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飞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畜牧兽医站,江苏 淮安 223400)
兔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或等孢属球虫寄生于兔的小肠或胆管上皮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常呈地方性流行,病程常呈急性经过,往往来不及治疗,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我国养兔业的发展。长期以来,兔球虫病主要依靠化学药物治疗,但球虫极易产生耐药性,给兔球虫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研究中草药抗球虫药物及其他新型药物,对兔球虫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对兔球虫病的药物治疗及预防措施进行论述,以降低兔球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兔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兔球虫具有侵袭性的孢子化卵囊,被家兔食入之后,卵囊壁被消化液所溶解,子孢子逸出,随即侵入肠壁上皮细胞发育为裂殖体。裂殖体以裂殖生殖的方式在上皮内迅速繁殖,形成许多裂殖子,上皮细胞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裂殖子从破坏的细胞内逸出,又侵入新的上皮细胞,如此反复地繁殖。经过几次以后,肠黏膜组织会遭到破坏,影响饲料、饲草的消化与吸收,引起兔体脱水、失血,并引发继发感染,增加对其他兔病的易感性。
兔球虫按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其中,急性病程3~6 d,亚急性病程1~3周,慢性病程1~3个月。而按照兔球虫的种类和寄生不同可分为肠型、肝型和混合型3种。肠型兔球虫病多发于20~60日龄的幼兔,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泻,病兔常因脱水、中毒及继发细菌感染而死。肝型兔球虫病多发于30~90日龄的幼兔,表现为厌食、虚弱,腹泻或便秘;眼球发紫,结膜黄染;肝脏肿大,触诊疼痛;往往伴有痉挛,甚至麻痹。混合型兔球虫病发病率较高,是由斯氏艾美尔球虫和寄生于肠道的艾美尔球虫混合感染引起的。患病初期,病兔食欲降低,后废绝。精神不好,时常状卧,虚弱消瘦。眼鼻分泌物增多,唾液分泌增多。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病兔尿频或常呈排尿姿势,腹围增大,肝区触诊疼痛。结膜苍白,有时黄染。有的病兔呈神经症状,尤其是幼兔,痉挛或麻痹,由于极度衰竭而死。多数病例则在肠炎症状之下4~8 d死亡,死亡率>90%。
目前,抗球虫药物仍然是预防和治疗兔球虫病的主要手段,其中盐酸氯苯胍、磺胺二甲嘧啶、地克珠利、莫能菌素、盐霉素、妥曲珠利等是治疗兔球虫病的主要药物。林青等研究了地克珠利、克球粉(氯羟吡啶)、氯苯胍3种抗球虫药物治疗兔球虫病的效果,结果表明,地克珠利对抑制兔球虫卵囊产生、保护兔只增重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显著优于克球粉(氯羟吡啶)和氯苯胍(P<0.05),而克球粉(氯羟吡啶)和氯苯胍的抗球虫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1]。石团员等研究表明,妥曲珠利-莫能菌素复方制剂组的体质量、大型艾美耳球虫卵囊减排率都显著高于妥曲珠利组和妥曲珠利-磺胺喹恶啉组,且并无出现食欲不振、便秘和拉稀症状,说明妥曲珠利和莫能菌素联合用药能够对虫体的多种代谢途径同时起到阻断作用,效果明显高于单一药物,而且可以避免单一用药出现耐药菌株的现象[2]。
中草药的天然性、复杂性、多能性使其用于兔球虫病治疗时,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效果优于化学药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吴昌标研究表明,由青蒿、使君子、大蒜、大黄、当归和地榆等组成的复方中草药制剂的抗球虫指数高于地克珠利和氯苯胍,且具有促生长作用[3]。晋爱兰等研究不同剂量的中草药和地克珠利对兔球虫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由常山、柴胡、青蒿、槟榔、苍术、仙鹤草、地榆、三七、大黄、黄连、黄柏等10多味中草药制成的中草药复方制剂按1.5%的剂量添加到兔饲粮中,效果要优于地克珠利,而且可以提高兔的生长性能和成活率[4]。
刘阳等研究石榴皮、白头翁、青蒿、紫茎泽兰、秦皮、五倍子6种中草药水提取物对兔球虫卵囊孢子化的影响,体外实验结果表明,6种中草药水提取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兔球虫卵囊孢子化的作用,其中效果最佳的是五倍子1.0 g·mL-1,其次是秦皮0.5 g·mL-1[5]。另外,卢福庄等将青蒿、苦参、柴胡、仙鹤草等10味中草药提取有效成分,制成注射型缓释剂,抗球虫效果要优于散剂和氯羟吡啶以及地克珠利,还可以提高兔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6]。
因此,为提高中草药的抗球虫效果以及适口性不佳带来的药物摄入不足,今后应注重研究适合动物饲养的中草药剂型,为中草药抗球虫药物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中西医联合用药对兔球虫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降低化学药物的副作用,也可以改善中草药作用速度慢的弊端。简永利等研究结果表明,由青蒿、常山、柴胡、地榆、白茅根等按一定比例制成的中药制剂与妥曲珠利联合使用,可以降低粪便卵囊数,提高饲料报酬[7]。丁酸钠具有调节肠道pH、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潘丽俊等研究表明,包膜丁酸钠可以降低患球虫病兔的克粪便卵囊数,提高空肠、回肠绒隐比,降低空肠、回肠IFN-γ水平,说明包膜丁酸钠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家兔肠道细胞的修复与生长,提高家兔细胞免疫和球虫感染后炎症反应的水平,最终提高家兔对球虫感染的抵抗力[8]。
