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痰浊论回医脑病之中风

2018-03-19 14:57贾戌生贺晓慧刘敬霞贾孟辉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根源津液脏腑

贾戌生 ,贺晓慧 ,2,刘敬霞 ,2,贾孟辉 ,3

(1.宁夏医科大学,宁夏银川750004; 2.宁夏医科大学回医药现代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750004;3.宁夏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医科,宁夏银川750001)

回医脑病多属中医中风、眩晕、头痛、痴呆等范畴,其发病机制多因禀性衰败、四性(冷热、干湿)调节失常、四液(白液质、黄液质、红液质和黑液质)受污浸染,机体代谢及调控功能失常,无法及时扬清抑浊,终致痰饮、浊湿、黑血、黄水等异常体液成为病理产物积聚于头部及经络,致脑病各种病证的发生,回医理论称之为“病理根源”[1],如《回回药方》中的“白痰根源”“黄痰根源”“黑血根源”“润根源”等。回医脑病中风发生及病理过程虽复杂多样,但痰浊与中风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关系密切。本文从中医回医文献、临床研究等方面对痰浊的形成及其病因病机,论治体系进行梳理,为系统归纳整理回医脑病中风的病因病机学说,辨病辨证论治、防治原则等,为完善回医对中风的理论认知,丰富回医治疗中风的手段与方法,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

1 五脏失和与气血津液失常为痰浊基本病机

若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伤、劳逸伤、瘀血等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人体,使脏腑功能失常,气血津液运行与输布受阻,参与水液代谢的肺失宣降与通调水道,脾失运化而水湿内停,肾的蒸腾气化功能减退,致水液代谢异常而生痰浊;影响气机和血运的主要为肝与心,若肝失疏泄、气机失调;心主血脉、藏神异常,亦生痰浊。

1.1 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肺为储痰之器

《景岳全书》云:“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生。盖脾主湿,湿动则生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医宗必读·痰饮》曰:“按痰之为病,十常六七,而《内经》叙痰饮四条,皆因湿土为害。”李中梓曰:“脾土虚弱,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瘀而为痰。”[2]张介宾说“夫人之多痰,皆由中虚使然”,故治疗应补脾健运为主。《丹溪心法》云:“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也。”王肯堂言:“治痰宜先补脾,脾复健运之常,而痰自化矣。”[3]

肺通调水道,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若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失常,津液不化,水液停聚凝而为痰,痰聚于肺系,故“肺为储痰之器”。虞博《医家正传》言:“肺气郁而生热,热则生痰。”《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藏,主津液”,内寓元阴元阳,其精气的蒸腾气化,主宰人体整个津液代谢、肺脾等脏腑对津液的气化,全依赖肾中阳气的蒸腾。即《景岳全书》云:“夫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在肾者,以水不归源,水泛为痰也。”由肾所生之痰,多为虚痰。《古今图书集成》曰:“肾生痰,多虚痰,久病多痰,切不可作脾湿生痰论。盖病久不愈,未有不肾水亏损者。”即肾为生痰之本,故《景岳全书痰饮》有“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故清·王泰林《环溪草堂医案》有“痰之标在脾,痰之本在肾”。

1.2 肝郁气结、心之血脉瘀滞则津停凝结为痰浊

肝主疏泄,协调全身气机升降,促进气血津液循环、调节三焦气化及水液代谢。若肝郁气结则津停凝结生痰,如《丹溪心法》曰:“气有余便是火。肝气怫郁,郁而化火,煎熬津液为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有:“七情沮乱,脏气不行,郁而生痰。”李时珍言:“风木太过,来克脾土,气不运化,积滞生痰。”[4]《存斋医话稿》谓:“痰属湿,为津液所化,盖行则为液,聚则为痰,流则为津,止则为涎。其所以流行聚止者,皆气为之也。”肝气郁结,则津行不畅,水液代谢紊乱,聚而成痰。

