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新 (辽宁省建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125300)
浅谈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孙建新 (辽宁省建昌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125300)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消化道传染病。症状以呕吐、剧烈水样腹泻、脱水、迅速消瘦为主要特征。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易与猪流行性腹泻相混淆,本病发病率、死亡率都高。近几年来该病流行较为普遍,许多养殖户由于防治措施不当,又无特效药物治疗,导致死亡率增加,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对该病的诊疗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该病发病突然,冬春季多发,传播快速,全群感染,呕吐明显,水样稀便,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潜伏期:仔猪为12~24h,成年猪为2~4d。病初体温短时内可升高到41℃,然后又很快下降,甚至低于38℃。食欲减退或废食,只饮水。仔猪出现呕吐,接着水样或糊状腹泻,粪便初期由乳白色逐渐变为黄绿或灰色,同时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腥臭,病猪严重脱水、消瘦,被毛干枯,2~7d死亡。病愈仔猪生长迟缓;育肥的成年猪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排水样便,严重的呈喷射状,有时呕吐,迅速消瘦,严重时每天可减重l.5~2kg;哺乳母猪泌乳量明显减少,一般经3~7d恢复,很少发生死亡。15日龄内的哺乳仔猪,死亡率可达98%以上;15~30日龄的乳猪,死亡率为20%~40%;8周龄以上不足5%;大猪死亡率约为1%;老母猪基本不会因此病死亡,病程7~10d,未死的可自然康复,但康复猪仍排毒,剖检可见胃内充满凝乳块,小肠充满气体及黄绿或灰白色泡沫样内容物,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在低倍显微镜或放大镜下观察空肠和回肠绒毛显著变短,肠系膜淋巴结充血、肿胀,心、肺、肾一般无明显病变。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原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只发生猪,其它畜禽和人不感染。传染速度快,多呈地方性流行,新发区可暴发性流行。本病一旦传入,发病迅速,很快传播到全群,各种年龄、品种的猪都易感,但以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高。本病发生和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多见于冬季和初春这段寒冷季节。传染源主要是病猪和带毒猪的粪便、乳汁、分泌物、呕吐物和被病猪污染的饲料、饮水、猪床等等。病猪康复后可长时间带毒,成为最危险的传染源。本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感染母猪可通过乳汁排毒感染哺乳仔猪。康复猪排毒可长达两个月,甚至更长。该病毒对乙醚、氯仿、氢氧化钠、甲醛、碘以及季铵化合物等敏感;不耐光照,粪便中的病毒在阳光下6h失去活性;耐酸,强毒在pH2时仍然相当稳定;病毒对热敏感,但在低温下可长期保存,液氮中存放3年毒力无明显下降。
(1)针对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本身目前尚无特效药,但可通过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可获得良好的免疫力;每年入冬之前,给猪群进行预防接种。猪舍及周围环境要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污染;不要让流动收猪者靠近猪舍;不盲目引进外源猪。(2)维持电解质平衡,预防脱水,控制继发感染,增强自身抵抗力的方法以减轻症状,减少死亡,缩短病程,降低损失。减食1~2d,可在饲料中添加新霉素、百消丹(复合酶)、胃肠黏膜保护剂(鞣酸蛋白)、碳酸氢钠拌料饲喂7d;供给充足饮水,饮水中添加新霉素或阿莫西林、黄芪多糖、口服补液盐,补液盐配方是:每1000ml水加食盐3.5g、小苏打粉2.5g、氯化钾1.5g、5%葡萄糖20g,预防因严重腹泻而造成的脱水。(3)脱水严重的仔猪,可以腹腔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10%碳酸氢钠,2~3次/d,连用3d。对于重症病猪或哺乳仔猪尽早肌注白细胞干扰素和黄连素,1次/d,连用3d。大群猪康复后及时在饲料中添加益生素,建立有益菌群优势,防止二次感染。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主要侵害十二指肠和空肠,使肠绒毛萎缩变短,吸收表面积减少,小肠黏膜碱性磷酸酶含量显著减少,进而引起营养物质吸收障碍,肠道内渗透压增设导致反渗,引起腹泻的。严重腹泻引起脱水,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发病初期不能盲目使用阿托品、6542、莨菪碱等,一些含神经性止泻剂不但不能控制病情,而且还会使肠道蠕动和排空受到抑制,内容物不能顺利排出,小肠内的厌氧梭菌异常繁殖,产毒产气,出现腹涨,几小时内死亡。本病一旦发生,保护肠黏膜免受侵害尤为重要,可以用鞣酸蛋白拌料,因其在小肠分解后形成保护性蛋白膜覆盖在小肠黏膜的表面,从而使病毒及肠内有毒产物无法侵害肠绒毛,因此会缩短病程。由于本病腹泻剧烈,电解质和水份流失迅速,易导致酸中毒,因此应保证充足的饮水,并且加入补液盐,这对控制该病十分重要。传染性胃肠炎对哺乳仔猪伤害较重,因此猪群一旦有发病迹象,哺乳仔猪未见症状时就应用干扰素和黄连素注射以提高保护率。预防继发细菌感染时,要用单方抗生素防止出现肠蠕动过分抑制引起肠内容物及毒素排出障碍。
(2017–10–22)
S858.28
B
1007-1733(2018)02-00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