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促进社会发展的历史、路径及因素

2018-03-18 20:57
关键词:生产力民众政府

李 钰

(重庆社会科学院, 重庆 400020)

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当前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协同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改革,是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深入推进、重点突破并形成强大推力的一次伟大革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1]全面深化改革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有机统一,是在中国大地上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彰显出显著的时代特色。改革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通过扫除生产力发展中的各种障碍激活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性达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目的,即通过解放生产力来发展生产力。中国正是通过改革全面释放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改革促进社会发展的历史回顾

社会发展的基本路径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其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过程,就是社会的发展过程,其中既有主动适应,也有被动适应,前者叫改革,后者则称之为革命。所谓改革,就是在保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不变的条件下,对社会制度内部的某些环节、制度、方面进行调整;革命则是从根本上实现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生根本性革新的一种社会活动,其表现往往是旧的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被革命的阶级所改变。改革也分为两种:一是革命性的改革,即在坚持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某些具体的体制进行根本变革,带来社会发展中的部分质变;二是改良性的改革,也称社会改良,是对社会制度或体制的某些环节、方面进行局部调整,是一种量变。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革命和改革交替进行的过程,革命和改革互相补充,共同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从某种程度来讲,改革就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革新、完善、巩固上,封建制度代替奴隶制度后是这样,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后也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我国历史上改革促进社会进步的借鉴

纵观历史的发展,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不外乎通过两种途径——革命或是改革。中国古代奴隶制向封建制的更替,就是通过改革的途径来实现的。史学界一般认为,我国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大致时代是在春秋战国,这是史学界达成的共识。这一时期内各国争霸,诸侯国纷纷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变法”,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不协调,逐步完成了封建社会制度取代奴隶社会制度的进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频发时期就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的阶段,这一阶段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被动性越明显,就越容易发生革命。国家和政府自产生以来,就开始了改革的历程。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变法”“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时期的“王安石变法”,19世纪中后期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等都是调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改革实践。虽然我们当前所面临的时代特点和任务与前面提到的各个时代都不相同,但这些也能为我国当前时期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一定借鉴。

(二)国外对于改革的实践

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有通过革命推翻封建主义或殖民主义统治而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如英国、美国、法国),也有通过改革由封建专制国家逐渐变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如德国、奥地利、俄国)。通过这些改革,俄国在19世纪晚期从封建专制国家逐渐转变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德国、奥地利也是如此,通过改革实现了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变。随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经济和各项制度逐渐完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更加和谐,相互之间的不适应也更多地表现为局部性的,因此往往可以通过改革进行完善。比较有影响的包括古代欧洲的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和1932年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等。由此可见,改革在实现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是一种重要的方式或手段[2]。深入分析1929年“大萧条”两次全球大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可以看出,导致大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基础。当时的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这两大因素导致美国等相关国家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金融监管体制却没有进行相应的改革,不能及时适应变化了的经济社会基础,危机来临时无法有效应对,导致了金融风险在全球范围内的大爆发。

(三)全球对于改革促进社会发展的趋向

从全球范围来看,特别是“二战”结束之后的60多年,大多数国家总体上趋向稳定,政府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作用越来越强,主动改革成为各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通过改革,又进一步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反过来刺激着各国推进改革的积极性。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的“改革开放”,全面改变了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面貌,成了各国社会改革的一面旗帜。

当然各国改革的性质和效果也是由其社会制度的本质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的改革和之前的剥削制度改革一样,受阶级局限性的影响其效果也必然大打折扣。私有制范围内的改革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对抗性的社会基本矛盾,它只是走向革命的一个步骤、预兆和准备,最终还需要通过社会革命才能解放生产力。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根本上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恩格斯曾阐明:“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将它同其他的变化的、变革的社会制度平等看待。”[3]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性质就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进一步发展,使之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时代性和历史性的统一;改革并不是根本制度的更替,而仅仅是对具体的体制进行调整,是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兴利除弊;改革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之所以要改革,就是基于改革的目的,是破除旧的、落后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符合实际情况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国家特色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最终达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当然,正确的改革策略也是成功的重要原因。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的,是立足于中国具体国情,总结了以往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依据社会生产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求不断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调整,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

今天,随着中国的经济总量达到全球第二,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要想取得进一步的突破,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路径在于改革开放,其动力也在于改革开放。“没有体制的突破,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每一个具体的转变,都要面对深刻的利益调整,也可能会带来新的矛盾问题,甚至暂时看不到明显的成效。加快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关键在于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出路在于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4]

二、改革促进社会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改革实践的路径类型

总结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改革实践的经验来看,改革的路径可以分为三种:自上而下型、自下而上型、上下互动型。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要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并且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基本方略”部分专门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并提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无论是“命运共同体”,还是“同心圆”,中国梦和世界梦都息息相通。“朋友圈”“同心圆”学说的提出,依然源自《周易》;重返与唤醒《周易》等儒学古老的同心圆学说,旨在建设未来和谐、安全且幸福的命运共同体。