心为君主之官,是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之中枢。若素有邪热内蕴,或因情志抑郁,五志过极化火,可灼津为痰,使实热痰浊蒙蔽心神或上蒙清窍。如何梦瑶《医碥》言:“痰热属心,脉洪面赤,烦热燥渴,多笑,眩晕嘈杂,头风烂眼,痰多稠浊。”日久则使心之阴血亏损而致虚火内生,炼液为痰,内扰心神。如唐容川《血证论》曰:“血虚不能养心,则心火亢盛,克制肺金,津液不得散布,因凝结而为痰也。”又因心属火,为阳中之阳,心主血脉,依赖心阳之温煦推动,若心阳不足,则运血无力,血流受阻,使气滞津阻凝而成痰。如唐宗海曰:“内有瘀血,阻碍气道,不得升降,气壅为水壅,气即水故也,水壅即为痰饮。”

1.3 五脏皆生痰浊,其致病多属本虚标实

痰浊既为病理产物又为致病因素,痰浊与脏腑关系密切,五脏皆可生痰,且一脏功能失调,均可影响他脏,加重病情。反之脏腑功能失调亦可生痰,痰浊又会加重相应脏腑功能失调。痰浊之为病,多属本虚标实,本虚在于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多责之于肺、脾、肾功能失调,标实在于痰邪阻滞,实证为多[5]。

2 中风多因体虚,与痰浊密切相关

中风病因多以风、火、痰、瘀、劳倦、气虚等为主。其中“风、火、瘀、痰”既可单独导致中风,又可相互转化,相兼为患而发中风。而从“痰”立论者源自朱丹溪,如《丹溪心法·痰》中:“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百病多有兼痰者。”且《丹溪心法·中风》强调:“半身不遂,大率多痰,痰壅盛者,口眼歪斜,不能言也。”清·张璐《张氏医通·中风门》云:“凡瘫痪瘛疭、半身不遂等证,皆伏痰留滞而然……不祛痰邪,病何由愈?”说明痰浊与中风密切相关,如流行病学显示,血脂代谢异常尤其是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是脑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6]。王剑等[7]通过黏附分子代谢失常对痰证机制进行探讨,认为血中脂质为痰浊停于血中而形成的高黏高凝高聚状态,高血脂会影响膜流动性,诱导过量黏附分子生成,使水谷精微不归正化而变生痰浊。临床中风多发于中老年,因中老年多有体虚而脏腑功能减退,正气不足,尤其阳气衰弱,气化无力,易致津液停聚凝结为痰浊。痰浊随气行,遍及全身,更有“百病多由痰作祟”“痰为百病之因”。潘桂娟[8]认为,痰具有逐渐蓄积、流动不测、黏滞胶着、秽浊腐败、凝结积聚、致病怪异等特性,体内痰浊积聚达到一定程度使机体不能清除时,则会“阻滞气机”“壅塞血脉”,从而引发临床表现复杂而怪异的“痰病”。临床观察发现由痰浊阻络而发中风者多见,如在1项对全国多中心的804例中风患者始发态证候的观察中发现,痰湿证占60.8%[9]。刘敬霞教授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精神紧张等均可致脾失健运致水谷精微酿湿生痰,停于体内,使气血运行受阻。若遇气候突变、用力过猛、生气恼怒、饮酒饱食等诱因,即可发为中风[10]。何群芳[11]发现中风以痰浊上扰为主者较多,多因过食肥甘厚味,又少动贪逸,使中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这类人群多以痰浊内盛为主;并认为治痰法已成为治疗中风的重要法则之一,又以导痰汤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治疗中风痰浊上扰证效果较好,能及早度过急性期和降低致残率。

