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雪峰
(黑龙江省巴彦县富江乡畜牧发展服务中心,黑龙江 巴彦 151800)
狐狸传染性脑炎,是由犬传染性肝炎病毒(犬腺病毒Ⅰ型,ICHV-1)引起的一种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精神高度兴奋、肌肉痉挛、共济失调、呕吐便血为主要特征,本病具有发病急、传染快、危害严重等特点[1-2]。狐狸脑炎首先在美国的银狐养殖场被发现,以后德国、法国、苏联、挪威、波兰、加拿大等国也都进行了报道,1949年证明与犬传染性肝炎病毒是同一种病毒。目前此病已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我国近年在一些养狐场也发现了此病。
病原:该病毒为犬腺病毒科、哺乳动物腺病毒属,犬腺病毒Ⅰ型。该病毒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在37℃于26~29 d灭活,在60℃于3~5 min失去活性,在注射器上,附着的病毒可残存1~3 d,低温冷藏9个月仍有感染力,紫外线照射2 h后,才失去毒力,最适的pH 6.0~8.5。对乙醚、氯仿有耐受性,在0.2%甲醛液中,24 h后才能灭活。
传染源:病狐、病犬及康复和隐性感染带毒兽是主要传染源,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在本病的急性阶段,病毒分布于动物全身各组织,可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体外,污染环境、饲料、水源等。痊愈后在肾脏持续带毒数月甚至数年,可长期从尿中排毒,成为常见的传染源。本病一般不通过飞沫传播,主要通过直接与间接接触,经消化道传染易感动物,也可经胎盘感染胎儿。此外,体外寄生虫也有传播本病的可能性。
易感动物:犬和狐狸(银狐、红狐)对本病易感性高,有致病力,特别是对生后3~6个月龄的幼狐,最为易感。幼狐发病率为40%~50%,成年狐发病率较低。浣熊、黑熊也有易感性。本病也可感染人,但不引起临床症状。
流行特点:此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节发病率较高。任何年龄的狐、银黑狐和犬均可发生此病,而最敏感期在3~6月龄。潜伏期多>10 d。犬和狐两种动物间能发生交叉传染,主要是养狐场由病犬或带毒犬将疫病带入。本病在养狐场可持续存在多年,一般发病率≤5%,但每年反复发生,造成严重的损失。
临床上狐狸主要表现为脑炎型,而犬则主要表现为肝炎型和呼吸型。狐狸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6~7 d,毒力愈强潜伏期愈短。本病常突然发生,病程甚短,多在24 h内死亡,甚至往往没见症状就死亡,尤其是幼狐。临床急性病例常突然发作,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前期站不稳,随后瘫痪,还有的昏迷不醒,呈现急性症状者多为3~10日龄仔狐。亚急性症状者多为成龄狐,体温升高>41℃,弛张热,表现食欲丧失或不良、稀便带血。迅速消瘦,眼结膜和口腔黏膜苍白、黄染,角膜混浊,抑郁和兴奋交替出现。恢复后,经常发生呕吐,不发情等。慢性型:慢性病例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消化紊乱和进行性消瘦。
尸检时可见到各脏器组织,尤其是心内膜、脑膜、唾液腺和肺脏有点状出血,肝、肾、脾脏和颌下淋巴结肿大。可视黏膜贫血或感染,腹部皮下结缔组织胶样浸润和出血。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实验室检查和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诊断是采取病初和后期双份血清,后期较前期的抗体效价提高4倍以上者为正在感染。血凝抑制试验不仅简便易行,而且其结果与中和试验平行。
加强防控管理:首先将病狐和疑似病例隔离治疗,并对周围环境及用具进行彻底消毒,地面用10%~20%漂白粉进行处理,对患有此病的狐场定期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防疫,建立兽医卫生制度,平时注意消毒和隔离,严禁犬及其他动物进入,患有此病的成年狐和幼仔及与其接触的同窝狐,一律打皮,不能留为种用。种狐应隔离治疗,痊愈后再观察1个月,确定无病症经接种疫苗后方能进场继续饲养。每年定期进行驱虫,也可防止本病的恶性传染。
疫苗免疫:当前国内养殖场采用自家苗进行预防:仔狐一般于分窝后2~3周接种犬传染性肝炎Ⅰ型弱毒活苗或多价联苗,以后每半年加强1次免疫;种狐配种前30~60 d免疫1次。或接种狐脑炎犬肾传代细胞活疫苗和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和脑炎三联活疫苗,也可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治疗:自然患病的康复犬能获得坚强的免疫保护力,狐可获终生免疫。人工感染发病的康复犬,能保持高水平的中和抗体3年,可见应用疫苗接种是有效的预防手段。治疗本病发病早期可应用高免血清或丙种球蛋白,以抑制病毒繁殖和扩散,同时辅以补液和抗菌药物避免电解质紊乱和继发细菌感染。
[1] 申辛欣,马学军.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病原学研究进展[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7,31(1):75-78.
[2] 罗国良,闫喜军,钟伟.狐狸传染性脑炎病原学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8(8):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