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病的危害及综合防控

2018-03-18 16:54张光超山东省齐河县潘店镇畜牧兽医站251125
山东畜牧兽医 2018年2期
关键词:圆环猪群猪场

张光超 (山东省齐河县潘店镇畜牧兽医站 251125)



猪圆环病毒病的危害及综合防控

张光超 (山东省齐河县潘店镇畜牧兽医站 251125)

猪圆环病毒病(PCVD)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的猪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引起仔猪及生长育肥猪群的消瘦、生长不良、呼吸困难、腹泻、皮炎等症状,也会导致母猪的繁殖障碍。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可经口腔、呼吸道感染不同日龄的猪群,少数孕猪感染后,可经胎盘垂直传染给仔猪,并且公猪的精液也可以带毒。病猪的鼻腔、扁桃体、气管、眼分泌物、粪便、唾液、尿液等均可检测到病毒,且在猪舍的地面、猪栏、猪只皮肤表面等处存在。猪圆环病毒病(PCVD)在临床上主要表现几大症状: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母猪繁殖障碍,以及消化道疾病。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的免疫抑制能明显增加猪群对其他疾病的防控难度,本病感染的猪群并不一定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是因为猪群整齐度降低,日增重降低,饲料报酬降低仍然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已经引起全球养猪业的高度重视。在防控方面除了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做好消毒工作,疫苗免疫已经是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1 病原学

猪圆环病毒病,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基因组全长1.7~1.8kb,含有3个主要开放阅读框(ORF),其中ORF2编码的病毒衣壳蛋白能够诱导保护性免疫反应。这种病毒是感染脊椎动物最小的一种病毒,其粒子直径为14~25纳米,呈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基因组为单股环状DNA病毒。猪圆环毒能在PK15细胞中增殖。该病毒可长期持续感染猪肾(PK15)细胞,不出现CPE。对猪有致病性的毒株为猪圆环病毒2型(PCV-2);没有致病性的持续感染PK15细胞的毒株为PCV-1。这是猪圆环病毒(PCV)最常见到的2个血清型,即PCV-1和PCV-2。 PCV-1对猪无致病性,但能产生血清抗体,在猪群中较普遍存在,用其接种2日龄与9月龄的猪均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PCV-2对猪有致病性,可引起猪只发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断奶后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PMWS)和猪皮炎与肾炎综合征(PDNS)。圆环病毒是一种无囊病毒,由衣壳与核酸组成,因此对酒精、氯仿、碘和苯酚等脂溶性消毒剂有较强抵抗力。70℃下15min无法灭活该病毒。PCV2对热和常用的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即使采取了必要的消毒和灭活的方法,仍可能无法彻底灭活该病毒。

