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萍
(福建海洋职业技术学校,福州 350013)
在我国当前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笔者经研究调查发现公共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但是,相关院校在对人才进行公共音乐课程培养时,却很难从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艺术美感等角度入手,进行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反而是越重视就越不知所措,这是一种不良循环。所以,笔者针对中职院校公共音乐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音乐课程作为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对学生的艺术美感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在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核心素养培养等方面也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而且中职院校非音乐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落实公共音乐课程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人才培养路径。不过就目前情况来看,当前院校在公共课程定位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偏颇,并不能够体现出公共音乐教育的特点,而且公共音乐教育所针对的大多是非音乐专业学生,其自身对于音乐素养的重视程度仍然有待提高。
就笔者研究调查发现,中职院校的公共音乐课程构建研究是十分具有必要性的,因为音乐基础培养不单纯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来传递我国的人文精神以及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这是一种。通过艺术手段来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路径,也是对中职院校学生培养具有针对性的意义的。且公共音乐基础课程中包括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音乐技能的实践课程安排,所以两相协调之下,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接受素质教育,并且为学生后期的就业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而且在素质教育的引导下,中职院校如果能够将公共音乐课程全面落实,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并且使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水平都能以艺术为基础进行合理的提升。
我国当今中职院校公共音乐课在开展过程当中重视程度不足。中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再安排过程当中,首先都会将主观课程进行设计,因此,一个导致学生在进行学习过程当中更为重视中职院校所设计的主观课程。而目前中职院校公共音乐知识通识课仅仅只是学生的选修课程,导致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缺少相应的关注度,并不重视音乐知识通识课的重要性。而且,当今的中职院校在音乐知识通识课开展过程当中也没有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
学校在进行音乐技能时间课程安排过程当中,并没有依据学校的具体发展状况进行整体设定,因此,导致当今的音乐技能实践课程的安排比重相对较少。同学们仅仅在课上进行学习,无法保证所学习到的音乐理论知识真正融入到生活实践当中。同时,如果音乐技能时间课程的安排比重相对较少的话,就无法保证同学们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有效发挥个人优势,提高自身音乐技能水平。
中职院校在音乐知识通识课程整体构建过程当中一定要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并且完善教学体系。尤其是课程设计体系一定要合理规划。保证同学们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更好的了解音乐知识,加强同学们对音乐知识通识课程的重视程度,才能更好保证同学们在进行音乐知识学习过程中融入音乐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中职院校在进行音乐技能实践课程安排过程当中一定要科学合理设计课程的比例,保证同学们在进行音乐知识学习过程当中,将所学习到的音乐知识有效结合实践活动来进行开展,提高学生个人的音乐技能水平和音乐素质。
中职院校在进行教育资源整合过程当中,一定要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任何一门课程在发展过程当中必须要得到学校知识才能够得以长久发展,拥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尤其是音乐知识,通识课在开设过程当中需要大量的设备为同学们提供良好的音乐教学服务,音乐公共课程的整体设计能够更好的保证学生在进行学习过程当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升个人音乐技能水平。
中职院校在进行音乐公共课课整体设计过程当中一定要明确音乐公共课程的教育地位,在明确教育地位的基础之上,才能够更好地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同时,在进行课程设计过程当中,也一定要注重师资力量的培养。学校应当定期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技能水平,这样才能够保证相关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当中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技能。
本文主要针对公共音乐课程构建进行相关探究,提出了相关对策。在笔者看来,公共音乐课程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方针下,是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所以校方应该重视音乐教育以及艺术教育工作,并且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以及课程体系构建,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能够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且以艺术为媒介来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我国中职学生未来的艺术素养提升提供帮助。