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基层农机推广工作调研

2018-03-17 17:20刘丽杨阳
山东农机化 2018年6期
关键词:农机化农艺技术推广

刘丽 杨阳

一、肥城市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发展现状

近年来,肥城市不断完善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在公益性农机推广服务中的主导地位,有力推进了现代农机化持续发展。目前,全市共有县、乡两级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15个,农机化专业技术人员61名。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由原来的县、乡、村三级垂直网络逐步转变为县、乡农机推广机构搭平台,农机合作社作为载体,科技示范户为主力军的扁平推广网络,农机技术推广效率呈几何式增长。

(一)建设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信息平台。以“肥城市农机深松检测信息平台”为依托,建立了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建立信息服务桥梁,实现了县、乡、示范基地互联互通,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实现了任务安排网络化、推广服务信息化、工作考核电子化,通讯、管理、知识实时在线互通。

(二)建设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积极探索农机服务新模式,围绕优势产业发展需要,依托现有条件,制定试验示范基地管理办法,分别在地龙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张岭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建立农机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并以此依托,试验示范土壤深松机械化、粮食烘干机械化、玉米青贮机械化等先进适用技术模式,开展多次观摩培训活动。

(三)培育科技示范主体。围绕主导产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自愿的原则,严格条件和遴选办法,面向全市14个镇、街,遴选了一批能力较强、乐于助人的新型农机合作社带头人、种植大户作为农机科技示范主体,培育农机科技示范主体173户。

(四)建立农机技术推广联盟。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广泛集聚农机科技资源,建立了“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科研教学单位+市场化服务组织+科技示范主体+省级新型农民实训基地”一体农机技术推广联盟。联合开展了基层农机人员业务能力提升活动,集成熟化了农机化先进适用技术,并帮助解决了农机化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同时对其他农机化推广服务主体开展推广服务。

二、加强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加大扶持力度。抓好项目统筹,将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深松作业补助等项目结合起来,同步实施,以加强项目资金投入合力,提高项目技术到位率。通过项目落地实施,全市县乡农机推广机构条件、服务手段、规范化建设、服务水平等得到了快速提升。

(二)强化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制,客观衡量农机技术人员工作情况和服务质量,加强三方面机制建设:一是建立岗位责任制。制定推广人员聘用制度、培训制度、责任制度,层层、逐个落实岗位责任,明确工作内容、服务对象,量化工作指标和任务要求。二是强化三方考评制。对农机技术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满意度和技术水平等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将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奖励相挂钩。三是实行末位淘汰制。对工作突出、基层反映优良、保质保量地完成合同任务指标的单位和个人,除给予表彰奖励外,优先继续承担第二个年度的项目实施工作。而对于工作不积极、不努力、工作任务完成差、基层反映强烈的单位或个人,除扣减或取消当年的补贴额度外,将取消下个年度的项目实施资格。

(三)注重总结宣传。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介和召开会议、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提高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大力宣传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扩大示范效果和社会影响面,不断将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引向深入。

三、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存在问题

(一)缺乏支持力度。农机推广工作在基层政府中的地位不高,农机站的办公场所一般与其他科站共用,自有农业机械少。人员编制隶属于乡镇政府,市农机局仅仅是业务指导,而农机站人员一般身兼数职,不能最大化的发展农机技术人员的职能。

(二)推广力量薄弱。运行机制僵化,农机站的运行机制不活,行政多示范少,难以满足农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化技术服务的需要。对农机部门的依赖性较大,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要求。推广工作没有随着农业产业调整而调整,推广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

(三)农机农艺“分离”。“农机与农艺”融合不紧密,农机技术推广以推广应用新型农机具为主体,但不能独立于农艺而存在。任何农机技术只有与农艺有机结合,才能称得上实用,才能显示其优越性。因此,农机部门要和农业、土肥、植保等相关学科的科技人员相互配合,同步推广农艺技术,加强技术指导,使农机与农艺衔接起来,使农机化技术真正发挥高效增产的作用。

(四)专业人才匮乏。乡镇农机推广力量薄弱。基层机构改革以来,一些农机站合并到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或推广中心)。农机推广人员被纳入镇街统一调配,无法做到专职专用,严重影响了农机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镇街办农机推广人员结构不合理,知识断层、老化现象严重。

四、基层农机推广体系建设思路对策

(一)加大推广力度。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机投入体系。在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作业环节补贴、农机化技术推广项目等方面对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给予更大支持,增加农机总量,优化农机装备结构。要突出发展重点,统筹发展规划,集中使用补贴资金。银行等金融部门应积极给予信贷支持,优先向农机大户、种植大户和专业户提供各种低息贷款;鼓励农机大户以及更多的农户购买先进农机具,形成农民和集体投入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政府资金为引导的多渠道、多元化的农机投入机制。

(二)完善推广体系。认真落实有关文件精神,真抓实干,从人、财、物上给予重视和支持,推进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使基层乡镇尽快设立专门的农机技术推广机构。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机推广工作的领导、重视和支持,并将农机化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从财政中安排一定的资金作为推广专项经费,以保证推广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农机农艺融合。通过政府引导,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采用土地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土地适度流转。同时加强农田规划,建设适合机械作业的高标准农田,搞好机耕道路配套工程,便于机械化作业,要逐步引导农民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道路,解决大机器与小田块的矛盾。同时,要把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与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社会服务体系有机结合起来。寻求农机和农艺的最佳融合方式,全面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四)加强队伍建设。组建较高业务素质的农机化技术推广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队伍,是当前农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合理配备,强化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要加大基层农机培训力度,加强镇街、村两级农机科技队伍的培训工作,有计划的组织学习新型农机知识,熟悉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结构、原理和性能,掌握试验、示范操作、维修保养等技能,以便更好地教授农民、服务农民;加强对农机监理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执法素质和监理水平,管理到位到边,在保证农业机械以良好状态投入作业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农机化农艺技术推广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14份蒌蒿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