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国内党群关系问题研究综述

2018-03-19 15:02李精华李阳阳
关键词:党员干部群众研究

李精华, 李阳阳

(1.东北石油大学 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2.中国农业大学 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 100083)

党群关系是任何一个政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作为党的建设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界对于密切党群关系问题研究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梳理这些研究成果,能够为理论上深入党群关系问题的探究,实践中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党群关系研究的总体概况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选取篇名作为搜索范围,在期刊、报纸、硕博士论文、国内外会议、年鉴等12个文献库中检索“党群关系”作为篇名关键词,搜索从2007年1月1日到2017年7月1日期间发表的文章。数据统计发现,从2007年至2017年7月,篇名关键词为“党群关系”的文章共1 291篇,中国知网平均每年收录的文章约127篇。2011年以前普遍低于平均值,2011年之后学术界对党群关系的研究不断升温,2014年达到最高值,之后骤降于平均数之下。这种现象表明党群关系研究是一个一直被学界关注的课题,党群关系的研究热度与社会的热点或核心议题密切相关。比如党群关系研究的第一个峰值是2011年,这一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华诞;党群关系研究的第二个峰值是2014年,这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聚焦党的建设、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直接关联。因此,党群关系在生活与学术层面无不引起人民的热议。 为便于进一步研究,笔者从2007年开始选取关键词共现网络图(文献篇名中的关键词同时出现在同一篇文献中的次数网络),且每隔三年选取一次,对2007年以来的党群关系研究议题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

从党群关系的研究中可以看出,2007年党群关系研究多呈分散的团状化状态,有多个分散的关注中心,且各个中心又形成简单的系统网络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关于党群关系研究的系统化增强,逐渐由多个分散的关注中心聚集到以党群关系利益为核心因素型的系统性研究。由2007年“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执政条件、执政地位”“高校”“和谐”“途径”“农村”“农民”等诸多研究核心到2010年聚焦为“中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三大研究核心,之后随着党群关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研究内容更接触到党群关系的利益研究,2016年党群关系的研究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社会共同利益、利益机制、利益共享”“协商民主、协商法制化、依法治国”,反映了我国学术界一直以来为党群关系研究所作的努力和研究内容的逐步深入。

二、党群关系研究的主要议题

国内关于党群关系的研究议题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紧紧围绕关系研究,具体包括对于当前党群关系的描述分析型研究与问题研究;第二类是对未来党群关系的畅想研究,表现在“和谐党群关系的构建”方面;第三类主要是从对策出发,提出了密切党群关系的路径选择。

(一)党群关系的描述性分析与问题研究

党群关系的描述性分析是当前学术界从现实与学术的视角出发,对党群关系现状作出的程度性分析,是学者们对于当前党群关系现状的深刻的学术思考,一般以党群关系现状阐述及其特点概括作为党群关系研究的开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郭纯平博士总结认为,当前党群关系总体上是好的,主流是和谐的,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使得党群关系面临新的挑战[1]13。杨久华、郑伟研究指出,当前党群关系呈现执政特性、地区差异、利益关系失衡、干部原因主导等新特性[2]。除概括性分析党群关系的总体状况外,学者们还针对现实情况提出了党群关系面临的具体问题。诸如:金晓钟、杨帆提出当前党群关系面临群众对党的基层组织缺乏信任、党群关系的矛盾复杂性增强、群体事件增多等问题[3];赵士红指出当前党群关系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思想隔阂,党在群众中的认同度有所下降等问题[4]。

