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隆昌市适度发展单季晚稻的思考

2018-03-19 15:02范琼勇胡明清冯炳亮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隆昌单季中稻

范琼勇,胡明清,姚 波,冯炳亮

(四川省隆昌市农林局,四川 隆昌 642150)

隆昌市易出现冬干春旱、夏旱连伏旱天气,造成常年性都有部分区域的中稻迟栽或改种其它作物,给水稻生产带来了一定威胁。中稻生长期间遭遇阴天寡照和抽穗扬花期及灌浆充实期遭遇高温天气的概率较高,极易造成结实率低和高温逼熟,不仅影响中稻产量,还造成稻米品质差,这已成为我市稻米市场竞争力弱的短板。因此,只有寻求新思路和新特色,才能走出当前困境。近年来,为确保水稻满栽满插,探索提升稻米品质和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新途径,我市连续选择了部分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6月初无法栽插中稻又不能改走旱路的大冲田,集中成片试验示范了单季晚稻。结果表明:我市在一定区域适度发展一定规模的单季晚稻,完全能够生产出产量高、米质好、品质优的稻米,不仅有利于改善水稻品种结构、提升稻米品质,丰富优质稻米种类、满足部分人群对中高档稻米的需求,还能进一步提高水稻种植效益,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向。

1 隆昌市适度发展单季晚稻符合稻米市场需求

当前我市与全省一样,稻谷供应仍然相对宽松,稻谷生产的压力主要是保证稳产以及结构性平衡,同时居民特别是高消费人群对大米安全性以及口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中、高档优质米的需求旺盛。但由于我市受特殊温光条件限制,中稻生产不出类似粳米和泰国米那样的优质米,造成市场上缺少产自本地的中高档籼稻类型优质米,中高档米市场一直被泰国米和东北粳米占领。近年来,我市先后将川优6203、宜香优2115、晶两优534、内5优39、荃优华占等一批国家二级优质稻以上品种作为单季晚稻试种。综合几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单季晚稻的单位产量与中稻相当,并且稻米外观晶莹剔透。以川优6203为例,垩白粒率小于10%,垩白度低于2%,蒸煮食味好,米质明显优于同品种的中稻和再生稻。经严格筛选加工和真空小袋包装,市场售价可达10元/kg以上,种植效益大幅度提高。由此说明,利用优质稻品种栽种单季晚稻的稻米米质好、品质优,符合本地及周边市场对中高档籼稻类型优质大米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2 隆昌市适度发展单季晚稻的条件优越

2.1 气候条件适宜

我市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1049.1mm,日照时数1204.8h,无霜期336d,日均温17.5℃。其中,年均温变幅16.8~18.2℃,比较稳定;日温≥10℃的初日是3月5日,持续日数268d,积温5608.1℃;≥15℃的初日是4月3日,持续日数207d,积温4788.7℃;8月下旬日均温25.4℃,9月上旬日均温为24.4℃、中旬22.5℃、下旬20.6℃,10月上旬19.3℃、中旬17.7℃。因此,通过合理的技术措施完全能够满足晚稻安全扬花和灌浆充实对温、光、水的要求。

2.2 基本条件具备

2.2.1 基础条件具备 全市现有耕地面积近2.67万hm2,其中稻田面积占80%左右;现有河、湖、库、塘面积3333.33hm2左右,自流灌溉和一级提水灌溉面积占80%左右。近年来,还建设了高标准农田近6666.66hm2。因此,适度发展单季晚稻的基础条件具备。

2.2.2 栽种主体具备 粮食生产适度规模新型经营主体对种植单季晚稻积极性高,生产性投入能力较强,容易集中成片,是栽种单季晚稻的主要力量。目前我市已有近100户近万亩的水稻种植专合社和种稻大户,这对适度发展单季晚稻较为有利。

2.2.3 技术推广条件具备 全市现有高、中级农业技术干部200余人,各镇(街道)都有农技中心和相关的群众性协会,农业成果推广普及网络基本健全。近年来,我市还与四川省和内江市等农科院签定了合作协议,聘请了部分专家作为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顾问,同时,与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长期联合进行新技术和新品种试验示范。因此,对最新技术有所了解,有利于快速引进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

2.3 技术体系比较完善

近年来,我市在总结上世纪90年代种植双季晚稻栽培技术经验的基础上,经连续多年集中成片试验示范种植单季晚稻,现已形成了选择国标二级优质米以上高产杂交水稻品种、采用旱育保姆旱育壮秧、适期播种保安全扬花结实和籽粒灌浆充实、增窝增苗保大穗促高产、控氮增钾及全肥配施保稳产、科学管水促健壮生长、综合防治病虫草害保食品安全、农机农艺融合提高工效等一套较为可行的单季晚稻单产500kg/667m2的技术体系,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效果良好。