所谓自上而下型改革,就是由政府提出和主导改革思路和改革内容,并逐渐得到社会广泛参与的改革。改革作为在现存体制下所作出的一种调整,本质上都是自上而下的,因为其最终的推动者必须是中央政府,否则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历史上各种著名的改革都属于自上而下型的改革,包括中国古代的“王安石变法”,近代俄罗斯的“彼得大帝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以及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等。自上而下的改革能否取得成功首先取决于改革的内容是否反映了时代和人民的要求,也取决于改革者是否有足够威信,让人民对改革有信心,能够得到人民拥护,因为改革措施最终还是通过民众来实施的。

所谓自下而上型改革,就是指首先由基层民众提出改革诉求,采取一些实质性行动,在取得效果后引起中央政府和有关地方政府注意并最终成为社会改革的行为。这是成功改革中常常包含的路径,因为基层和民众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他们对发展的要求和希望往往成为改革的最重要动力,也比较容易转变为行动,因此群众正确的改革意愿和改革行动往往代表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由于封建统治者的专制和顽固,这种改革难以转变为现实。群众改革意愿得不到支持和响应,就容易引发群众的革命。在现代社会,包括今天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自下而上的改革已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改革方式。中国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和东南沿海地区开始的改革和开放行动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地方独立性较强,所以这种方式更容易变成现实。但是,自下而上的改革只能说是局部性的改革,如果最终不能得到国家的认可从而转变为自上而下型改革,其效果可能就要大打折扣。

所谓上下互动型改革,是指自上而下型改革和自下而上型改革的结合。虽然我国是自上而下为主进行改革,但上下互动也不失为一种更为重要的方式,这种改革反映了政府和民众对改革的高度认同,成功的改革最后都必然需要这两方面的结合。反过来,不成功的改革最后问题往往也就出在两者未能很好的结合上。上下互动型的改革在现实中就表现为政府与民间的互动、领导与群众的互动、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的互动。上下互动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有一套成熟的、开放的政治经济体制,在这套体制中以社会和民众为基础,充分尊重社会和民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形成政府和民众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良性运行机制。由于政府是社会的主导者也是改革的主导者,因此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政府,具体说就在于政府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集中社会智慧和调动起社会的积极性。

(二)中国改革促进社会进步的实现路径

不管采取自上而下型还是自下而上型,改革要想最终取得成功,都必须转变成上下互动型,即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

自上而下为主、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推动国家发展,实现“顶层设计”与“摸石头过河”常态。经过40年改革之后的中国,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已成为了改革的常态。正如著名未来学者约翰·奈斯比特所说:“中国的进步是在自上而下的管理与自下而上的参与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实现的。”[5]其实这里所说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倡导的“民主集中制”是完全一致的。在中国,中央主要从负责设计和推动事关国家整体发展的改革思路和改革道路出发,以自上而下的改革通过制定整体改革思路和战略为地方提供指导和帮助,地方则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落实中央改革战略。我国不断推出的一个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就体现了这种“自下而上改革”和“自上而下改革”的结合,因为它首先是地方探索的成果,是自下而上的改革;待它转变为国家战略后,就转变成了“自上而下的改革”。这些“试验区”取得经验后逐渐转变为国家战略,进而推广到其他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改革战略。

运用改革举措不断完善国际事务的处理方式和方法。当然,在全球化条件下,改革还应该包括国际事务的改革。国内改革只有与国际改革相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金融危机发生时,各国改革政策的协调就变得尤为重要。

三、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因素分析

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往往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如政府、民众、环境、社会心态等),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就取决于政府、民众和外部世界(包括国外、境外)的互动,因此这几个方面也就成为影响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一)政府发挥着关键作用

正如前面所言,不论采取哪种改革路径,政府在其中都发挥着关键作用。没有政府的支持和配合,改革不可能成功;没有强有力的政府,改革也难以成功。与革命相比,改革看上去要容易一些,不过改革是一场自我革命,彻底的改革必然包括从上到下的各个环节,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利益主体。改革的内容既包括“增量改革”,也包括“存量改革”:前者比较容易进行,往往能够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很多改革一开始都是这种情况;但后者就不同,它要对现有利益进行重新分配,因此容易受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抵制,改革最大的阻力也正是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就取决于政府,政府必须推行“善政”和“善治”,要对改革进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制定和推进各项改革措施。在改革的问题上,政府不但不能存有私利,而且要首先接受改革挑战,做坚定改革的促进派。政府作为改革的领导者,只有身体力行,才能对社会产生影响力和号召力。能否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有一套完善的法律措施;在现代社会,法律是保障改革成功和巩固改革成果的根本武器。

