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天, 吴弟菊
(1.重庆交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74;2.中铁隧道集团 国际事业部,北京 100001)
误译研究是翻译教学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翻译学习者和教学者均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教师如果能对学生的翻译错误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弄清错误的根源,就能了解学生在某个特定阶段翻译能力的进展情况,并根据学生所犯错误反思教学的不足[1]。教师还可以根据误译情况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进行相应调整,从而提高翻译教学质量和效率。翻译学习者也可根据常见误译加强防范,有针对性地强化练习,改进自身翻译过程和方法。
目前,国外的误译研究众多,例如Corder表示“犯错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错误原因分为语内、语际、文化和非语言干扰四类[2]。Mahmoud将误译分为语法和拼写两方面,拼写错误主要包括省略不发音的字母,语法错误包括多词和少词[3]。国内的误译研究也比较丰富,研究角度多样[4]。有学者从语法角度举例进行误译分析[5],认为文化误译与译者文化图式缺省、文化图式冲突关系极大[6]。还有学者认为误译的原因很多,可以分为对源语理解不够、语法结构分析错误、缺乏背景知识等[7]。回顾现有的误译研究,可以发现它还存在诸多不足。例如,研究对象以文学文本为主,应用性文本较少,工程类文本更少;有关误译分类不够严谨科学;研究方法以质性分析居多,以举例分析为主,缺乏量化统计,缺乏语料库等较新的研究手段;研究结果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语料库译学研究目前正在蓬勃发展之中。例如,许家金、乔伟采用英汉口语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开展动词重叠翻译研究[8],牛江、李颖玉通过语料库考查了葛浩文小说翻译的风格[9],胡开宝的专著《语料库翻译学概论》和《语料库批评翻译学概论》也相继出版[10-11]。同时,“语料库与翻译教学的结合是翻译教学领域的一次革新”[12]。与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相比,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模式有着很多优点,如语料的真实性和直观性,教学的客观性和描写性,学生的参与性和师生的互动性[10]165-169。
本文结合误译研究的特点和语料库的优点,根据研究者的翻译教学实践,自建一个学习者语料库,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汉英工程翻译中的语言误译现象,希望能够有助于优化应用翻译教学,并能给英语和翻译学习者提供一些启示。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是重庆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大三学生2015—2017年完成的翻译实践材料。这些学生所学专业为翻译和英语,在开始翻译实践之前已经具备一定的英汉对比知识、工程知识及翻译基本素养。学生年龄介于20 ~23岁之间,平均年龄21岁。材料的主要内容关于工程规范、施工方法、桥梁简介、公路隧道工程等。学生已经对翻译材料中涉及到的工程知识有了相应的了解,这些材料也很少讨论文化,选用这些语料便于研究者排除文化因素的干扰,集中探讨语言层面的误译问题。
研究者从这些材料中按年份随机挑选出20篇汉译英工程文本,共收集到60篇英汉对照文本。研究者使用Abbyy Aligner 2.0 语句对齐软件,将这些文本句句对齐,随后导入Paraconc双语平行语料库搜索软件,以备检索。语料库中,中文共100 240字、1 904句,英文63 049词、2 815句。
本研究采用的分析框架以Richards 和 Schmidt提出的语言错误类别为基础。Richards和 Schmidt 认为语言错误可分为语内错误和语际错误,而语内错误可进一步分为过分规则化、简化、发展型错误、诱导型错误等[13]184-185。他们相信在进行二语习得时,学习者犯错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目标语语言规则的认识[13]267-268。他们重点关注语内错误,没有进一步细分语际错误。然而,具体到研究翻译学习者的语言错误时,语际错误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如果翻译过程中误用目标语的语言规则会导致语内误译,那么翻译学习者受到源语(大多数情况下是母语)的深刻影响,犯下翻译错误,就属于语际误译。
研究者以Richards 和 Schmidt提出的语言错误类别为基础,根据汉英翻译自身的特点,对现有的语内错误分类进行调整,并对语际错误部分继续分类。语际干扰造成的误译可以进一步分为主语不当造成目标语产生歧义、范畴词引起目标语冗余、逻辑关系错误及机械重复等。语内干扰造成的误译可以分为词汇错误、语法错误和其他错误。
根据上述分析框架,研究者在自建工程翻译语料库中仔细阅读已经基本句句对齐的翻译文本,人工辨认其中的翻译错误,对错误进行定性分析并标记。同时利用软件辅助,统计每种误译的类型及比例,进行初步的定量分析。如果一句中出现多处错误,则累加计算。
通过对工程翻译语料库的分析和标注,研究者共统计出584个翻译错误。其中语际误译336个,占比58%;语内误译248个,占比42%。
进一步分析显示,语际误译中占比最大的前四类误译分别为主语不当、范畴词冗余、逻辑连词缺失及机械重复。这些误译主要是受到汉语母语的影响和干扰。
1.主语不当
语际误译中主语不当有104个,占29%。刘宓庆对英汉主语的情况进行了较系统的比较[14]22-25。汉语句子的主语非常复杂,可以是施事者,也可是受事者,还可能是与事者;可以表示时间、地点、工具、方式等;可以是动词、形容词、数词及各种词组;很多情况下,汉语句子的主语就是一个话题(topic),此外,汉语还存在不少无主句。可是,英语句子的主语一般都是实施者和受事者,对全句结构具有密切关系;是谓语讨论、描述的对象;主语和谓语之间必须遵循形态与数的一致;英语中除祈使句以外,其他类型的句子中主语不可或缺。
