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西部丘陵地区田园综合体建设
——以四川省绵阳市为例

2018-03-19 11:55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丘陵地区综合体田园

黄 静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在2018年7月召开的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李克强总理也在会上作出批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事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局[1]。面对当前“三农”现状,要实现乡村振兴,可谓任务艰巨、时间紧迫。准确找到工作的突破口和载体尤为重要,而田园综合体建设正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优质载体和有效途径。

1 田园综合体的内涵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理念,指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2]。由此可见,田园综合体的关键和核心在于 “综合”。

1.1 田园综合体是一种乡村综合发展模式

其重点在于“综合体”,是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综合体,是“一揽子”解决方案,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综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它不同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单一的乡村经济形态,如观光农业、乡村度假旅游、绿色生态种植、特色农业等。

1.2 田园综合体是一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现代农业是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其主要特征一是广泛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由顺应自然变为自觉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由凭借传统经验变为依靠科学,成为科学化的农业,使其建立在植物学、动物学、化学、物理学等科学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二是把工业部门生产的大量物质和能量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以换取大量农产品,成为工业化的农业;三是农业生产走上了区域化、专业化的道路,由自然经济变为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成为商品化、社会化、自然生态循环的现代农业;四是在农业中导入了文化元素、旅游元素,使农业及农产品更具有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旅游价值。

1.3 田园综合体是一二三产业共生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集聚区

它不仅是一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还包括农产品和非农产品加工、旅游产品的创意设计、高科技产业、康养、养老地产、旅游地产、金融、医疗、学校等现代加工业和服务业,实现三个产业融合发展。

1.4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它有别于特色产业小镇。众所周知,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建有特色产业小镇,城市和农村的边界已十分模糊,如美国的因特尔小镇、德国的奥迪小镇等。中国特色产业小镇建设已拉开序幕,具有代表性的如杭州云栖小镇、成都菁蓉小镇等,计划2020年前我国将建1000个特色产业小镇。田园综合体的特色小镇与特色产业小镇的主要区别在于,一是二者地域不同。特色产业小镇是在一个“镇”上,有“城市”特征,一般距中心城区50km以内,而田园综合体一定在“田园”之中,有“乡村”的特征,不一定在“镇”上。二是产业结构有所不同。特色产业小镇,产业重点在“特色”上,不一定包含农业,而田园综合体一定要包含农业产业。三是主体不同。特色产业小镇的主体是从城市中心迁出的企业,是科技、文化创意、金融方面的人才,而田园综合体的主体是企业和农村合作社、村民。

1.5 田园综合体是一种新型乡村社区

它不是单一的产业发展区,而是生态优良、环境优美、关系和谐、交通便利、通讯畅通、社会服务功能完备、田园风情浓郁的新型社区,能充分满足村民生活以及养生养老、旅游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1.6 田园综合体是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交织、融合的新文化圈

城乡文化在田园综合体中交织、融合衍生出一种带有城乡文化特征的新文化,进而形成新的文化圈。这对消除城乡二元文化,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西部丘陵地区田园综合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总体规划与策划不足

调查发现,不重视规划与策划是丘陵地区农业项目存在的通病。其主要原因一是农业项目一般没有严格的审核流程,未经批准的项目也可以上马;二是一些投资者来自农村,自认为是内行,要么不进行规划,要么轻易否定专业机构、专家的策划方案;三是有的投资者假借农业项目题材获取政府补贴,并不是真心做农业项目,自然不重视规划。

2.2 项目同质化严重

以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安州区及绵阳至江油沿线为例,农业项目类型和业态十分相似。旅游项目基本都是农家乐和休闲度假村(大农家乐)、体验农业大多为各种采摘(草莓、蓝莓、枇杷)、农业产业化也不外乎是田里种荷花,地里种葡萄,山上栽核桃。项目同质化是目前乡村旅游亏损、农产品滞销的重要原因。

2.3 项目低端化明显

丘陵地区农业项目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化上。调查发现,绵阳很多农业项目投资方是房地产开发商,投资目的主要在于土地升值的预期,搞农业产业只是手段,大多项目存在数管理混乱,没有自己的商业模式,项目或产品鲜有科技含量和文化内涵,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2.4 人才严重缺乏

田园综合体建设内容丰富,对人才的要求较高。调查显示,西部丘陵地区一是缺乏高水平的项目策划、文化创意、项目管理、市场营销人才;二是由于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人员普遍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急需现代农业、加工业方面的技术人才。

2.5 村落文化正在消失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乡村民居、生活习俗、耕作方式、地方语言、宗族观念等都是村落文化的载体。近4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5·12”灾后重建以来,绵阳的村民大量由分散居住变成相对集中居住。加之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社会流动水平增大,原有的民居样式、邻里关系、生活方式甚至语言正悄然发生变化。川西民居变成了小洋楼,以前的乡亲、乡情关系变成了业主关系,以前自给自足的生活,变成了米面肉油都要购买的生活,村落文化正在被淡忘和消失。

2.6 村社组织功能较为弱化

随着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农村党员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带动能力不强的情况客观存在。有些村社在项目的引进、土地流转等重大事项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息不公开、不透明,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信任度降低等现象,为农业项目的开发留下了一定隐患。

