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养猪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猪病的暴发给养殖户带来了许多困扰。猪疥螨病作为一种由猪疥螨在猪皮肤内的寄生而引起的接触性感染的慢性寄生虫病,不仅会影响猪的生长发育以及饲料报酬,还会诱发渗透性皮炎等其他疾病,此外,猪疥螨病还会影响母猪的发情,降低公猪的精液质量从而影响其繁殖性能,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猪疥螨病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猪疥螨病的流行、诊断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深入介绍,希望能为猪疥螨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一方面,当前我国养猪场普遍采用全封闭的猪舍,使得猪舍内阴暗潮湿,缺乏光照,特别适宜疥螨的滋生;另一方面,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猪在进食过程中存在抢食啃咬的现象,使得皮肤出现破损,促进了疥螨的滋生与传播。
1.传染源。猪疥螨病的传染源包括直接接触传染源以及间接接触传染源。其中直接接触传染源就是指患病猪,而间接接触传染源是指被患病猪污染的圈舍、垫草、饮水器、隔离栏以及保温仓等各种用具。
2.传播方式。一方面,健康猪与病猪进行直接接触即可患病;另一方面,健康猪接触患病猪接触过的地板、墙面以及用具等也可感染患病;此外,猪疥螨病也可以通过种猪交配以及胎盘传播进行感染。
3.影响因素。秋冬以及冬春季节是猪疥螨的高发季节,这可能是由于这一阶段气温容易出现骤变使得猪抵抗力低下而容易被感染;此外,猪舍的卫生条件、光照情况、养殖密度、营养供给情况等也都是该病的影响因素。
1.皮肤过敏反应型。皮肤过敏反应型常见于断奶后的仔猪。一般在感染后第四周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即头部皮肤出现细小的皮痂,紧接着仔猪全身出现丘疹、红斑以及黑色痂皮并伴随着剧烈的痒感。病猪因全身发痒而出现采食困难。此外,在冬季寒冷季节病猪会因脱毛而使皮肤外漏,导致脂肪被消耗而出现过于消瘦直至死亡。感染严重时,猪皮肤出现损坏出血以及湿疹性渗出性皮炎。
2.皮肤角化过度型。皮肤角化过度型又被称为猪慢性疥螨病,主要发生于成年猪,经产母猪以及种公猪。患病猪会出现皮肤的过度角质化以及结缔组织过度增生,使得皮肤变厚,出现褶皱、脱毛以及龟裂现象;猪踝关节处还会出现灰色的厚痂,患猪因瘙痒不停对身上进行摩擦导致皮肤脱毛、破损以及出血。
1.临床诊断。根据流行特点以及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
2.实验室诊断。用金属剐取患病部位的痂皮涂与载玻片并滴上50%甘油后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果发现虫卵或者虫体即可确诊为猪疥螨病。
1.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要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以及其它排泄物,保持猪舍内的清洁卫生。此外,还要控制好饲养密度,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降温。在日常生活中还应定时对猪舍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其空气流通。
2.定期做好消毒工作。要定期对圈舍以及猪舍内的各种用具进行彻底的清理与消毒。对于地面以及墙角可以采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消毒,而对于各种饲养工具可以采用百毒杀、过氧乙酸、菌毒灭等进行消毒。
3.定期驱虫。要定期对猪进行体外以及体内的彻底驱虫。可以采用阿维菌素或者伊维菌素等药物一次性驱杀猪体内以及体外的寄生虫。一般种猪每年需要驱虫四次,后备母猪每年需要3~5次,生长猪每两个月就需要驱虫一次,仔猪在断奶后10 d需要进行驱虫。
一旦发现病猪,应立即将其进行隔离。一方面,可以采用皮下注射以及口服伊维菌素或者阿维菌素进行治疗;另一方面,可以剪去病猪的毛发,用肥皂水清洗擦干后,采用蝇毒磷水乳剂、双甲眯、二嗪农以及溴氰菊酯等对患处进行擦洗,每隔5~7 d擦洗一次,连续擦洗3次即可痊愈。
猪疥螨病作为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其暴发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应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做好消毒以及驱虫工作以预防该病的发生,对于病猪应立即隔离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将猪疥螨病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