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作品意识”

2018-03-16 00:25雷琼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9期
关键词:园林设计课程

雷琼

摘要:本文主要从作品意识的熏陶与构建、作品的展示与评价、作品的提升等方面探讨农林院校中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中作品意识培养问题,旨在为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设计;课程;作品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9-0090-02

园林设计类课程是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设计方向的主要课程,主要包括《美术基础》、《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园林设计》、《园林建筑设计》、《园林设计》等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作为园林设计师所应具备的园林设计知识和设计能力。一个成功的园林设计,既要考虑各景观要素(如植物、建筑、地形、铺装等)之间的关系,又要满足景观、功能需求,同时还需要符合艺术审美及视觉原则,其最终目的是营造景色如画、环境舒适、健康文明的游憩境域,从而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存空间质量。可以说,每一幅园林设计都是一幅凝聚设计者思想和心血的唯一作品。于学生而言,需要学生掌握美术基础、园林艺术、园林植物、园林建筑、园林设计、园林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富有创造性地将所学触类旁通地综合性运用于设计实践中,并以园林设计图纸的形式表达出来。

由此可见,一个出色的园林设计项目,涵盖了农学、艺术学、生态学、工程学、甚至文学等学科的知识融汇和运用,这对学生乃至教师而言都是个极大的挑战,虽然各高校均开设有相关的课程,但毕竟课堂学习有限,因此,作为学生,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作为教师,需要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在这方面,许多院校教师提出了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无论何种方法,都是在思想意识的指导下才能付之行动,因此,作者认为培养师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作品意识”非常重要。

一、作品与作品意识

作品是指不同学科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在园林设计中,一幅好的设计作品应该包括独特的主题(风格、立意)、现实的需求(场景)、清晰的形式(图纸)、完美的表达(说明)和可行的实施(预算)。由此可见,一幅作品从形式上讲,它是完整的;从功能上讲,它是可行的;从艺术上讲,它是完美的;从风格上讲,它是独特的。

在园林设计教学中,作品意识是一项教师与学生都必须强烈具备的基本功。没有作品意识,根本不可能为每一次设计任务而尽心尽力,也根本不可能努力学习,认真专研,做出精益求精、至善至美的精彩作品。作品意识是潜在的素養,是潜在的教与学的精神动力,是课程教学质量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保障。

二、作品意识的熏陶与构建

艺术来源于生活,创作源于实践。园林设计更是一项与现实相得益彰的设计艺术。园林设计既有场地面积上的大小之别,也有场地地域位置之别,还受到经费投入、业主要求、气候类别等要素的制约。所以说,园林设计中的作品意识是现实的,容不得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容不得半点的“差不多”。在园林设计日常教学中,作品意识的熏陶与构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多观察自然界中的或天然或人工的景观,不断拓展自己的美观视野。正如王夫之所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这方面,教师和学生都要经常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想一想,随之可辅助如摄影、写生、记录、作文等等教学活动。在这个部分,由于课时有限,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做好计划,选择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场所作现场的观摩和分析评价,教师和学生所到之处、所看之处,一定要是一幅完整的景观作品,比如一处庭院景观、一处森林景观、一处公园景观、一处田园景观等;除此之外,教师应选择经典或知名的案例进行分析教学,让学生在课堂内能够看世界美景,赏知名景观案例,拓展视野从而获取设计灵感。二是多阅读名家大师的经典作品,不断拓展自己的心灵视野。一位名家大师、一本书、一幅图本身就是一幅完美的作品。教师和学生都要去阅读,一本一本地读,不带压力地愉快地读。阅读的过程,就是陶冶师生性情、提升素养的过程。可以说,从一幅设计作品中就基本能看出设计者的性情修养。由于师生的阅读数量和质量不够,其设计的作品往往没有内涵,没有灵魂,给人以苍白乏味的感觉。从这个角度来讲,园林设计作品有如写诗填词,“汝果欲作诗,功夫在诗外”。诗外之功,正是师生的阅读之功。通过阅读,师生还能够形成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因此,在园林设计的课程教学乃至整个大学学习阶段,教师应积极推荐学生阅读书目,并定期进行阅读交流,营造书香课堂。三是多创作园林设计作品,不断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将各类植物、各类景观要素、各类图形、各类线条综合运用起来,再辅之以必要的说明,一幅园林设计作品就基本可以说是完成了。园林设计教学就是要多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作品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各要素的完整性。这样长时间的熏陶与练习,师生的作品意识是可以慢慢培养起来的。

