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书生(陕西省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
陕西省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县政府隶属的事业正科级二级管理单位,下设办公室、产业发展股和疫病预防控制股。共有领导干部23人,其中,领导职数5人,技术干部18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7人)。中心承担着全县畜牧养殖规划、生产指导服务、技术推广、疫病预防控制等工作职能。
近年来,中心围绕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机制创新,以建立目标责任制考核为前提,以完善科技干部包抓为载体,以落实激励机制为动力,以科技示范推广为内容,以化解生产疑难为主责,通过干部凝心聚力齐抓共管,在助理脱贫、科技增效、绿色发展中开创了畜牧工作的新局面,连续6年获得县委、县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建立考核机制,增强责任意识。从2011年以来,中心围绕工作职责和内容,依据干部能力和特长,细化工作任务,建立百分制考核目标责任书,并公开竞聘上岗,逐人签订“军令状”,工作任务完成的质量与干部年终评优、职称晋级、绩效工作挂钩,增强干部争先进位竖优的意识。同时,中心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责任股室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使工作落实形成合力。从2011年以来,中心24名技术干部被评为年终目标责任优秀个人,每年50%以上的干部分获省市县单项工作奖励。
2.建立包抓机制,增强服务能力。从2009年以来,中心以鼓励科技干部包抓企业、服务生产为理念,每年选派10名技术干部入驻畜牧示范企业,宣传政策、领办畜牧实体、开展技术服务,锻炼其技能本领。通过科技服务包抓,全县已有98个养殖企业获得市级以上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命名,其中,部级示范场3个、省级示范场5个。
3.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干事创业。为鼓励技术干部创业干事,中心在完善建立各类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围绕“三项机制”,细化鼓励激励、能上能下、容错纠错方案,对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的干部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对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干部委以重任,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强化,不甘落后、争做一流的进取心增强。2016年,中心筹资15万元对工作先进、工作业绩突出的个人予以奖励,对2名同志予以推荐晋职,对3名同志岗位予以调整,对1名同志予以组织谈话,有力地激发了干部们创业干事的热情。
4.建立推广机制,增强创新意识。从2015年以来,中心围绕绿色发展,以生产安全、产品优质为重点,在全县20个企业探索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管控路径;在强化引种、水质、饲料、生物制品、疾病监测、粪污转化、病死畜处理、出栏检疫、制度建设、生产规范等10个关键环节,以现存问题为靶向,以企业生产提质增效、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采取“生产准入备案、制定标准规范、完善制度管理、企业内检管控、干部包抓监督”等综合措施,实现了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全程管控,形成了具有丹凤特色的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管控工作模式,有力地确保了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开展以来,中心为企业进行抗体、抗原检测5041头份,诊治畜禽300头只,开展中草药饲料在生猪、蛋鸡、肉鸡添加试验及益生素在保育猪增重试验、伪狂犬净化试验5批次,获得市级推广成果奖2项。
实践证明,丹凤县通过创新和探索工作机制,有力地确保了畜牧业生产安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态安全,推动了全县畜牧兽医工作的健康发展。只有崇尚创新、不断健全支撑体系,才能提升发展质量,引领行业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