对于当前党群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学术界多运用问题分析视角进行研究。问题分析又分为不同的观点学派,诸如社会变革论、党群隔阂论、党员干部论、制度机制论、利益因素论等。(1)社会变革论。部分学者认为当前党群关系是党组织所经历的时代产物。姚桓、王素芳提出现阶段党群关系中的问题是在社会大变革的深刻背景下产生的,是转型期各种矛盾的突出反映[5]。还有学者对比分析以往党员干部与新时期党员干部的不同时代经历,他们认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随着职位的变化,以往的一些革命斗争精神不复存在,尤其是长期执政使得党存在脱离群众的危险。谢梦认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党员干部没有经历斗争的考验,没有经历与人民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艰苦磨练,他们与人民的感情只是建立在工作交流的基础上,因此对人民的感情不深[6]。再者,以往群众对于党的崇拜情感与救国救民的心灵寄托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转化为部分个体的主动参与。戴立兴提出新时代的公民社会是公民政治自觉的社会,人人享有参与社会政治的权利,公民社会中不仅是个体意识、公民责任感的提升,还有表达的权利日益得到肯定和多种有形的媒介与无形的政治、经济等支持和保障。政府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的开放使得民意信息得以在第一时间传播到决策者与监督者的视野中。最终时代因素与个人因素的综合变迁打破了老一辈人心中绝对领导的党员形象,群众对于党的情感在这种背景下是一种相对的疏离或者说对于党员干部不再是绝对的依赖[7]。(2)党群隔阂论。党群隔阂论不仅仅表现在实际生活中,还有无形之中党员干部与群众在政策和行政等方面的误解与分歧。叶剑认为当前党员干部在政治资源、社会交往、经济收入上与普通百姓之间存在差距,普通百姓尤其是处于弱势群体的百姓对党员干部缺乏情感上的认同[8]。徐春华认为群众视角下党的经济政策中“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与当前贫富差距悬殊之间存在矛盾,进而一定程度上引发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中下岗职工、农民等群众怀疑党制定此经济政策的初衷。在政治方面,民主选举中对于个别腐败党员的暗箱操作,群众一以贯之,认为党的作风乃至总体形象有问题。思想方面,部分党员的拜金主义、贪图享乐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对其清正廉洁等美好形象的期望之间存在矛盾,对于党的期望与情感有所下降[9]。(3)党员干部论。部分学者从问题分析视角中探索了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工作方法以及党员自身建设等对于党群关系的影响。宋培东指出少数党员干部思想保守,满足于现有成绩,不想事、不谋事、不干事;不敢创新、因循守旧等工作作风问题影响了群众对于党员的总体看法,甚至严重到产生信任危机[10]。侯晋雄提出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是影响党群关系的突出障碍[11]。王辉和何一成认为部分领导干部缺乏社会责任、伦理道德责任和政治责任,影响了党的群众工作效果[12]。(4)制度机制论。制度机制尚未与时代发展完美结合也是影响党群关系的一大要素。党群干部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从事服务群众的工作,诸如对于部分党员干部的腐败问题,除了从根本上改进党员干部的作风与提高素质外,监督与治理机制同样重要。朱奕冰认为正是由于对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缺乏必要的约束和监督,使人民对党的信任程度受到损耗[13]。此外,沟通机制也是影响党群关系的重要因素。冯连军、王旺胜认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过去单一的群众工作渠道既难以使群众的利益诉求得到有效表达和解决,也难以使执政党有效了解和把握群众的利益诉求[14]。(5)利益因素论。蒋维兵分析了利益对党群关系影响的运行机理以及正效应和负效应,认为利益贯穿和影响着党群关系的始终,是党群关系的核心影响因素[15]。莫秋婵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突破了计划经济的局限,它使得不同群体的利益分配与实现方式发生着改变,伴随多种新社会阶层的出现,党群关系面临一场由利益多元化而带来的博弈[16]。张家芳通过对某省党群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出个人身份、收入水平、选举意愿的表达以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纪检部门反腐力度等与党群关系评价之间均高度相关。调查发现作为党的政策实施者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普遍对党有感情;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工作人员通过改革开放,参与社会经济发展建设,获得自身价值的认同,对党也有感情;农民、下岗职工等低社会身份认同的群体对党的感情较前两者次之。因此,党员干部需要协调多方利益,无疑增加了处理党群关系工作的复杂程度[17]。

(二)关于和谐党群关系的研究

对未来党群关系的畅想是党群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表现在对和谐党群关系的研究中。在统计的1 291篇文献中,有77次“和谐”与“党群关系”一同出现,有80篇文章以“和谐的党群关系”为主题。这说明“和谐”是当前我国党群关系研究的关键字词,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反映了新时期党群关系建设的要求与归宿。

对于和谐党群关系,学术界给出了各自的见解。韩强认为和谐党群关系将是一种新常态[18]。郭纯平、徐春华、谢梦、李明等人一致认为和谐的党群关系是党员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良性互动,一方面是群众信任和拥护党的领导,另一方面是执政党时刻把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有学者阐述了和谐党群关系的重要性。李明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背景下指出,和谐的党群关系是一个党执政能力强的反映,而党群关系的和谐程度取决于群众利益的实现情况[19]。

(三)关于密切党群关系的路径研究

学术界对如何密切党群关系各抒己见。笔者阅读大量的文献,总结分析出当前党群关系问题解决的路径主要包括经济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机制建设、作风整顿、新媒体、社会工作应用等。

通过对整个社会大背景的分析,学者们提出发展经济、建立党群关系的物质基础理论。例如通过对社会转型期原有经济格局打破、新格局尚未建立的状况分析,郭纯平等多位学者建议通过发展经济,协调整合多方利益,进而奠定党群关系的物质基础[1]15。在明确发展对于党群关系重要性的前提下,陈伟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弱势群体和贫困地区问题,统筹城乡发展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等具体措施[20]。我国学术界关于密切党群关系的经济发展对策中不仅有宏观的经济政策、指导发展思想,也有具体的经济发展措施,其中涉及收入、分配等多个经济环节,对于实践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在思想建设方面,学者们更多着眼于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党的理论思想具体落实到党群关系中,提出坚持并加强党群关系的思想理论建设。诸如学者们多从坚持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思想理论层面,提出做好群众工作的具体措施,同时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在密切党群关系中的作用。刘洁提出要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在增进群众对党在信仰、道义、利益、理论上的认同等方面的作用,并且发挥其在提升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社会利益协调、组织建设与沟通等方面的能力[21]。