3 隆昌市适度发展单季晚稻的关键环节和关键技术

隆昌市适度发展单季晚稻应着眼于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目标产量500~550kg/667m2,稻米品质优于再生稻米,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应明显低于国家标准为目标。在技术上应把握好以下关键:

3.1 选用优质稻品种,提升品质

目前,中稻品种较多,为提升单季晚稻品质,应选择国家二级优质稻以上的品种作为单季晚稻种植品种,并努力开发多种类型的优质晚稻米,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要,逐步扩大市场,增加经济效益。如选种米饭软硬度适中、香味浓、米粒细长及透明度好的品种,或选种适合“小春-晚稻”双直播种植模式以及“虾-晚稻”种养模式的生育期适中、产量高、品质好的品种,但主要应选用具备产量高、品质好、出米率和整精米率高等要素的单季晚稻品种。

3.2 适期播种,减风险保品质

一般水稻抽穗扬花结实最适温度为25~30℃,若低于20℃或高于35℃,空秕粒增加;水稻灌浆初期是温度影响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适温有利于水稻灌浆和淀粉的充实与沉积,过高或过低温度均不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尽管灌浆期间昼夜温差大时,有利于增加粒重,但温度过低,灌浆相当缓慢。因此,根据水稻抽穗扬花期和灌浆结实期所要求的温度条件,在安排单季晚稻播种期方面,既要考虑安全扬花结实,也要考虑有充足的籽粒灌浆充实时间,既要保证有较高的产量,也要保证有较好的品质,以减少生产上的风险。结合隆昌气象资料,我市单季晚稻如能在8月下旬末至9月初,即8月26日至9月7日期间抽穗扬花,就能在10月15日前成熟收割,既能保证安全扬花,又有充足的籽粒灌浆充实时间,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和优良的品质。以此倒推播种时期,选用以川优6203同类型生育期的品种作单季晚稻种植,适宜播种期应为5月25日至6月1日,直播应不超过6月5日。

3.3 增窝增苗,保大穗促高产

水稻产量构成三因素分别在不同生育时期形成。较多有效穗数是高产的基础,有效穗数分别由主茎数、单株分蘖数、分蘖成穗率三者组成,主茎和低节位分蘖较之高节位分蘖成穗的可能性更大,而且穗更大、粒更多,生产上争取较多的主茎穗和低节位分蘖穗是夺取高产的重要手段,而主茎穗数和低节位分蘖穗数取决于栽插窝(苗)数和早期低节位分蘖数。由于单季晚稻苗期和中期温度高,幼穗分化发生时间较早,大田有效分蘖时间短,适当增窝增苗对保大穗促高产的作用更加显著。根据我市生产调查,中稻和单季晚稻一般栽插窝数分别在6000~8000窝/667m2和6000~10000窝/667m2之间,产量随窝数的增加而增加,超过1万窝之后增产不明显,特别是超过1.2万窝后不好控制无效分蘖,致使苗多苗弱,后期容易倒伏。因此,我市单季晚稻应以栽植1.0万窝/667m2左右,双株栽插为宜。

3.4 控氮增钾、全肥配施,保稳产

目前,很大一部分农户在种植水稻时习惯稀植、大肥,肥料单一,追求大窝大穗,施肥量往往过多,特别是氮肥用量偏多,致使大量无效分蘖增加、叶片披散、过早封行,因通风透光差,使得茎、叶柔软,抗倒力弱,稳产性差。这种施肥方法既造成肥料利用率低、流失多、污染环境,不符合绿色种植理念,也不易高产稳产。因此,种植单季晚稻,应在增窝增苗基础上,采取控制氮用量、增加钾用量、全肥配施,既要保证有足够数量的穗数,又要促进植株生长稳健,不旺长,才能更易高产稳产。

3.5 科学管水,促健壮生长,提高综合抗性能力

水稻生长过程中,全程都需要一定水分,但各时期对水分的要求又有一定差异。因此,根据水稻各生长时期需水要求和单季晚稻插秧期间的高温环境,应把握好“浅水栽秧、深水返青、薄水分蘖、适时晒田、寸水促穗、湿润壮籽”的水分管理技巧,达到早成活、早分蘖、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植株综合抗性能力、提高产量的目的。

