen,Heil”,指使一个人恢复健康、完整、健全、清洁、纯化的行动。”笔者罗列出了各国间对“治愈系”的词语释义,如下表。
各国对应“治愈系”的词语、含义及相关名词
图表来源:笔者自制
“治愈系”的文化风潮兴起后,产生了为数众多且贴有“治愈系”标签的产品,这些产品受到了年轻人热烈的追捧。治愈系的文化艺术类产品类别多样,但整体上可分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治愈五类,由于分类对于论文医疗空间的设计要素是有关联的,因此要适当列举:
1. 视觉治愈
视觉治愈是指通过眼睛的观察,使被治愈者产生舒适、愉悦的心理感受。眼睛是人体接受外部信息最主要的器官,所以整体疗愈中视觉治愈占据很大的比重。视觉治愈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其一为通过艺术创作来释放消极情绪的输出型;其二为通过欣赏美好事物来缓解心里压力的输入型。
2. 听觉治愈
听觉治愈指的是通过运用不同的声音让被治愈者体会到轻松愉悦感觉的一种心灵的情感愈疗方式。音乐治疗在1940年正式成为独立学科,到目前为止已经创新出一百多种临床疗法。音乐疗法指的是“运用一切音乐形式和手段对人进行刺激和催眠并用声音激发身体反应,使人达到健康的目的,它是一种在时间上有组织的声音,也是一种艺术呈现”。
3. 味觉治愈
味觉疗愈是通过对食物的享用增强自身的幸福感。医学界认为食物中的一些成分确实有抗抑郁的作用,比如银杏中含有的山苷酚、白杨黄素,樱桃、火龙果中含有的花青素;香蕉中含有的血清素(5-羟色胺)等,食用含有这些成分的食物能让人产生快乐的情绪。此外医学研究还发现,甜食对味觉的刺激也会让人产生满足感。
4.嗅觉治愈
嗅觉疗愈指的是通过让被治愈者闻到自己喜欢的气味,从而产生放松、舒适等正面情绪的愈疗方式,通过对嗅觉的刺激让大脑产生愉悦的情绪,从而间接为身心舒缓压力。
5. 触觉治愈
触觉治愈是指通过对某些事物的触碰使被治愈者产生舒适、愉悦的正面情绪。享誉国际的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原研哉曾经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提到过:“一张展览会的门票,虽然我们的信息是从上面印着的文字和图片上取得,但纸张作为承载信息的媒介已不仅仅是一张普通的纸。我们可以通过手指轻轻划过门票去感受它的物理属性,感受它特有的肌理感,这种感觉细微而奇妙。”同时,将森林图案印在门票上面从而引起我们曾经的森林记忆,使我们产生触摸的已不是纸质的票据,而是枝叶茂盛的树木、清新宜人的空气的感觉,这已经不单单是对视觉的刺激,更是唤醒了身体各个感觉器官。
二、室内医疗空间概述
我国类似于医院的建筑群落其实出现的很早,据《周书·王会》记载,“为诸侯有疾病者之医药所居”,这被考古学看作我国医院的雏形。春秋时期齐国丞相管仲设立了专门为残疾人看病且提供食宿服务的“养病院”。西汉时期,国家在各地设置了许多配备医生、药物同时免费给百姓看病的医治场所。隋唐时期设有专门医治麻风病人的“疠人坊”。到了宋代医院开始有了公私之分,官办的叫“安济坊”,私立的称为“寿安院”“养济院”等。
真正可以称之为“医院”的建筑是在19世纪中叶出现。但当时的社会受工业革命的影响非常重,医学理论也是如此。当时的医学界把机械运动的理论运用到人体上,人体被视为一台能动的机械,机械出现毛病就要修理,而医院扮演的就是修理厂的角色,手术和药品就是修理工具,医院的建筑则是修理车间,建筑内部尽是“治疗”的场所,医疗建筑应该具备的其它功能还未被重视,这显然忽视了人性。1859年完成了《医院札记》这本著作并将毕生精力致力于医疗护理并被患者亲切地称为“提灯女神”的南丁格尔女士,对医疗建筑设计提出了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提议。她认为干净、整洁、布局合理且拥有良好通风、光照的医院内部空间可使病人得到更好的护理效果。由此可见不能仅从生理方面对患者进行医治,还要同时对他们的心理进行关注。一个拥有良好室内空间环境的医院不仅能促进患者生理健康的恢复,还能加快患者的心理康复速度,同时能使医护人员更好地工作、休息。因此建筑设计师与室内设计师应该对如何设计医疗建筑这一命题重新进行思考与研究。
三、治愈系室内医疗空间概念界定
20世纪中叶以后,在发达国家兴起了一股健康运动的热潮,该运动的主旨在于呼吁“关爱患者”。这股潮流对医疗建筑的空间环境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医疗空间室内环境设计由过去单纯的功能性设计转向重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发展。
我国的医院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发展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医院的设计、经营、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但我国医疗空间设计似乎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依然处在满足规范要求的程度,在医疗空间设计的人性化方面考虑的还不够周全,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亟待解决的。这就需要设计师为当下已跟不上社会需求发展的医疗空间室内环境设计找到一条破局之路。
随着“治愈系”一词的流行越来越广泛,室内设计也与之结合起来。室内设计和“治愈系”的第一次结合是在2012年新浪家居发表的一篇名为《史上最佳解压法:治愈系家居为你“家”温暖》的文章中,文中详细说明了和“治愈系”家居设计有关的内部各空间的设计方法。当时国内众多拥有家居、装饰板块的网站以及和家居环境有关的期刊杂志,如《ID+C》《时尚家居》都对此文进行了转载。以此为起点,治愈系室内设计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于公众的视线之中。
四、结语
在室内医疗空间设计方面,众多建筑及室内设计师也做了很多尝试,但目前社会对治愈系室内医疗空间设计并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概念,笔者依据对治愈系与室内医疗空间文献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其特征,并对前人的经验予以借鉴,归纳出以下结论:从病理角度来讲,治愈系室内医疗空间设计是通过空间、色彩、材质等方面舒缓安抚病患情绪,缓解患者因病痛产生的精神及生理压力,从而形成隐性治疗的一种空间类型。从商业角度来说,用良好的环境因素给身在其中的人带来正面情绪影响,使患者及其家属对其医院品牌或医疗服务产生好感、依賴感,提高医院的形象价值;同时良好的室内医疗空间环境还可以让在其内长期从事医护工作的人员释放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从学术角度来看,治愈系室内医疗空间设计属于一种特殊的人性化空间设计。在考虑为使用者提供人性化设计的同时,还考虑对“治疗”的人性化设计。在本质上就是把环境治疗的概念引入到设计中,以空间环境为媒介,使病患不安情绪得以缓解。换而言之,让病患在治疗疾病的同时通过医疗空间本身的治愈的能力让其内心也得到治疗。
参考文献:
[1]张楠.“治愈系”室内环境视觉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4.
[2]张波.医疗空间室内色彩设计与创意[J].考试周刊,2011,(87).
[3]孙博.医疗空间康复景观设计浅析[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5,(12).
[4]张诚,施彤.医院室内环境的概念[J].新建筑,1999,(01).
作者单位:
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