部分翻译学习者没有充分认识到英汉在主语方面的显著差异,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仍然按照汉语的习惯在英语译文中使用主语,结果导致主语缺失、主语机械沿用等误译情况。在语料库中发现了大量主语不当的例证。
例1:按照桥梁结构体系划分,有梁式桥、拱桥、钢架桥、缆索承重桥(即悬索桥、斜拉桥)等四种基本体系,其他还有几种基本体系组合而成的组合体系等。
译文:According to the bridge structure system is classified into beam bridge, arch bridge, rigid frame bridge, cable-supported bridge(i.e. cable-stayed bridge and suspension bridge)the four basic system, and several other basic system and combined system.
该例译文主要的错误是主语缺失。汉语原文省略了主语桥梁,不影响意思表达。但是译者受到汉语行文习惯的影响,译文中也缺少主语,引起了翻译错误。这个句子可以改译为:According to their structures, bridg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basic types, beam, arch, rigid frame, and cable-supported bridges(i.e. cable-stayed bridges and suspension bridges)in addition to several types of combined structures.
2.逻辑关系错误
语际误译中逻辑关系错误有64个,占19%。汉语重意合,句中各成分之间以及句子之间的内部逻辑关系常常内在化、隐含化和模糊化,少用或不用关系词和连词明示[14]116-117。但是英文重形合,句中各成分之间以及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常常使用关系词、连词等明示,如if、as soon as、because、in case、although等等。翻译学习者受到汉语的影响,常常在译文中省略或误用表达逻辑关系的关系词或连词。
例2: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污水及沼泽水不能使用,对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不允许使用海水。
译文:Untreated industrial waste water, sewage and marsh water can not be used, for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prestressed concrete works are not allowed to use seawater.
例2中的原文实际上是两个小句,一句是说工业废水、污水及沼泽水不能使用,另一句是说海水不能使用;两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但是,译文在第二个小句的句首使用“for”,for在英文中表示的是原因或者目的,这样对原文的逻辑关系传达失误,容易误导读者。建议在译文中改用“nor”,改译为:Industrial waste water, sewage and marsh water that is untreated can not be used, nor seawater can be used in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prestressed concrete works.
3.机械重复
在语际误译中,机械重复有64个,占比19%。总的说来,汉语习惯重复,不仅用词常用实称、还原和复说,还在词语调配、句式安排和篇章结构等方面大量重复。与之相比,英语比较忌讳重复,常用替代、省略和变换的表达方法[15]。部分翻译学习者受到汉语行文的影响,往往在译文中机械重复,重章叠句,信息冗余量较大,形成误译。
例3:广州塔主体结构为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
译文: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tower is the steel and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此处原文重复了结构一词,译文也重复译为两个“structure”,实无必要。其实,可以换用代词或省略,composite也含有structure的意思。建议将译文改为: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Guangzhou Tower is of steel and concrete composite.
例4:超高层建筑主要指40层以上,高度100米以上的建筑物。
译文:Super high-rise building mainly refers to the building which is 40 layers above…
原文有一个“建筑”,一个“建筑物”,语义重复。译文机械对应,用了两个“building”,明显受到母语的干扰,出现信息冗余的情况。其实,high-rise本身是个名词,包含building之意,因而可删掉译文中的building。建议改译为:Super high-rise is usually over 100 m high with more than 40 floors.
4.范畴词冗余
范畴词冗余有48个,占语际误译的14%。范畴词(category words)是一些具有概括意义,表示行为、现象、属性等概念所属类别的词语,常用在具体词语的后面,对其进行分类总括。在汉语中广泛使用范畴词,虽然本身没有实质意义,但能让中文句子更加流畅,如“问题”“状态”“情况”等。刘宓庆指出“汉语命名中倾向于加范畴词”[14]263。但是在英语中,具体词语自身就能构成搭配关系,原文中的范畴词便成了冗赘。因此,在汉译英时范畴词常常省略不译[16-17]。在自建的语料库中发现有不少学生没有摆脱汉语范畴词的使用习惯,从而造成目标语信息冗余。
例5:桩基础是一种历史悠久而应用广泛的深基础形式。
译文:Pile foundation is a widely applied deep foundation form with a long history.