3 回医痰浊理论与中风

3.1 四性、四液禀性衰败为痰浊病理根源

“禀性衰败”“病理根源说”是回医发病学的基本原理。即“四性禀性衰败”和“四液禀性衰败”。若出现禀性衰败,则四体液质亦会变化。禀性衰败而冷,则白体液受污浸染;禀性衰败而热,则黄体液受污浸染;禀性衰败而湿,则红体液受污浸染;禀性衰败而干,则黑体液受污浸染。而“白痰根源”“黄痰根源”“黑血根源”“润根源”等病理根源作用机体,使其禀性衰败,产生风、痰、瘀血、湿浊、黄水等病理产物,堆积体内,影响脑与脏腑的经络气血运行,最终发为病,尤其中风。

3.2 脑主脏腑,百脉发于脑、复会于脑;脑经主司全身脏腑经络

回医脑病理论认为“脑主总觉,司思维和运动”及“百脉发于脑、复会于脑”;脑经与全身脏腑官窍直接联络沟通,如《天方性理·卷三·内外体窍图说》云:“其筋络自脑而通至于目,则目得其总觉之力而能视。其筋络通至于耳,则耳得其总觉之力而能听。其筋络通至于口鼻,则口鼻得其总觉之力而口知味、鼻知臭。故肝开窍于目,而其目之所以能视者,脑之力也。肾开窍于耳,而其耳之所以能听者,脑之力也。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而其口之所以知味、鼻之所以知臭者,脑之力也。其筋络自脑而通至于周身,则通身得其总觉之力,而手能持,足能行,百体皆知痛痒。”[12]

3.3 痰浊交阻脑经,脑元失养,神机失用而发脑病

贾孟辉结合现代医学头皮针功能区域划分的理论,依据刘智《天方性理》对脑经功能定位的论述,分析中医经络学说有关经脉分布、走向、交接规律和流注顺序的阐述,并参考现代脑皮质投影说,绘制出回医的脑经循行示意图,将脑经分为脑白液经、脑红液经、脑黄液经和脑黑液经四部分[12];并认为,由于痰湿、黑血等有形之病理根源积聚人体,痰浊等有形之病理根源积聚交阻脑经,致脑经不畅,气血运行受阻,脑元失养失用而发脑病,其病位在“脑经”[12]。因脑经与全身脏腑经络官窍的联络沟通受阻,五脏功能减退,全身气血运行阻滞,津液输布代谢异常形成痰浊等诱发脑病中风。

4 化痰浊与通利脑经防治脑中风

回医“禀性衰败”“病理根源”形成有形的痰浊等病理产物阻滞脑经,使脑经不利,脑窍被蒙或脑髓失养,脑神失用,而发脑病中风。故朱丹溪有“半身不遂,大率多痰”,在治疗上强调“治痰为先,次养血行血”。可见化痰祛痰论治中风尤为重要。化痰有利于促进脂质代谢,提示痰与血脂相关[7]。临床研究发现,采用化痰祛痰药物与回医脑经针刺法治疗痰浊引起的脑中风临床疗效十分显著[13-14]。

5 小 结

综上所述,“中风”始发状态下多以风、火、痰、瘀四邪伤及脑络,其中风、痰为四邪之首,痰为伤脑之害,其临床辨证分型多为痰湿瘀阻、气虚血瘀、肝肾亏虚等证型。但朱丹溪力主“湿痰生热”的中风病因学说[15];清末医家张山雷也强调“肥甘太过,酿痰蕴湿,积热生风,致为暴扑偏枯”,均指出痰湿瘀阻是其重要病因,痰湿瘀阻型中风患者所占比例较高[16]。痰浊在脑病中具有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双重性,探讨痰浊在脑病中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作用,对回医药各种诊疗方法防治中风有很大的启迪,将对回医药预防治疗中风与临床疗效的评价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根源津液脏腑
《伤寒杂病论》“阳气”实质探析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浅谈从气血津液理论辨治干燥综合征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一道电偏转创新题的命题根源剖析
帮孩子找出问题的根源
凑合是离婚的根源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脏腑经络辨证施治颈性眩晕验案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