2 流行病学

(1)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圆环病毒对猪较敏感,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传染源,大小猪、公母猪不论品种均可发生,以仔猪发病较多。病毒可经口腔、呼吸道感染不同日龄猪群,育肥猪多表现为隐性感染,一般不表现临诊症状,孕猪感染后,带毒母猪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胚胎、胎儿。据报道感染猪的鼻液、粪便在本病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病猪的鼻腔、扁桃体、气管、眼分泌物、粪便、唾液、尿液等均可检测到病毒,且在猪舍的地面、猪栏、猪只皮肤表面等处存在。公猪的精液也可以带毒,并能传染给母猪。本病主要感染断奶后的仔猪,哺乳猪也常见,5~12周龄仔猪感染后多表现为“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有人发现,乳猪出生后母源抗体在8~9周龄时消失,但在13~15周龄时又出现抗体,这说明仔猪又感染了猪圆环病毒。猪群中未见其他异常症状,母猪生殖系统出现障碍,当饲养条件差、猪舍通风不良、饲养密度高、不同日龄猪混养等应激因素,均可加重病情的发展。圆环病毒常与蓝耳病、猪瘟等混合感染。据国内一些地区的初步调查,本病在猪场的阳性率为65.42%,猪群的血清学的阳性率为53.71%,一般感染率为26.03%~77.46%。(2)据报道德国柏林附近猪群中的感染率高达77%~95%,加拿大的猪血清阳性率在26%~55%,英国为86%,爱尔兰达92%。流行于猪群中的圆环病毒为圆环病毒2型。在肥育猪场出现典型病例,平均病死率为18%,有的国家报道猪群中血清阳性率常高达20%~80%,发病率为3%~5%,病死率为8%~ 35%。据澳大利亚报道,在发病区的公猪大约有2/3曾感染圆环病毒2型并在精液中间隙性排毒超过90d。2008年,有人从甘肃5个圆环病毒发病猪场统计,在2822头仔猪中发病380头,发病率为9.11%~69.23%,平均为13.40%,死亡仔猪229头,病死率15.3%~100%,平均为60.26%。发病场的仔猪成活率普遍降低。(3)圆环病毒可引起猪的免疫抑制,从而使猪更易感染各种传染病。而在2014年以来,仔猪的发病数量、发病率继续在上升,且多以混合感染的情况出现。存在PCV2感染的猪场,由于猪群的健康状况与饲养管理水平不同,其发病率与死亡率一般差距较大。临床上,妊娠母猪带毒可经胎盘垂直传播给仔猪,在新生仔猪中常发生PCV2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混合感染,引起严重并反复发作的腹泻、呕吐及脱水现象。尤其是进入夏季高温高湿天气,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发病率升高。其次是繁殖障碍性疾病、初生仔猪先天性震颤等,临床上多见PCV2与蓝耳病病毒(PRRSV)或猪瘟病毒(CSFV)、伪狂犬病病毒(PRV)、猪流感病毒(SIV)、猪鼻支原体(MHR)、猪肺炎支原体(MHP)等混合感染,引发猪高热综合征和呼吸道病综合征等。当猪体免疫机能低下时,容易继发细菌性疾病,仔猪发病的死亡率可高达40%~50%。总之,最近几年PCV2单一病原所引发疾病很少见,90%以上的病例均为多种病原混合感染。这大大增加了在临诊上造成的混乱,使疾病的诊断更趋于复杂、多样。(4)2015年,哈尔滨兽药研究所对我国部分地区送检的90份病料组织分离了19个PCV2流行毒株,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该19株病毒分为PCV2a、PCV2b、PCV2d 3个基因型,各占10.5%、73.7%和15.8%,其中PCV2d为新出现的基因型。表明我国猪群中流行的PCV2毒株以PCV2b基因型为主。

3 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

3.1 发病机理 关于圆环病毒的发病机理尚不太清楚。据有关资料报道,圆环病毒在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存在,而不在淋巴细胞中。Tomoyuki研究发现圆环病毒感染在淋巴器官引起的特征性组织学病变是淋巴细胞缺失、巨噬细胞增多及出现细胞浆内包涵体。更为重要是:圆环病毒抗原和病毒粒子限制在巨噬细胞的凋亡小体,并且凋亡小体中无其他病原生物存在。这些结果表明圆环病毒可诱导B淋巴细胞凋亡并导致B淋巴细胞缺失和猪的免疫抑制。圆环病毒感染引起猪免疫抑制的发病机理:圆环病毒直接感染分裂期细胞,包括B细胞和巨细胞,并通过细胞间传播直接引起单个B细胞凋亡,不能诱导吞噬细胞凋亡或坏死。含圆环病毒的淋巴细胞凋亡小体在生发中被巨噬细胞和巨细胞吞噬作为种传染其他细胞或通过淋巴转移,巨噬细胞吞噬凋亡细胞,凋亡小体中的病毒粒子可自发地传染巨噬细胞,导致新的病毒粒子的生产。淋巴器官中大量B细胞凋亡可能是圆环病毒发病机制之一,并且也可以用来解释圆环病毒感染猪后B细胞为何会剧烈减少。然而,圆环病毒是否含有类凋亡素成分尚不清楚,据推测圆环病毒可编码一种类似凋亡素的物质从而诱导B淋巴细胞凋亡。圆环病毒感染引起猪的免疫抑制,从而使机体更易感其他病原。这也是圆环病毒与猪的许多疾病综合征有关的原因。