三、作品的展示与评价

作品是设计者的另一个自己。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设计者太多的印记和思想。作为园林设计的教学活动,应该尊重学生创造的作品。作品的展示与评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往往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支点效应。关于作品展示问题,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一些充分表达作品和完美表现自我的机会。比如对于一些课堂小作品创作,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简要展示。对于一些稍微大一点的作品创作,应该就要举办作品专题分享会进行分享。此外,还应该鼓励学生举办个人园林设计作品展。不论是课堂分享、专题分享还是个人作品展,都是一次培养学生作品意识的重要机会,应该精心组织,浑然一体,完美无缺。关于作品评价问题,教师更应该慎重对待。这是比展示更为重要的环节。园林设计不能天马行空,搞无本之花、无源之水,必须紧密结合实践。所以,设计作品必须要经得起推敲和评价。在园林设计日常教学中,对作品的评价要实事求是,既要肯定创作所付出的辛劳和成功的创作之处,也要指出作品中的不足之处和修改建议。为了丰富园林设计教学活动,可以多开展一些设计比赛,也可以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去参加校外相关景观设计大赛。对一些优秀作品,学校可以结合专业建设需要设立诸如“景观设计工作室”、“作品展览室”之类场所予以珍藏,并向优秀作品的作者颁发相关荣誉证书。作品评价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课程考核,在园林设计课程考核中,应该更加重视作品导向意识,只有好的作品才能拿到好的成绩。理论考试应该服从于作品考试,作品考试应该服从于项目或竞赛。

四、作品的提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园林设计作品就是将玉琢成器,让人知道义。园林设计教学中的作品,不是以量取胜,而是按质而论。哪怕只是一幅设计作品,也应该允许学生不断提升,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至善至美。这里面既包含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也包含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更彰显了学生的作品意识。设计最为忌讳的是应付和差不多。在教学中,要从一幅作品的不断提升中,让学生得到领悟,得到升华。每一次修改都是一次进步,每一次修改都出一幅精品。

应该说,园林设计中的构景要素非常丰富,小到一颗石头,大到一栋建筑、一片水域、一处山峰,还有品种众多、色彩丰富的植物材料,不同的要素,不同的布局,不同的搭配,不同的表达,最后就成就了与众不同的精彩作品。这就像我们写文章一样,字还是那些字,但表达出来的意境是不同的。园林设计就是在作品的不断修改提升中,追求意境的完美表达。从这点来说,园林设计的教与学活动,是一种充满意境的学习活动,因为整个过程都在围绕着作品的完美表达而有序地、精彩地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李文.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成人教育,2008,(6).

[2]高传友,林容容.高职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14-215.

[3]高玉福,荣立苹.案例教学法在园林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以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类课程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6,(5):308-310.

[4]何东.水彩教学中对学生作品意识培养的教与学[J].大家,2010,(17):111.

[5]魏勇军.就业导向的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考核评价改革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7-30.

[6]李常磊,王秀梅.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威廉·福克纳创作艺术研究[M].2010:97-98.

[7]王荣华,赵警卫.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问题与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10,(3):98-99.

[8]徐超,马潇.关于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分析[J].现代园艺,2016,(11):216.

猜你喜欢
园林设计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的探讨
园林设计中的灰空间
略论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南方园林设计与施工、养护
园林设计中地形的塑造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