目前,对兔球虫疫苗的研究较少,我国尚无商品化的兔球虫疫苗产品。基于目前的研究,兔球虫疫苗可分为兔球虫病活虫苗、兔球虫亚单位苗、兔球虫基因工程苗几类。张龙现等用黄艾美耳球虫重复免疫2月龄新西兰品种无球虫兔,共设计3种免疫程序:均等中剂量,免疫3次,间隔10d,2 000个卵囊·只-1·次-1;均等低剂量,免疫5次,间隔5d,200个卵囊·只-1·次-1;加倍递增剂量免疫程序,免疫5次,间隔5d,起始剂量为200个卵囊·只-1·次-1,结果表明,中剂量和递增剂量均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9]。张正黎研究用化学试剂A影响斯氏艾美耳球虫的体内外发育降低斯氏艾美耳球虫毒性,可使感染兔获得一定保护性[10]。Abdel等用斯氏艾美耳球虫粪抗原加佛氏佐剂免疫两次,间隔2周,免疫注射后1周,用孢子化的卵囊经口攻毒,免疫后三周可在血清中检测到粪抗原和卵囊抗原,且两者与宿主的保护性免疫应答有一定的相关性[11]。乔军应用噬菌斑原位杂交技术从cDNA文库中筛选微线蛋白5(Es MIC-5)基因片段,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中表达MIC-5基因,并研究了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发现产生一定免疫保护作用[12]。
造成兔患球虫病的主要原因是饲粮、饮水中含有孢子化卵囊,经口进入兔体内,或由于饲养环境卫生差、湿度高,使得外界环境中的球虫卵囊生长发育。因此,只有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适时合理分群,才能有效控制兔球虫病。
3.2.1 加强饲养管理
要建造通风、向阳、干燥、卫生的兔窝(或者兔笼、舍),使家兔排出的粪尿通过笼底及时漏在承粪板上。应注意喂给富含蛋白质、磷酸钙和各种维生素的全价饲料,饲草、饲料和水要保证干净、新鲜、卫生。新购种兔要隔离检疫,多次粪检无球虫卵囊后方可留作种用。发现病、死兔要及时隔离、治疗,病兔痊愈后也不可留作种用,死兔要深埋。
3.2.2 改善饲养环境
要及时清除兔舍及运动场上的粪便,并将粪尿及污染物放入坑内或堆积在指定地点,通过生物发酵法进行消毒。定期用消毒剂对兔舍、兔笼等设备进行彻底消毒。饲槽、饮水器、笼底板等设备要用3%火碱浸泡刷洗,地面、墙壁、排泄物要用石灰水喷洒消毒,每周1次。另外,要注意消灭鼠类、苍蝇等,杜绝球虫卵囊的机械性传播。
3.2.3 适时合理分群
成年带虫兔可使幼兔感染球虫病,所以必须按年龄大小分群饲养,幼兔断奶后应立即分笼,饲喂易消化的饲料。还要注意病兔与健兔的分群和新进兔与原有兔的分群。
虽然目前已经研制出一些抗兔球虫的药物,但化学药物易产生耐药性,中草药的作用机理、有效成分、使用剂量等尚不清楚,仍需进一步研究。临床用药时,应在短时间内有计划地交替、轮换或穿梭使用不同种类的抗球虫药。另外,除传统药物外,急需开发一些不易产生耐药性、使用方便的新型抗兔球虫药物。除治疗外,在饲养管理上也要引起重视,切断病原的流行通道也十分必要。研究人员应开展兔球虫疫苗的研究,使兔球虫疫苗商品化,从而降低发病率,促进我国养兔产业的不断发展。
[1] 林青,张海芬,宋军科,等.3种抗球虫药治疗兔球虫病的效果比较[J].畜牧与兽医,2012,44(9):82-84.
[2] 石团员,鲍国连,索勋,等.妥曲珠利及其复方制剂对人工感染大型艾美耳球虫病兔的治疗[J].中国兽医学报,2014,34(12):1 935-1 939.
[3]吴昌标.中药和化学抗球虫药对兔球虫病的疗效对比试验[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6(2):6-10.
[4] 晋爱兰,万双秀,张供领,等.不同剂量中草药与西药防治兔球虫病的比较试验[J].中国养兔,2009(7):26-29.
[5] 刘阳,郝桂英.6种中草药水提取物对兔球虫卵囊孢子化的影响[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1(1):7-9.
[6] 卢福庄,张雪娟,季敬余,等.中草药缓释剂防治兔球虫病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07(5):589-592.
[7] 简永利,涂宜强,韩青松,等.中西药方剂防治兔球虫病的疗效试验[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0):106-107.
[8] 潘丽俊,刘燕,肖琛闻,等.包膜丁酸钠对球虫感染兔的影响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6,38(10):785-789.
[9] 张龙现,林昆华.从病理变化角度探讨黄艾美耳球虫活虫苗不同免疫程序的免疫保护性[J].畜牧兽医学报,1995,26(5):426-434.
[10] 张正黎.斯氏艾美耳球虫卵囊孵化条件及化学试剂对斯氏艾美耳球虫繁殖影响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5.
[11] Abdel Megeed K N,Abuel Ezz N M,Abdel-Rahman E H.Protec⁃tive effect of Eimeria stiedae coproantigen against hepatic coccid⁃iosis in rabbits[J].Soc Parasitol,2005,35(2):581-595.
[12] 乔军.斯氏艾美耳球虫MIC-5基因的筛选、表达及重组蛋白免疫原性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