2.7 自然条件存在一定局限性

丘陵地区与山区相比,可利用的、原生态的旅游资源相对匮乏;与平原地区相比,土地分散、地块较小,发展大规模现代农业的条件较差。

3 西部丘陵地区建设田园综合体主要策略

西部丘陵地区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同山区相比较,有更加优越的交通和通讯条件;同平原地区相比较,乡村有更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景观元素,田园风情更浓郁、更具有画面感,更有利于开发观光农业、乡村度假、农事体验等项目。立足西部丘陵实际,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高度重视规划与策划,实行“一村一策”

田园综合体建设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影响长远,规划与策划尤为重要。同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地形地貌、自然水土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即使是在同一个地区,不同的乡镇、不同的村落,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策划切忌照搬照抄,必须做到“一村一策”,差异化的策划规划是田园综合体建设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关键。

3.2 构建“四轮驱动”模式,合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西部丘陵地区地形地貌制约了现代大农业的发展,但优良的生态环境、淳朴的民风、浓郁的田园风情,却更适合发展精致农业、创意农业、绿色生态农业及社区支持农业等现代农业,以及与之密切关联的乡村旅游、养生养老、创意设计等产业。因此,在西部丘陵地区,特别是城市近郊,适宜采用“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养生养老+文化创意”的“四轮驱动”发展模式。像绵阳作为国家科技城,科技资源十分富集,科技人才占比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文化创意企业上万家,他们既是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养生养老的消费者,又可能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参与者。在绵阳周边(30km范围内),可以把田园综合体建设和特色产业小镇建设结合起来,打造城市和乡村高度融合的有现代科技特色的“田园综合体”。

3.3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助力产业振兴

发展乡村产业,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是丘陵地区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硬道理”。但目前包括绵阳在内的西部丘陵地区产业发展存在着盲目效仿和“挤风口”现象,看到人家种荷花,自己也种荷花;别人栽核桃,自己也栽核桃;别人种粑粑柑,自己也种粑粑柑,导致产品滞销。科学规划产业发展领域和方向是实现产业振兴的关键和前提。规划产业,不能只看眼前,不能仅仅依据市场需求一个因素来确定自己的产业内容和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要明确“我们能干什么”“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我们的比较优势是什么”。只有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做好产业规划,才能用我所长,才能有效避免产业同质化,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产业振兴。

3.4 坚持因地制宜打造田园社区,助力生态振兴

田园综合体建设包含乡村民居、田园社区、旅游地产、养老地产。在处理建筑物与环境间关系时,一定要构建二者的融入型关系。田型调整、水系开挖等工程,要尽可能保护原有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不宜大开大挖,有些地方“略加修饰”即可;“斑块”“田沿线”“田冠线”要进行精心设计,尽可能保持原始的美、自然的美;建筑及景观的风格要与田园综合体的整个文化定位协调,必须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必须是中国的、必须是中国乡村的,让建筑物或构筑物融入乡村美好环境。在绵阳,最好采用川西民居的建筑文化元素,不宜搞徽派,更不宜搞所谓的“加州小镇”之类的西洋派建筑。

3.5 挖掘和传承村落文化,打造文化IP,助力文化振兴

在村落漫长发展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村落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村落文化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当代商业价值,并将其打造成文化品牌和文化IP,是田园综合体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美丽乡村的魂灵所在。在这方面成功案例比较多,如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的西巷村打造成了一个具有文化IP的“青蛙小镇”。西部丘陵地区有很多值得发掘的村落文化资源,如位于绵阳市涪城区关帝镇龙坝村6组的李家梨园。该园现有梨树18棵,树下有“梨园土地”“本境花园土地”等3块清代石碑,证明其为清代梨园。梨树大部分有两人合抱粗,虽然很多树干中空,树皮斑驳,但至今一到春季乃枝繁叶茂,老树着花,生机盎然。有较高的文化旅游价值,值得挖掘与传承。

3.6 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提高田园综合体建设效率

乡村旅游产业是田园综合体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丘陵地区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绵阳城市近郊及丘陵地区,分布着大量的乡村旅游项目,包括大大小小的农家乐、观光农业项目、乡村度假项目,如涪城区“杨关产业带”上的杨家镇团阳寺村的原香·国际香草园、万和村的万亩葡萄种植体验园、关帝的“蚕桑产业园区——天虹丝绸园”,游仙区的“富乐花香”“国际兰花主题公园”“柏林农业产业主题公园”“鹤林绿洲生态园”,江油市的“果城花香”“爱情谷”等农业主题公园。这些项目大多占地数千亩、投资上亿元,但由于项目分属于不同的产权人、或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缺乏宏观上的统一规划布局,加之投资人之间的跟风、攀比等原因,项目业态同质化、产业低端化、投资效益低下等问题突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创新田园综合体建设管理模式。一是应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强化整体规划与布局,联合建设田园综合体;二是科学整合乡村特色产业和旅游资源,以节约建设用地,减少投入,提高田园综合体建设效率。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为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了更好的政治环境、政策环境,而且还为田园综合体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加快西部丘陵地区田园综合体建设,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之需,也是我们义不容辞是职责。由于田园综合体建设,涉及面非常宽,内容十分丰富,在政策制度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实践和总结。

猜你喜欢
丘陵地区综合体田园
Bořislavka社区综合体
西班牙AIGÜES DE VILAJUÏGA建筑综合体
Megapark商业综合体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B CAMPUS教育综合体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田园美景
丘陵地区的人工挖孔墩(桩)基础设计
成都周边丘陵地区产业集聚融入大成都
南部丘陵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