3.2 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主要发生于保育仔猪,尤其是5~12周龄的仔猪,一般于断奶后1~3周开始发病,急性发病猪群中病死率为10%,如发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病死率可达25%以上。我国猪群发病最多的日龄为6~8周龄,发病率为20%~60%,病死率为5%~35%。临诊上表现为体温升高沉郁,食欲降低,进行性消瘦,生长迟缓,体重减轻,颌下和颈部淋巴结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皮肤苍白、黄疸、咳嗽、气喘、呼吸困难、水样下痢或黑便,部分仔猪出现神经症状。病理剖检可见肺呈间质性肺炎、肿胀、间质增宽、质度似橡皮样,肺表面有红色至灰褐色的斑点。腹股沟、肺门、肠系膜及颌下淋巴结肿大4~5倍,严重者为8~10倍,切面呈灰黄色,有出血。心内外膜出血,胸膜与肺发生粘连,胸腔内有少量纤维蛋白。脾脏与肝脏轻度肿胀。肾肿大,有时可见白色散在斑点,切面皮质与髓质以及肾盂严重出血。如有混合与继发感染,可见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胃溃疡等。本病发生后可在猪群中持续存在12~18个月之久。

3.3 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 主要发生于8~18周龄猪和育肥猪,多呈散发,发病率为2%~7%,国内报道最高发病率达11%;死亡率国外报道为30%,而国内报道死亡率可达40%临诊上可见猪皮肤上出现圆形、呈红色或紫红色病变,病变中央呈黑色,病变常融合成大的斑块,常见于后肢、腹部、体侧及耳部以会阴部和四肢最为明显。感染严重时可见四肢跛行,体温升高至41℃,不食,皮下水肿,体重减轻。病理变化可见会阴部、后肢乃至全身出现坏死性皮炎;肾脏苍白、肿胀,皮质部有出血或淤血斑点,淋巴结肿大、充血。PDNS特征性的显微病变是严重的坏死性血管炎症和纤维素性肾小球肾炎。显微镜下明显的病变有真皮、皮下组织、肾脏、淋巴结、胃、脾以及肝脏存在严重的纤维素性坏死性血管炎。其他的肾脏病变包括渗出性肾小球肾炎和间质性肾炎。淋巴结有淋巴耗竭现象,而淋巴结的皮质和副皮质区偶尔会有坏死现象。同PDNS相关的血管炎症被认为涉及免疫介导的机制,但迄今为止真正的发病机制仍无定论。近些年,韩国以及欧洲有报道称在同一猪群中同时发生了PMWS和PDNS。尽管PCV2可以引起PMWS和PDNS,但是两者同时发生应该没有直接的联系。患有PMWS的猪不会进一步发展成为PDNS,反之亦然。有研究显示病毒在PMWS和PDNS分布的不同有可能跟不同毒株的组织嗜性有关。因此对肾具有较强组织嗜性的PCV2可以诱导PDNS的发生,而对淋巴结具有较强组织嗜性的PCV2可以诱导PMWS的发生。

3.4 繁殖障碍 妊娠母猪感染本病后可出现繁殖障碍,表现为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怀孕母猪早期感染PCV2可以导致胚胎死亡,中后期感染则导致母猪产死胎、木乃伊胎。死胎剖检后可见非化脓性心肌炎。有时出现子宫内膜炎,初产母猪的流产率高达70%以上;经产母猪流产减少,但产死胎和弱仔增多,并可持续数月。仔猪断奶前死亡率升高11%。公猪感染本病后从精液中排出的猪精子活力差,配种率降低,导致繁殖障碍。

