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敏瑛 储晓宇
2017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指出: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坚持正确的办园方向,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锻炼幼儿健康的体魄,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培养积极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1]作为儿童人生的第一本书,绘本拥有独特的魅力与巨大的教育空间,在激发儿童兴趣、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绘本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可以完全没有文字而全是图画的,比较适合低幼儿童阅读的书籍。[2]绘本将图画与文字相结合,其直观性、趣味性、开放性吸引着儿童的目光。因此,绘本日益融入幼儿园课程,成为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重要载体。相较于单体绘本,系列绘本由于其内容更加多元、系统,内涵更加深刻、丰富,可视性、可读性更强,更加受到儿童的青睐。
一、挖掘绘本内涵,营造“悦读”环境
围绕幼儿园人文校园建设,创设园内互动互助、共生共荣的人文环境,我园把系列绘本主人公作为环境整合的“契合”点,优化教学环境,遵循“动态开放”的原则,努力营造一种自主、宽松、和谐的阅读氛围,力求“让环境活起来,让环境会说话”。
1.关注细节,打造温馨祥和的公共环境
幼儿园场地有限,但我们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不断营造“悦读”氛围,让走进幼儿园的每一个人都能从环境中了解我们的教学特色与亮点。亲子阅读书吧、幼儿阅览室,让家长和孩子都能随时沉浸书海,进行自由阅读。“阅读节掠影”“阅读漂流瓶”“角色经典语录”“亲子阅读支招”等版块,让特色教育理念在环境中彰显。
2.契合主题,形成富有个性的班级环境
在班级整体环境创设中,每个班级都有系列绘本主人公,根据主人公元素,将动态主题墙与功能性墙饰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个性化的班级环境,凸显绘本主人公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例如:春天到了,中班结合系列绘本《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放置与青蛙有关的故事和图片,让孩子和同伴一起阅读和交流,发现青蛙成长的秘密;养殖小蝌蚪,让孩子们观察、记录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与绘本内容进行相互验证;通过绘画、折纸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开辟“我就是喜欢我”“我能行”等主题墙面,让孩子们学习弗洛格,相互介绍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提高自我认知能力。通过营造绘本主题环境,时刻引导孩子们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分享经验,让孩子们体会绘本故事带来的快乐。
3.崇尚生成,创设自主开放的区域环境
基于系列绘本的课程整合与构建,是一个不断生成、推进、动态的教育过程,因此,我们还特别注重将课程推进的每一个点滴通过活动区角将它展示出来,让孩子们能时时交流和分享,在活动中发现“悦读”同伴。
例如:大班系列绘本《巴巴爸爸》引出巴巴家族的变形特质,开展一连串的系列区域活动。在益智区,喜欢探索的巴巴布莱特出现在这里和孩子们一起探索、动脑,体验科学探索的快乐;在数学区,孩子们和爱动脑的“巴巴祖”在“数学城堡”里,找寻学习数学的乐趣;在阅读区,在采光最好的班级走廊,巴巴宝贝变出了一辆长长的火车,带着孩子们走入奇妙的绘本之旅。此外还有表演区、美工区、建构区等各类区域,而这些区域的规则都由孩子自己设定,让孩子自主融入到绘本的世界中。
二、巧用灵魂人物,活化“悦读”环境
移情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的一种认同性反应。[3]移情设计的关键在于创造一个孩子认同和接纳的角色。让绘本人物走进孩子心灵,借助的就是孩子泛灵的特点和幼儿认知过程中的同化与顺应。鉴于此,在灵魂人物塑造、班级环境间接布线、与孩子随时互动等方面,我们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1.让灵魂人物从绘本走进环境——全景渗透式
以系列绘本主人公为主体形象,全方位创设角色浸润的环境,引发幼儿对角色的喜爱之情。例如,在认识弗洛格形象前,就把绘本中的弗洛格作为中班的新朋友介绍给孩子们,通过亲子共读,让孩子们对弗洛格有所了解;接着,通过“我的青蛙朋友弗洛格”创意制作活动,让幼儿在家长协助下制作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弗洛格”,作为自己的玩伴,并引导孩子们在教室一角为弗洛格布置了“弗洛格的家”,让幼儿时时与“弗洛格”对话、玩耍,与“弗洛格”成为亲密的朋友和伴侣。
2.让灵魂人物成为朋友的朋友——情感迁移式
