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

2018-03-17 17:56张晓燕
甘肃教育 2017年19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张晓燕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命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9—0089—01

生命教育近年来提得比较响。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首次提出生命教育,其思想主旨在于通过教育,提倡人们热爱生命、尊重生命、认识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和超越生命,从而提高生命质量。由此,这一观点在全世界广泛受到关注。生命教育是一门必修课,它的教育之广阔遍及到各个领域。学校是生命教育的主阵地,生命教育借助学校这一平台,渗透到各个学科,潜移默化地将生命教育输入到学生稚嫩的心灵,让鲜活单纯的生命体能够自然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生命焕发光彩。

一、生命教育渗透在阅读教学中

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从对文本的解读中获得心灵的启迪、思想的净化,从而领悟生命存在的意义,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探寻生命的价值,并由此对自身生命进行反观与比照,强化生命意识,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在阅读教学中,生命教育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眼中,学生从朗读中感知生命,从欣赏中感悟生命。如,指导学生阅读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与时间赛跑》一文,教师提供给学生自读、自评、自悟的空间,不过早给时间下生命方面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深入阅读,感悟生命的真谛。在交流探讨过程中,教师提出“生命与时间有何种联系”的问题。有学生说,“生命是有限的,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要珍惜生命”,也有学生说,“享受生命带来的快乐就要和时间赛跑,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还有学生说,“为了珍惜生命,就要有计划、有行动地实施自己的各种学习、生活目标,这样生命才有意义。”在学生的交流之中,对生命的感悟越来越深刻,并从生命这一大命题逐渐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对生命的细节诠释,如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就是生命的一种体验,事无大小,只要倾情投入,在收获成功时,就会体验到生命的价值。

二、生命教育渗透在习作教学中

曾几何时,“假、大、空”的习作成为一种令人堪忧的语文现象,不少学者和教育家疾呼,“作文要回归本真”“作文就是真性情的表露”“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的酣畅淋漓”……教师要引导学生作文时从生活本身出发,从生命的感知、感悟、感喟中发掘作文素材。但凡感人至深的优秀文章都是作者深刻诠释生命体验的一种文字表现。写真实的作文就是对自己生命亲身体验的一种记载,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都是生命话题的外显。教师引导学生将亲身经历的事情进行叙述、抒怀,唯有真情实感才能够打动自己、打动他人。究其原因,是因为对生命的经历进行了一次精神的回顾,从自身感悟中获得了生命的探寻和精神的升华。作文有时可以超越生命,去自由发挥想象,但这都是基于生命对当前生活的体验,为了让生命更加精彩、更享有快乐,学生会产生五花八门的奇思妙想,这是对生命一种深入探寻,去拓展生命的意义,从而让生命更具有浪漫色彩,学生的成长空间才不会狭窄和闭塞。

三、生命教育渗透在课堂延伸中

小学语文课堂不仅在室内还在室外。在课下延伸语文教学是一种教学需求和必然趋势,可以对课内教学进行补充和拓展,加强学生的理解力和运用能力。关于生命教育的话题,教师融合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观看影片、收听故事、观看科普作品等,強化学生的生命意识。把生命教育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外延,让学生创办“生命教育”的专栏,开展各种有关生命教育的小型讨论会,或者提倡学生观察动植物,用生命体悟生命,鼓励学生自己种花种草,养狗养鱼,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从而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使学生学会珍爱生命,让生命更具有韧性。或者把社会案例搬上讲堂,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深刻感悟生命的有限性和唯一性,那些践踏生命、不尊重生命、毁灭生命的行为是极其残酷和泯灭人性的,引导学生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在人生实践中才能实现生命价值,生命的精彩需要自己努力去雕刻、去欣赏、去发展。

由上可见,生命教育借助小学语文学科这一平台,潜移默化地渗透,能润泽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优美的语言文字中,从文章蕴含的生命话题中,引发情感共鸣,使生命的脉搏随着语文律动,供给学生成长的精神养分,也不断铸就牢固的生命防线,生命教育关注到了每个不同个性的生命,从而让每个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