在译文中,深基础形式一词译为“a deep foundation form”,foundation与前面重复,照搬汉语原文;form一词没有准确表达出foundation的上级范畴。建议将译文改为:Pile foundation, as a deep construction structure,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a long time.
例6:进而从不同工法(钻爆法、盾构工法、TBM、沉管工法、明挖法)的角度对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详尽剖析。
译文:Then from the aspect of different methods (including drilling and blasting method, shield method, TBM, immersed tube, and cut and cover method),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was dissected in detail.
例6来自于一篇工程论文的摘要。其中“角度”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范畴词。译文照搬原文,将角度直接译为“aspect”,犯了范畴词冗余的错误。此外,汉语中“工法”和“法”意义相同,先后出现了五次,高度重复,译文均一一对应,译为“method”,不够简洁,也不符合目标语的语言规则。建议将译文改为:It then presents a detailed discussion about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including drilling and blasting, shield, TBM, immersed tube, and open cut method.
在语内误译中,又以词汇误译和语法误译为主。
1.词汇错误
在语内误译中,有104个词汇错误,占比41%。词汇是写作和翻译的基础,也是分析误译时的重要考察点。词汇问题有多种,如语义误译、搭配错误等。
例7:另一方面,基层材料因温度骤降而发生低温收缩开裂。
译文:On the other hand, low temperature shrinkage cracks occur at the base material for temperature dip.
此例中“温度骤降”误译为“temperature dip”。虽然dip也有“(数量或水平,通常短暂地)下降、下跌、减少”的意思,但很少和temperature合用。查找美国当代语料库 (The Corpus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English),可以发现temperature drop有30条,而temperature dip一条也没有;再查找英国国家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前者存在3项,后者没有使用例证。显然,由于译者不了解两个词的习惯搭配而出现误译。译文可改为:On the other hand, shrinkage and cracks may occur at the base material due to low temperature caused by sharp temperature drop.
例8:在桩顶部位要增加横向连接结构。
译文:The lateral connection structure is increased at the top of the pile.
例8的译文中,动词increase与名词structure搭配不当。建议将译文改为:The lateral connection structure is erected additionally at the top of the pile.
2.语法错误
语内误译中语法错误有112个,占比45%。语法是语言使用、生成的规则,是学习语言的基石。一些学习者未能拥有牢固的目标语的语法基础,从而犯下语法错误。
例9:钻爆法的施工方法得到了迅猛发展。
译文:Drilling and blasting method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很显然,development一词应改为developed。根据英语语法,现在完成时的形式是have/has+动词的过去分词。此处,译者使用了名词development,构成了语法误译。应将译文改为:Drilling and blasting method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ed.
例10:采用转体施工与缆索无支架施工比较,可节省木材80%,节省施工用钢60%。
译文:Compare with cable erection without supports 80% of timber and 60% of steel can be save by this method.
例10中,被动语态不完整,应是be动词+动词的过去分词。同时,根据主谓逻辑关系,compare也是误译,应该采用被动语态。译文可以改为:Compared to cable erection without supports, 80% of timber and 60% of steel can be saved by this swing method.
我们在自建工程翻译学习者语料库的基础上,对汉英翻译过程中的误译种类和比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语际干扰引起的误译明显多于语内错误。一方面,语际误译占总数的58%,表明学习者深受源语(同时也是目标语)的影响,缺乏对源语和目标语之间差异的深刻认识。另一方面,语内误译占42%,表明翻译学习者对目标语的掌握还不够精准。
上述研究对于翻译教学有着深刻的启示。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真实的误译案例,有意识地克服源语的干扰,特别是避免来自母语的根深蒂固的观念的影响。学习者还应该重视目标语语法等基本功,在词语搭配等方面进一步提高目标语表达水平;同时还要系统、深入地对比汉英双语的异同。通过这些努力,学习者可以及时评估自己的翻译行为,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尽量避免翻译错误,高效地提高翻译质量。
当然,误译的原因不仅限于源语干扰、对目标语言不够娴熟两种因素。译者的草率态度、翻译时限、不恰当使用辅助软件等因素也可能会造成误译。我们将在进一步研究中探讨这些因素,收集更多的数据,优化分析框架,开展更加完整和系统化的误译研究。
学习者语料库与普通语料库相比,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直接反映学习者的整体趋势,提供学习者的各种信息。可以推测,学习者语料库将会在翻译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学习者认知、分析和修改翻译错误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