在已有绘本主人公的基础上,通过介绍新朋友,激发爱屋及乌、自然接纳的情感。例如,《小兔米菲》的系列绘本就是由孩子在托班时的绘本朋友“粉多多”介绍进来的,在两个角色过渡时期,有意识地在班级的角角落落藏很多新客人,让“米菲”形象随处可见,但又让“粉多多”同时存在。
3.让灵魂人物从平面走向立体——图片先导式
用欣赏图片的方式,引起孩子对绘本灵魂人物的兴趣。例如:绘本《十四只老鼠》引入小班时,找准本班幼儿“属鼠”的特点,出示图片,欣赏十四只老鼠迷迷糊糊没有睡醒,不小心打翻了杯子时的种种生动、自然的生活场景,引起孩子们的情感共鸣,自然地接纳小老鼠为班级成员。接下来,从小班幼儿喜爱的角色游戏为切入口,在班内创设一个温馨的“小老鼠之家”,提供小老鼠毛绒玩具、手偶、厨房玩具等,供幼儿游戏和操作,体验与十四只老鼠一起生活的美好情感。趣味生动的立体环境,让幼儿不断地与系列绘本中的主人公“对话”,逐渐爱上主人公,逐渐喜欢悦读的滋味。
三、整合节日活动,提升“悦读”环境
在一年一度“阅读节”的节日氛围营造和节日环境布置上,我们大胆打破常规节日组织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阅读节”环境创设权还给孩子,并让孩子、家长、社区人员等全方位参与到活动中来。
1.幼兒行动,构成节日环境的主力
行动之一:幼儿书吧
由全园幼儿共同打造,琳琅满目的绘本在书吧中按年龄段分层摆放,幼儿园精选购买和幼儿自愿捐赠相结合,通过图书漂流、以大带小共读等方式充分感受“阅读节”书香满溢的气氛。
行动之二:图文方案
小班幼儿在老师引导下,中、大班幼儿在同伴互动中,针对“阅读节”活动进行自主讨论,针对本班的系列绘本内容,共商主题日需要的海报、道具、服装等材料,最后达成共识,描绘出“图文结合”的活动方案。
行动之三:有序准备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合作排练,制作道具,设计服装,确保准备工作有序进行。“阅读节”当天,稚嫩创意的硬板纸剧场里,窗帘围成的演员披风,在场的老师家长无不为之感叹。
行动之四:趣味主题
孩子们穿上自制的节日盛装,欢度“阅读节”,映入眼帘的处处是幼儿自己的作品。大班的“艾玛的家”,从图案的选择、排列、色彩上,给人以对称与协调的美感。中班的“弗洛格大本营”根据游戏的特质,将活动场地安排在户外操场,孩子们自创的气球拱门在成人的帮助下脱颖而出,引领你进入游戏区;小班的“米菲生日聚会”上有穿着工作服的“小招待”端出真实的三明治和果珍邀你一起分享。
行动之五:自主宣传
活动中,学会自己解决困难。例如,剧场因为观众不多,有些冷清,小演员们灵机一动,寻找彩纸和画笔,几个孩子洋洋洒洒,一会儿工夫,像模像样的“广告牌”新鲜出炉,孩子们穿着演出服,四处举牌走动宣传。最后,干脆到另一个剧场先去看别人演出,再邀请他们来观看自己演出。孩子们在主动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和能力往往令成人自叹不如。
2.家长参与,轻抹节日环境的亮色
在“阅读节”中,家长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家庭绘本故事表演赛”中,家长自创的人物玩偶、自制的演出服装、自绘的表演道具,成为表演赛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亲子自制绘本展”中随处可见家长神奇的作品,有立体自制绘本、旅游日志、相片式拉拉书等,令孩子们爱不释手。
3.教师助推,隐身节日环境的幕后
以往的“阅读节”多以童话剧演出的形式开展,教师往往在前期要策划搭台,制作服装、背景、道具等,幼儿被牵着鼻子重复地排练。我们对“阅读节”活动做了一个整体的调整,从头至尾,孩子为主角,家长为配角,而教师只是幕后工作人员,只有当舞台主角需要时,才适时出现协助。于是,“悦读联播”“亲子阅读心得体会展”“阅读越快乐亲子绘本故事PK赛”“亲子自制绘本展”等活动新鲜出炉。
4.社区融合,成为节日环境的延伸
幼儿园多设在社区周围,有着良好的文化气息和社区共育氛围。我们充分利用有利的周边环境优势“走出去请进来”,不仅积极主动地参与社区读书节,而且邀请社区融入我园的整合教育,例如:联合社区搭建“爷爷奶奶讲故事”的活动平台、面向社区开展幼儿绘本表演及宣传等,努力将幼儿园特色课程与社区文化特色有机结合,力求共赢。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的隐性课程。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既要考虑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与幼儿发展的适宜性,更要考虑“孩子的环境要让孩子做主”。将收集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看作幼儿的学习过程,支持启发引导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针对系列绘本课程研究,在环境营造上追求“整体和谐,彰显特色”。实践证明,自主开放的“悦读”环境,丰富有趣的“阅读节”为孩子们所喜爱,栩栩如生的绘本主人公也真实地“活”在了每个孩子的心中,并伴随他们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Z].教基〔2017〕3号,2017-04-17.
[2]周兢.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33.
[3]刘秀丽,苏金莲,李月.幼儿移情概念辨析、重要意义及其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13(07):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