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
(长江大学 文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知耻教育是教育大学生以履行道德之事为荣,以行不道德之事为耻。“荣辱之来,必象其德。”[1](P6)为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其具有良好的德耻观和正确的荣辱观,在大学生中加强知耻教育,显得非常迫切。
“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己。”[2](P197)知耻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可以使大学生有所不为。“耻辱本身已经是一种革命,……耻辱就是一种内向的愤怒。”[3](P407)荣誉感和羞耻感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准,是调节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主观因素,是抵制不良行为的内在人格力量,是个人优良品德的保证和监督。大学生有了高尚的荣誉感和羞耻感,就具有了趋向真善美,排拒假恶丑的强大的内在力量。
知耻可以促使大学生积极履行社会义务,进而使其起到建设社会道德的示范作用。“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4](P87)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坚持正义,就在于他具有一定的知耻之心。一个人拥有明确的荣辱观,就会非常关心自己的行为后果及其社会评价。“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5](P92)为获得社会对自己行为的肯定,提高自己的社会价值,他必然会依据社会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向,以便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价值目标要求保持协调一致。“我的荣誉就是我的生命,二者互相结为一体;取去我的荣誉,我的生命也就不再存在。”[6](P334)这种与生命结为一体的荣辱心,能够使人产生崇高的自尊心、自豪感,形成完善自我的力量和心理机制。相反,一个人如果缺乏荣辱感,对社会赏罚无动于衷,就必然缺乏强烈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对各种社会义务、社会规范麻木不仁。
知耻教育能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知耻感的有无和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要求的高低。理想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成功和失败,顺境和逆境,是每个人都会面临和经历的,而理想则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是严峻考验面前的精神支柱。“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岂不至尊、至富、至重、至严之情举积此哉!”[1](P127)只有树立起崇高远大的理想,人才会有正确的幸福观、荣辱观、生死观等,才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知耻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应试教育产生的两大恶果是: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差,羞耻心严重缺失。我们在倡导挫折教育以提高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的同时,更应该有知耻教育与之相配套。“知耻而后勇。”[7](P702)知耻教育可以激活学生内心的潜在羞耻感,使其在遭受羞辱挫折后,不自暴自弃,怨天尤人,自甘堕落,而是爆发出强大的向上力量。这种力量,将成为大学生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积极的正能量。
知耻是净化高校风气的助推器,是高校和谐发展的调节器。高校的精神面貌如何,与大学生的知耻程度密切相关。“耻便是羞恶之心。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不知廉耻,亦何所不为。”[8](P408)“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如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矣。”[9](P123)无耻的人多了,就会导致荣辱颠倒。美丑善恶不分,就会导致知耻感弱化,社会道德滑坡。反之,如果大多数大学生都能知耻,他们就可以自觉地不做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之事,就会在舆论行动上制约极少数无耻之徒,甚至能对这部分人的思想和行为起到引导和转化作用。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都希望得到他人或集体的赏识。每个人都有自爱的需要,都希望得到他人或集体的尊重。为了追求内心的平衡,获得群体的认可,一个人只要具有起码的羞耻感,就会不自觉地改变自己的行为,向约定俗成的群体风气靠拢,产生服从群体文化的行为。“德不孤,必有邻。”[4](P38)如此,知耻感对净化高校风气的助推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知耻是一种精神力量,关系到国家安危,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强大思想武器。“道行道明,则耻尚得所,不行不明,则耻尚失所。耻得所者,本心也,耻失所者,非本心也。圣贤所贵乎耻者,得所耻者也。耻存则心存,耻忘则心忘。”[10](P273)顾炎武认为,人们如果没有了耻感意识,整个社会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11](P605)。龚自珍认为:“士皆知耻,则国家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12](P133)所以知耻意识对于个人来说,是人生第一要事。另一方面,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既有灿烂辉煌的历史,也有阴暗屈辱的历史。灿烂辉煌的历史可以增强一个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阴暗屈辱的历史则能从反面教育激励人民,促使其正视自我,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进而同心同德,奋发向上,形成一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整个国家真正感到了耻辱,那它就会像一只蜷伏下来的狮子,准备向前扑去。”[3](P407)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和欺凌,正是这种国家和民族的奇耻大辱,唤醒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激发了他们的革命意识和爱国斗志,使其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奋起抗争,终于取得了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今天,勿忘国耻,自强不息,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自尊、自信、自立的民族之魂,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艰苦奋斗、奋发图强、促进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的巨大精神力量。
