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新昌乡黄塘村地处常山县东北部,辖区耕地256亩,山林面积4587亩。全村324户、972人,其中党员31名,现有劳动力约567人,以种植油茶、茶叶为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黄塘村建立起“全民参与、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美丽经济新样本,致力于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和集体经济发展的“双赢”。
如何在不破坏青山绿水的前提下,让生态资源真正变成老百姓和村集体手中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这一直困扰着黄塘村村两委,这个难题不解决,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带动村民致富的就无法真正的实现。
思路决定出路。村两委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通过打造“公司+集体+农户”的运作模式,以山水资源入股的形式破解生态变现难、资金来源难的困境。一是公司化规范运作。2014年6月注册成立浙江常山黄塘旅游景区开发公司,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公司法人代表,将项目运营与村级行政分开,按照企业运营模式建立监事会、股东大会等相关内部机制,确定初始股东32个,其中村集体设1股,共筹集初始本金315.9万元;二是山水资源折价入股。立足村情实际,在成立旅游开发公司之初,由村集体与股东商定,将河道、土地等集体资源作为股份,按照漂流项目每张门票抽成4元给予全体村民红利,由村集体统一管理,用于村公益建设;三是集体和村民现金持股。该村从集体收入历年结余中拿出30万元,入股旅游开发公司,占10%股权(2016年5月增至33%股权),并积极引导村两委干部、村庄种植大户、在外能人等8人合计投资260万元,共同参与,在多方入股集资下,八面山漂流、滑草场、油茶主题公园、油茶博览馆、小木屋、DIY陶吧等10余个项目得以短时间内顺利实施。仅漂流项目开业三个月内就实现门票收入63万元,带动100余名村民就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过去的1500元猛增到现在的30万,真正实现了“点绿成金”。
一是以共建激励村民。坚持村里的事情村民办,通过集体建、包清工等方式,充分借助本地和附近村村民、党员的力量实施村道拓宽、庭院改造、旅游开发等村庄建设发展项目,既有力地改善了村庄的环境面貌,也进一步激发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为村庄建设节约了大批资金;二是以共管带动村民。依托公司管理平台,探索实行农村社区化管理模式,统筹安排村公共设施维护、旅游项目维护、河道保洁、村庄卫生、村民庭院卫生等事项,以物业公司运行模式,吸纳村民积极参与游客服务、卫生保洁、安全保卫等日常管理环节,解决200余名空闲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现项目发展与村庄提档升级“双赢”;三是以共富引领村民。村两委充分考虑集体经济发展需求和群众致富愿望,在漂流项目建成运营后,对持股村民按“个人持股+集体持股+利用资源”3项,其他村民按“集体持股+利用资源”2项进行分红,村集体分红每年兜底1.5万元,有效排除了项目运营风险对村民收益的影响,提高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创出了“黄塘速度”。
该村立足丰富的油茶资源,突出资源优势,积极做好“油茶”这篇文章,一改传统“种—收—售”的产业模式,通过将油茶与旅游相融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通过举办油茶美食节、油茶摄影节、油茶文化节等节庆活动,进一步弘扬油茶文化精髓,借助村经济合作社力量,进一步壮大油茶产业,拓宽油茶产品销售渠道。2016全国油茶文化节在黄塘村成功举办,对保护木油榨传统技艺文化遗产,弘扬油茶产业品牌具有重大意义,真正打响油茶这张“金牌名片”。通过做深做精“景观、美食、文化”三篇文章,实现从“卖油”到“卖游”的转变,不仅做活了传统油茶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更是在2016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收益6万余元,实现了将“小油茶”打造成乡村旅游的“大产业”,让油茶成为撬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新的增长点,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带领全村人民共同致富,谱写了山区发展的致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