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归纳影响高职软件开发类课程教学的因素,分析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总结翻转课堂在高职软件开发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翻转课堂在高职软件开发类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职;软件开发类课程教学;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04-0135-02
1 影响高职软件开发类课程教学的因素
1.1 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高职学生相比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差,学习能力不强的问题。学习知识需要引导与督促,易于满足学习现状,缺乏进阶学习的意识[1]。他们对于基础操作易于上手,模仿能力强,但对于较复杂知识的学习有一定困难[2]。
1.2 软件开发类课程的特点及学习要素
软件开发类课程本身是连贯、枯燥且有一定难度的,它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判断力,记忆力及英语能力。学习软件开发类课程跟学习一门自然语言课程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软件开发类课程学习的是机器语言而已。软件开发类课程的学习要素包含三点,即记忆、模仿加运用,这三点也正是学习任何一门语言所必须经历的学习步骤。
1.3 高职软件开发类课程常用教学方法
高职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类型,其教法具有一般教法的本质和特征[3]。一般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等也适用于高职教学,所不同的是高职教育教法还有其独特性,通常将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称为高职教学方法[4]。结合前面讨论的两点,目前在高职软件开发类课程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通过“案例”、“项目”和“任务”来“启发”、“督促”和“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2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
翻转课堂将普通课堂中的讲授移到课外进行,课堂内可以通过实验、项目训练、研讨、团队合作完成任务等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实施者,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在课堂上能直接得到很好的锻炼。教师则由原来在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的“演员”和“圣人”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导演”和学生身边的“教练”,而学生则由原来讲台下被动接受的“观众”转变为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与者[5]。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图
该教学模型主要由课前和课中两阶段组成,课前阶段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期间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引导。课中阶段是教师与学生协作学习的过程,即学生就课中教师布置的案例、项目和任务先进行独立探索,对于此过程中的问题学生可以主动请求教师帮助,教师也可以主动发现学生在独立探索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指导纠正。在课中还要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及时总结,反馈学习效果。
3 翻转课堂在高职软件开发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课前的问题
翻转课堂的课前阶段强调学生主动和自主的学习,而学习的内容又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软件开发知识,并且学生在课前阶段的学习情况直接影响了课中阶段的学习效果。笔者在本学院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中使用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清华雨课堂在线教育平台进行过Android应用开发课程的课前学习资料的推送活动,但是通过平台统计工具发现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并不好,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班上38人中只有7人全部完成了课前学习(另外7人完成了部分课前学习)。
3.2 课中的问题
高职软件开发类课程常用教学方法的实施要求学生在课前掌握好相应的知识点。以Android应用开发课程为例,教师在课中以任务驱动教学法布置了数据存储相关的编码任务,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要完全掌握基本的Android数据存储的知识,比如文件存储,数据库存储及Android特有的SharedPreferences存储。如果学生没有课前掌握好,对于教师课中布置的任务就会无从下手,因此这对于学生在课前的学习质量有较高要求,但这方面又往往由于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软件开发类课程的特点导致课前学习质量普遍不高。所以即使学生同时参与了课前与课中阶段,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翻转课堂在增加了教师与学生工作量的同时似乎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提高教学質量的效果。
翻转课堂的课中阶段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如果学生缺失了课中阶段,则会错过知识点的学习,即使在课前阶段进行过学习活动,对于软件开发类课程还是缺失了有教师指导的课中宝贵的记忆、模仿加运用的过程,这对于本身具有连贯性学习要求的软件开发类课程无疑会产生较大影响。
4 翻转课堂在高职软件开发类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4.1 课前问题的对策
根据前面所讨论,课前的主要问题集中在高职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自学能力有限,无法高质量完成课前任务。相应对策是教师在布置课前任务时要重点考虑任务的难易性,灵活性和时间性。难易性指的是课前任务要考虑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任务不能太难,要循序渐进,要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逐渐找到自信;灵活性指的是课前学习的形式和内容多样化,例如学习形式可以是自学或者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内容可以是视频、上机练习、PPT、博客和书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时间性指的是完成课前任务的时间不能太长,这点主要是考虑到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持续时间一般不长,要确保学生能在有效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课前任务。
4.2 课中问题的对策
根据前面所讨论,课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在课前任务完成质量不高导致高职软件开发类课程常用教学方法实施效果不好,并且课中阶段强调学生的参与性。相应对策是教师在课中阶段教学时,首先还是需要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先讲解相关知识点,再进行高职软件开发类课程常用教学方法的实施,不能完全依赖学生的课前自学,翻转课堂的课前阶段只能对课中阶段起到辅助作用,这种方式可以称之为“部分翻转”。还是以Android应用开发课程为例,教师在课中准备采用任务驱动法教授Android数据存储知识。课前教师通过雨课堂推送CSDN上某篇相关内容的博客文章和教材上相应知识点的页码范围给学生自学。课中开始阶段教师首先讲解与本课编码任务相关的Android数据存储知识点,此讲解直接基于代码讲解,是关于此知识点最实战的讲解,接着学生运用自己课前所学及教师课中所讲的知识点,自主选择Android数据存储中的方法来尝试完成编码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如有问题则教师针对具体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任务完成之后及时进行Android数据存储常用三种方法的总结归纳。
教师在使用翻转课堂授课之前还要及时向学生灌输课前阶段学习内容不等于课中阶段学习内容的思想,避免学生误认为在翻转课堂的课前阶段自学后就不用再在课中阶段进行重复的学习。
5 结束语
综合考虑影响高职软件开发类课程教学的因素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通过实践发现在高职软件开发类课程教学中直接运用翻转课堂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这需要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进行本地化针对性改造,这正是本文所关注的问题及对策。本文中所列出的这些问题及对策只是翻转课堂在高职软件开发类课程教学中发现及提出的一部分,更多的问题及对策还需要通过后续长期的教学实践来进行总结研究。
参考文献:
[1] 黄涛,张喻平.基于高职软件测试人才培养的课程构建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3(18):172-173.
[2] 黄涛.高职软件开发实训类课程的设计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6):78-81.
[3] 李芳良.高职教学方法的有效选择和优化组合运用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32):37-40.
[4] 李全文.高职教育教法研究及案例选编[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6.
[5] 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