康德曾说:“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考,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13](P177)荣誉感和知耻感是人的两种重要的道德情感。它们之间不仅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和一致性,而且往往共同发挥着调控人行为的作用。对自己不光彩的行为感到惭愧和不安,从根本上说就是对荣誉的肯定和耻辱的否定,孕育着向上的可能。假如一个人没有荣誉感和知耻感,丝毫不念及自己思想行为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意义,不把自己当人看,那么这种人不仅不会产生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心理意识与行为,也不会形成健康的道德观念与道德情感。可见,有无荣誉感和知耻感,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人格能否确立,更关系到民族、国家的荣辱和盛衰。相对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14](P377)的理想人格教育,知耻教育是一种道德底线教育,即最基本的道德层面教育,而知耻则是人之为人的底线。大学生只有知耻,才能做到“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15](P2)。
广大德育工作者应本着关心青年一代健康成长,关心国家未来发展的责任心,有意识地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知耻心。教育部曾发文提出:“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教育中凸显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16]这既是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要求,也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需要,更是学校教育的使命。作为荣辱观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知耻教育,应依据大学生品德形成的内在规律,从其道德品质形成的知、情、意、行基本过程出发,结合社会道德发展的外部条件,从学校内部与外部两方面结合展开。
培育大学生的知耻心,应培养他们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存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故所系为甚大。”[17](P329)“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5](P273)只有有了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能正确认识是非荣辱,方能辨明何者为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规定了道德行为的基本规范,与其相符合的行为是正确的,与其相悖的行为则是错误的。胡锦涛同志“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为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5](P146)教育学生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但市场经济有其自身规律,即靠公平机制予以规范。因此,我们要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不可无视市场经济的公平法则,不可不将道德要求置于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相统一的基点上,要在道德领域内倡导公平理念,建立公平机制,使所有履行道德义务的人都能够切实地获得道德权利。高校是传播文明的主阵地,学校如果在管理制度上不能建立一套和谐公平的规范体系,势必给大学生心灵蒙上荣耻颠倒的阴影。诚然,逐利是市场经济的特点,学校的发展不能脱离市场经济规律而存在,但如何合理合法地获利,公平公正地获利,应该是师风师德、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4](P146)道德意志是践履道德规范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克服障碍的毅力,是贯彻道德行为的重要的精神力量。学校的知耻教育要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要延伸至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之中,尤其应结合学生成长中的热点问题,因势利导,使其做出正确思考与选择;要通过讨论式、辩论式道德教育,为大学生营造一个是非分明竞争向上的小环境,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的过程中,及时对学生道德行为的闪光点予以肯定,以巩固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要在知耻的基础上,形成鄙耻氛围,以校规校纪惩耻,教育广大师生斥耻。
教育大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不良现象,使其树立社会风气好转的信心。目前社会上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与整个社会进步不和谐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与蔓延,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一种不良倾向,似乎谁讲道德谁吃亏,谁讲道德谁受气,坏人受表扬,好人受欺凌。这些现象,大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某种程度上,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三观。尽管如此,但我们还是应该相信,在全社会的努力下,滋生这些不良现象的土壤终将消失,社会风气终将好转。为此,我们必须教育大学生正确看待这些不良社会现象。人的道德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3](P15),人们只有在一定的道德情境中,通过诱发自身情绪体验逐步形成道德情感,再经过多次强化上升为道德情操,才能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惟其如此,道德教育具有高度的情境性,知耻教育自不例外。因此,针对大学生的知耻教育,要注重引发大学生的情感,以生活为源,激发大学生强烈的爱憎感,以师情为媒,使大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情感体验,进而使其在教师的有声语言及体态语言里,受到应有的感染和激励。
训练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知耻教育是一个道德实践过程,不能仅停留在理性认识阶段,应当强调对道德行为的力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4](P17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1](P32)因此,一定要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坚持从小事做起,要将荣辱观教育化小做实,使大学生凝聚知耻之力,升华知耻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