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一些学者提出通过党组织的内外部建设来提高党员干部的工作与服务能力。杨昕提出党组织的“内外部网络建设”,即党组织自身作为一个有效整体,通过自上而下的党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构成党群众工作的内部组织网络,党引导下的各类群众组织构成了党群众工作的外部组织网络[22]。中共扬州市委组织部提出要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关系,党组织由传统的工作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23]。周国宝认为以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为理念,强化党组织的服务理念,并进行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增强党员干部的服务理念,提升群众的幸福感[24]。

机制建设主要指的是群众的利益表达机制、党群沟通机制以及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机制。此外,有学者就社会管理机制、干部任用机制、科学决策机制、群众利益保障机制方面进行研究,且多从保障群众的参与权等权利以及维护人民利益等角度进行纯理论的阐述,实质性措施较少。例如,郑惠强针对社会管理创新机制提出形成社会矛盾排查和化解机制,对于科学决策机制提出坚持公示、听证、咨询等制度,广泛吸收群众的意见和建议[25]。罗会德认为制度机制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与优良传统,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的制度机制建设要采用广义视角,即密切党群关系的制度机制既包括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的各种规章制度,也包括党控制或干预国家政权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活动方式和方法、规则及程序[26]。也有学者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党群对话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信访制度等我国的政治制度角度入手,提出健全党群沟通机制。比如刘辉就如何提高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化水平,从完善健全党的决策制度、民主制度、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矛盾纠纷调解制度、群众监督制度等五个方面给出了很好的建议[27]。对于党员干部的监督机制,有学者提出党内党外共同监督,健全党内民主与党外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刘小莉提出“以法制权”,通过一套完备的制度、机制规范掌权者行使人民赋予权力时的所有过程与全部环节,以及“以权制权”,充分发挥纪委的监督功能[28]。

对于作风建设策略,不少学者从历史的视角阐述自中国共产党诞生至今作风建设的内容,根据历史的经验强调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坚持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彭升和赖朝梅在分析我国1957年的整风运动后得出开门整风是处理党群关系的双刃剑[29]。孙璜清从整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奢靡之风、享乐主义“四风”着手,具体分析了“四风”给党和群众带来的危害,并提出党员干部带头反对“四风”是作风建设的关键[30]。

对于新媒体视域下密切党群关系的研究,学者一般从新媒体的定义入手,论述新媒体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党群关系中新媒体的功能,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的路径研究。诸如徐宝义在总结新媒体具有无所不在、交互性、个性化、海量性等特征时,指出新媒体存在发展不平衡、安全隐患等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新媒体具有政治功能,表现在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推动新媒体监督、制造政治信息、促进政治民主等方面,同时新媒体给意识形态管理、新闻宣传、政治控制带来挑战,密切党群关系要培养运用新媒体的意识与能力,完善机制,规范监督[31]。

以社会工作介入党群关系研究是密切党群关系的一个新路径和新探索。笔者在中国知网上发现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党群关系文献具体为社会工作与党的群众工作研究,共发现相关文献不足20篇,并且学术界多从社会工作与党的群众工作有机结合方面入手。诸如张波在对比分析党的群众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异同点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工作应从理念层面、制度层面、方法层面嵌入党的群众工作,从而实现党的群众工作的创新和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发展[32]。纪德尚、李宝民、郭少华等人提出在领会社会工作理念的基础上,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法,效仿社会工作平等、尊重等专业价值观,建立一种无差别对待的群众工作方法。还有学者倡导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党的群众工作结合,提出依托社会工作的个案、小组、社区落实党的群众工作的方法。除了目标理念、工作方法的借鉴外,岳天明、杜文博提出了职业素养与评估机制的借鉴,他们认为社会工作和党的群众工作在思想理念与伦理价值上相同[33],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本质上蕴含着人本思想,与党的群众路线不谋而合。此外,社会工作与群众工作在工作目标与社会功能上相连,二者都是为了促进个体、环境、社会的良性发展与和谐。因此,群众工作借鉴社会工作的职业素养来培养党员干部的社会工作思维,加强党员干部的素质建设,借鉴社会工作的评估机制来监督与考核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与心力。陈刚、赵玲玲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过程入手,提出将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应用于群众工作[34]。从“了解群众需求,建立专业关系”到“开展调查研究,进行需求评估”,再到“确定目标,实施计划”,之后进行“社会资源整合,解决群众需求”,最后“评估服务,建立长效机制”。这样一整套的专业化群众工作过程无疑将党的群众工作上升到一个更专业的高度。可见,当前我国学术界已经将社会工作的几乎所有专业层面的知识应用于发展党群关系尤其是党的群众工作中了。