3.5 仔猪先天性震颤 研究证实发生先天性震颤的初生仔猪的大脑和脊髓中含有圆环病毒2型核酸和抗原。仔猪生产后不久发生持续性震颤,表现为头部,四肢和尾巴抖动,严重者可见全身肌肉抖动,有的呈阵发性痉挛。仔猪行走难,无法吮奶,常因饥饿而死亡,整窝发生或一窝中部分仔猪发生,有的1周内自愈。

3.6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S) PCV2是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的原发病原,和其他病原(PRRSV、猪肺炎支原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混合感染,造成呼吸道问题,病猪可见咳嗽、腹式呼吸等症状。主要侵害6~12周龄的猪,发病率在10%~30%之间,死亡率约为4%~8%。病理变化表现为弥漫性间质肺炎,肺呈灰红色,有些病猪的肺脏呈间质性肺水肿。此外病猪还会出现厌食、嗜睡等症状。病猪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

3.7 消化道疾病 PCV2造成的消化道疾病常见于生长育肥猪群。病猪出现腹泻,粪便最初为黄色,后为灰色,抗生素治疗无效。剖检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时可见结肠肠系膜水肿;偶而可见胃溃疡、胃出血。

4 PCV2对其他疫病防控和生产成绩的影响

(1)PCV2感染后,接种猪瘟疫苗会导致猪瘟的免疫失败;还可使PRRSV感染引起的病毒血症持续时间延长,降低PRRS弱毒疫苗的效果;PCV2感染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机体对猪伪狂犬病毒疫苗的体液免疫应答;PCV2和PRRSV混合感染导致PCV2复制增强,易发生增生性坏死性肺炎,和猪细小病毒的混合感染能促进母猪繁殖障碍的发生;PCV2能增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繁殖,加重猪群PED临床症,猪肺炎支原体可以加剧PCV2相关肺炎和淋巴结损伤程度,增加猪群发生PMWS的风险。(2)PCV2感染的猪群并不一定表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如PMWS和PDNS,但是仍然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主要体现在猪群整齐度降低,死淘率上升;日增重降低,饲料报酬降低;药物成本的上升和繁殖猪群的繁殖力降低。

5 鉴别诊断

5.1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症状 皮肤苍白、黄疸、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脾、肾肿大,肝萎缩,渐进性消瘦,有诊断价值。

5.2 实验室诊断 (1)原代肾细胞或PK-15可用作培养PCV-2,但在细胞培养物上还不能判是否有病毒存在。需要特异抗体用免疫荧光或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确认。(2)通过ELISA和PCR检测血清中的抗体和病原。(3)待检材料做组织切片,观察有否包涵体。(4)PCR和免疫组化(IHC)检测组织中的病原,荧光定量PCR可以检测病原含量。

6 防治措施

(1)疫苗免疫已经成为预防PCV2感染的重要手段,2010年PCV2疫苗首次在我国使用,在5年多的推广应用中,为我国的养猪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临床上已经证实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圆环病毒病最快捷、最有效的措施。圆环病毒疫苗免疫可以防止由于圆环病毒感染造成的免疫系统损伤,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其他疫苗的免疫效果。母猪群的圆环病毒疫苗免疫可以减少PCV2引起的繁殖障碍;仔猪群免疫后可以减少PCV2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日增重和猪群的整齐度,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仔猪2周龄起免疫一次,可以保护猪只至出栏,建议繁育猪群每年3次普免。(2)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搞好生物安全措施。严格采取“全进全出”策略,保育猪圈清空、消毒及晾干至少一周后再引入猪群。同时需要控制人员、车辆流动,避免从疫区引进猪群;减少应激,对于已发病猪只进行隔离饲养或者淘汰,同时减少或消除霉菌毒素的影响。(3)清除带毒母猪和种公猪并净化:因为母猪和种公猪的PCV-2阳性率很高,所以带毒母猪是猪场的主要传染源,公猪的精液可带毒,通过交配传染母猪,母猪通过多种途径排毒或通过胎盘传染哺乳仔猪,会造成仔猪的早期感染。(4)减少免疫应激,矿物油佐剂的疫苗(如口蹄疫疫苗、矿物油佐剂的支原体疫苗等感染)的注射会对免疫猪群造成应激,加重圆环病毒阳性猪群的临床症状。猪瘟疫苗的注射也会让圆环病毒阳性猪群发病更严重,或者使原来处于隐性感染状态的猪群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因此,猪场应该尽量减少油佐剂疫苗的使用或不在猪群发病时免疫其他弱毒疫苗。(5)做好消毒措施:选用高效消毒剂,如复合醛、双链季胺盐-碘、戊二醛等;在猪场各个地方进行消毒,使环境中病原微生物控制在最低程度。(6)加强管理:降低饲养密度,改善卫生及温度状况。