移栽单季晚稻秧苗植伤影响根系活力,加上高温叶面蒸腾量大,因此,应在浅水插秧基础上适当灌深水促返青活蔸,返青后浅水促分蘖;当分蘖达到预计目标有效穗的80%左右时应及时晒田,以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提高成穗率;水稻拔节后幼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应避免缺水,此期以保持田面水层有2~3cm左右为宜;水稻进入灌浆期后,水分过多会使土壤氧气供应不足,降低根系活力,导致叶片早衰,影响粒重的提高和稻米品质,此时的水分管理应采用间歇的灌溉方法,以保持土壤湿润。

3.6 综合(绿色)防治病虫草害,保食品安全

单季晚稻病虫危害比中稻重,特别是螟虫,其虫卵孵化期跨度长,且存在代数重叠,危害期较中稻长,其防治难度更大。因此要高度重视对螟虫、飞風、叶蝉、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杂草等病虫草害的监测和安全防治。防治措施上,必须坚持绿色综合防治,在确保单季晚稻食品安全的前提下,保证一定防治效果,可以采取选用抗病品种,搞好肥水管理,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植株综合抗性能力,并积极应用频振灯、性引诱剂、蓝板诱杀害虫等绿色防控技术与选用防效好、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相结合的防治办法。

3.7 机播(插)、机收、烘干,保效益

水稻机械播种和插秧是一项节本增效轻简化栽培技术,较人工栽插更易保证栽插密度和基本苗数,具有减轻劳动强度、高产稳产、节本增收的优势。单季晚稻成熟收割期间,气温偏低,稻谷不易晒干,收、晒难度较中稻大,这也是上世纪90年代发展晚稻生产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实践证明,通过机收和机械化烘干,能极大提高工效,减少收晒成本,并且烘干稻谷含水量易控制、更均匀,加工的稻米外观商品性更好,因此,种植单季晚稻应当积极推行机收和机械化烘干。

4 隆昌市适度发展单季晚稻的关键措施

4.1 深入开展试验示范

重点要在品种筛选、轻简高效栽培、农机农艺融合、绿色高效防治病虫草害、“小春(冬洋竽、蔬菜)-晚稻”双直播种植模式、“虾-晚稻”种养模式等方面积极开展试验、示范,不断完善单季晚稻绿色、高产、高效种植技术。试验研究要以充分挖掘技术增产、技术增效潜力为目的,注意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确保试验示范成果能在生产上得到推广应用。

4.2 发挥专合社、大户主体作用,集中成片逐步发展

集中成片种植单季晚稻,田间管理成本更低,病虫和鼠雀为害也更轻,便于技术指导和田间管理。专合社、种粮大户相对于一般农户具有一定种植规模效益,主观上更迫切希望有更好的增产增收种植方式和技术,客观上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和投入生产的资金实力更强,对种植能带来增产增收的单季晚稻更有积极性。因此,必须以专合社、大户为主体,逐步带动周边农户,集中成片发展单季晚稻,才能促进单季晚稻种植的适度发展。

4.3 优先在高标准农田改造区种植

高标准农田改造区基础设施条件好,田网、路网、渠网配套,保障能力和生产能力强,便于机械作业和推广轻简高效技术。因此,应优先在条件较好的高标准农田改造区适度发展单季晚稻。

4.4 积极打造优质晚稻稻米品牌

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充分挖掘优质稻品种与晚稻生长成熟阶段昼夜温差大相结合形成的稻米品质优势、晚稻与虾共生独特的生态和品质优势,积极动员和组织专合社、企业联合统一收储、加工、销售,开发创建优质晚稻稻米和优质晚稻生态稻米品牌,延长晚稻产业链,实现优质优价,提高效益。

4.5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针对促进晚稻产业规模、品牌创建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扶持政策,重点鼓励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和壮大,引导更多农户加入新型经营组织,更好地促进晚稻产业发展。一是县级资金应对创建优质晚稻稻米品牌和优质晚稻生态稻米品牌进行奖励;二是利用好中央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补助资金,及时对种植单季晚稻的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进行补助;三是结合实施各级项目,对单季晚稻生产环节的各类物资给予适当补助;四是实施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各级项目,对购置耕、播(插)、收和烘干等机械进行补贴。

猜你喜欢
隆昌单季中稻
《莲峰》焕发生机蓬勃的文化力量与自信
西江月·庆祝国庆69周年
隆昌大规模绿化发展目标、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016年湘审中稻品种(上)
2015年湘审中稻品种(下
隆昌县联社:“开门红”增存75877万元
单季杂交晚糯稻组合浙糯优1号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同比增(减)幅前50家公司
紫云英翻压量对单季晚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