三、进一步加强党群关系研究的努力方向

以上成果表明了近十年来学者们对党群关系问题的持续关注和不懈努力,学者们关于党群关系的探索为进一步深化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党群关系是任何一个政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能否不脱离群众,始终保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的牢固和执政地位的巩固。今后的党群关系问题还有许多研究工作要做。第一,进一步拓宽党群关系的研究领域。党群关系问题从学科归属的角度看属于政治学学科,但是党群关系问题的研究又绝不仅仅是政治学科的事,它既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既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涉及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因此,需要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进行多角度研究和探讨。第二,重点关注密切党群关系对策的实证研究。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把维护、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和奋斗目标。实践上,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狠抓党的作风建设、对党内腐败问题零容忍、实行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等措施,党风政风实现了明显好转。但是,不能不看到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倾向不同程度地存在,与人民群众对党的期待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如何把密切党群关系落到实处,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让人民群众切实看得见、摸得着,应是学者们需要关注的课题。也就是说,对于诸多学者们提出的密切党群关系的对策的有效性、可行性程度如何,具体实现路径究竟是什么,或者说通过怎样的程序得以实现,如何把这些对策应用于实践中,都需要学者们深入思考。第三,党群关系的衡量标准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主要包括党群关系疏密程度究竟有无相对统一的标准,衡量标准的来源、依据,以及要构建的和谐党群关系的衡量标准是什么,这一标准能否量化等。

参考文献:

[1] 郭纯平.在社会转型期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新思路[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3-16.

[2] 杨久华,郑伟.党群关系问题新探[J].长白学刊,2009(4):55-58.

[3] 金晓钟,杨帆.新时期党群关系研究[J].党政干部学刊,2009(3):11-14.

[4] 赵士红.党群关系面临的新问题及其破解[J].中州学刊,2014(10):28-32 .

[5] 姚桓,王素芳.实现和谐:党群关系建设的新思路[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3):86-89.

[6] 谢梦.新时期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途径探析[C]//广西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贺州市委党校.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1:9.

[7] 戴立兴.影响党群关系的社会因素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8(3):39-42.

[8] 叶剑.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历史总结与现实思考[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9] 徐春华.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几点思考[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9(4):4-7.

[10] 宋培东.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5):65-66.

[11] 侯晋雄.社会转型期党群关系新探析[J].求实,2012(7):22-25.

[12] 王辉,何一成.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3):80-85.

[13] 朱奕冰.新时期党群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及对策[J].甘肃理论学刊,2010(9):34-37.

[14] 冯连军,王旺胜.党群协商法治化:党群关系优化的一个向度[J].学习论坛,2017(3):19-24.

[15] 蒋维兵.影响党群关系的利益因素分析[J].理论导刊,2012(11):35-38.

[16] 莫秋婵.群众基础视角下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现实挑战与解决路径[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4.

[17] 张家芳.转型社会中的党群关系:现状分析及路径探讨:以X省的实证研究为基础[J].探索,2015(1):22-26.

[18] 韩强.密切党群关系的现实挑战与应对[J].理论探讨,2015(2):108-112.

[19] 李明.群众利益与党群关系和谐化[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7(5):138-140.

[20] 陈伟.新时期建立和谐党群关系探析[J].实事求是,2008(4):43-45.

[21] 刘洁.思想政治工作在密切党群关系中的作用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6.

[22] 杨昕.论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的路径选择[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2.

[23] 中共扬州市委组织部.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构建党群干群互信和谐关系[J].唯实,2014(12):47-49.

[24] 周国宝.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关系[J].唯实(现代管理),2014(11):53-56.

[25] 郑惠强.完善制度机制 密切党群关系[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2-5.

[26] 罗会德.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的体制机制探析[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6(6):14-18.

[27] 刘辉.努力提高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化水平[J].中州学刊,2015(4):16-19.

[28] 刘小莉.密切党群关系的对策思考[J].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09(1):21-24.

[29] 彭升,赖朝梅.论1957年整风运动中党群关系处理的教训与启示[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4.

[30] 孙璜清.突出作风建设 密切党群关系[J].政策,2013(8):30-32.

[31] 徐宝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初探[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0.

[32] 张波.社会工作视野下党的群众工作创新路径探索[J].广西社会科学,2013(9):9-12.

[33] 岳天明,杜文博.群众工作的社会工作借鉴[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8.

[34] 陈刚,赵玲玲.社会工作过程模式在群众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文汇,2016(33):182-183.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群众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多让群众咧嘴笑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