7 PCV2疫苗应用现状

(1)自PCV-2疫苗上市以来,疫苗免疫已成为防治PCV2感染的重要手段。目前主要有两种可供选择的免疫接种方法:一种是母猪免疫,通过母源抗体的传递来预防仔猪发生早期感染,待仔猪建立自身主动免疫后来抵御后期的野毒感染;另一种是仔猪免疫,在感染前进行免疫接种,诱导仔猪建立完全、坚强的免疫应答反应。此外,选择单针还是双针的疫苗也是人们讨论的话题,一般从免疫学原理上分析双针的保护效果应好于单针,但多数认为需要考虑到疫苗的效力和猪场感染压力。最近有试验表明,在断奶后接种PCV2灭活苗可改善生产指标,并减少排毒量,单针2ml以及双针lml的疫苗在安全性和保护性上与双针2ml疫苗差异不大。(2)PCV-2可感染各阶段的猪只,但以威胁仔猪为主。通过对母猪免疫,既可对母猪产生保护,也可经母源抗体为仔猪提供保保护。虽然实际生产中提供的保护时间可能会更久,但至今尚未有明确的报道。由于大龄猪对PCV2感染的耐受力增加,母猪免疫可为猪场带来显著的生产效益。相对而言,仔猪免疫是直接诱导猪体产生主动免疫应答反应。目前国外PCV2疫苗在国内已经注册的产品有杆状病毒表达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全病毒浓缩纯化灭活疫苗和嵌合病毒灭活苗等4个厂家的4种不同类型的疫苗,国内PCV2疫苗已经注册的产品有LG株、SH株、ZJ/C株、WH株和DBN-SX07株等5个疫苗株的15个生产厂家的全病毒灭活疫苗以及包括CP08株的2个厂家的基因工程苗。

8 小结

猪圆环病毒病(PCVD)作为一种比较新型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是影响我国养猪业较严重的疾病之一,截止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疫苗免疫作为防控PCVD的主要手段,已经发挥了显著的效果,并且得到临床大量的实证。但是不同猪场的免疫效果存在差异是正常现象,因为除了疫苗自身的差异外,环境应激、猪场卫生条件、饲养管理水平、保健方案以及饲料原料质量等均直接影响PCV2疫苗的免疫效果。另外临床实践已经证明公母猪免疫PCV2疫苗是有必要的,同时免疫公母猪和仔猪能大大降低整个猪场的发病率,使猪场的生产成绩得到明显的改善。猪场要更好的防控PCVD除了科学的免疫程序外,良好的生物安全和精细的饲养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1] 甘孟侯, 杨汉春. 中国猪病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440-460.

[2] 吕惠序. 对圆环病毒的再认识[J]. 中国动物保健, 2014, 16(5): 40-43.

[3] 章红兵等. 猪场防控圆环病毒病的困惑与对策[J]. 养猪, 2016. 01: 94-96.

[4] 夏伟等. 浅析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免疫失败原因及预防对策[J]. 养猪, 2015. 04: 89-91.

[5] 昝立新. 猪圆环病毒病防控策略[J]. 现代畜牧兽医, 2013. 5: 77.

(2017–10–13)

S858.28

A

1007-1733(2018)02-0074-04

猜你喜欢
圆环猪群猪场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加权全能量最小的圆环形变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一例鸭圆环病毒病的诊断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巧剪圆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