(二)民众是改革的根本动力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而民众是改革的根本动力。改革能否取得成功根本上取决于能否受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能否受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又取决于能否制定出有利于民众根本利益的政策措施,是否真正反映了民众呼声、解决了民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民众的支持首先表现在态度上支持改革,不给改革制造麻烦和障碍;然后是在行动上支持改革,帮助把改革措施变成现实;最后是在思想上支持改革,为改革出谋献策、贡献智慧。改革能否取得民众支持,还取决于政府是否营造了一个干群关系融洽的和谐环境。政府是改革的推动者,但绝不应该高高在上,不能把民众当作改革的被动接受者,不能对民众发号施令,而应该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在改革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让群众参与。只有这样,群众才会把改革当作自己的事。

(三)和平的环境是改革的重要外部条件

改革和革命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在和平的环境下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和平的环境是改革的基本前提。和平环境既包括国内的和平,也包括国际的和平。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的情况来看,一般而言改革主要发生在和平时代,和平是改革成功的最重要的外部条件。正是因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促成了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一系列改革行动。但改革能否顺利推行,国际和平只是外部环境,国内的和平环境才是基础。更进一步说,和平的环境并不等于稳定的环境,因为看似平静的水面下也可能“暗流涌动”。当然,稳定并不等于没有矛盾和冲突,但至少应该没有大的动荡和冲突,这样才便于改革的顺利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需要全社会的全面深入参与,因此只有政府和民间上下齐心配合才能达成改革目标的实现,这就足以说明和平环境的重要作用[6]。

(四)建立调整和缓和社会心态的机制是获得改革成功的关键

这里说的心态,既包括社会民众的心态,也包括政府的心态。对待改革,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无动于衷。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2017年12月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了2018年的经济工作基调,强调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是我国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必须要长期坚持。对待改革,既要充满期待和信心,也要保持宽容心态,因为改革可能意味着一场又一场的“攻坚战”,而且必然也是一场“持久战”。从改革是社会发展动力这一点来说,改革可能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无论是“攻坚战”还是“持久战”,都包含很多的不确定性。正如邓小平所说“改革是一场大试验”,并且这场“大试验”本身又是由许许多多的“小试验”构成,因此既要激励成功,也要宽容失败。改革本身也包括心态的调整,并且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社会的心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改革越是进入到深层次,即所谓的“深水区”,社会心态的变化越是激烈。这就需要建立调整和缓和社会心态的机制,除了要做好改革的宣传和发动工作,也要建立一系列心理调适辅导机构,并配备专业的心理调适辅导人员,及时舒缓社会情绪,特别是在实践中因先富和后富而出现的一些不平衡心理需要及时舒缓,否则有可能会引起一些社会矛盾。

从根本上说,改革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代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体现大多数人的愿望和利益,从而得到广泛的拥护和有力的支持;必须把握好时机,特别要讲究改革的策略和步骤。

四、改革促进社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将近40年的改革已经部分冲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的固有模式,开创并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全面深化改革将目标定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到定型,必将对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巨大影响;伴随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功实践和目标实现,也必将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现代化之路提供参照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7]改革作为一种社会变革运动,是对现有社会秩序的打破,必然引起强烈的社会震动。“实干兴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改革就是要抓住“实干兴邦”这一关键时间要素,也就既继承了传统也面向了未来。前面所说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就是从改革对社会的促进作用来说的。改革是对社会制度的一种自我完善和发展,将给一个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中国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已经给中国社会从宏观到微观,从经济、政治、文化到社会,从生产方式、行为方式到生活方式带来了全方位变化。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改革容易引起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引发社会动荡。改革带来的动荡包括政府和社会两个方面。首先冲击的是政府本身,任何改革都需要对政府做出调整,越是深入的改革,政府调整的幅度越大,包括政府机构的调整、政府官员数量的调整,政府官员职务的调整等。这既需要政府的决心,也需要巨大勇气,甚至还要有牺牲的精神。其次改革中遭受冲击最大的是社会,因为民众是社会的主体,而社会又是由无数的“细胞”和“毛细血管”构成的,并且“引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改革的失败。一些国家为了防止遭到社会抵制引发动荡从而失去执政机会,不敢轻易进行改革,大大延缓了改革的进程。比如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缓慢,使得社会负担过重,国家负债运行,最终引发金融危机和国债危机。

新时代,我国在深化改革中将改革、发展和稳定相协调,有效规避改革副作用。党的十九大已经给继续深化改革定好了总基调,也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吹响了号角。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在多个方面都有着许多重大的理论创新,同时在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财税体制、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城乡一体化和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等方面也都有许多重大的战略创新。这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指向,具有时代高度,彰显时代特色。改革处于深水区,各种问题和矛盾可能交织在一起,难免会出现一些负面的影响,这就需要注意克服。要注重综合运用相关法律法规,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在新一轮的改革过程中,我国要始终坚持“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始终把政府改革和社会改革结合在一起,保证改革持续顺利进行,不断创造人类改革史上的奇迹。

猜你喜欢
生产力民众政府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